美國人民爲什麼要支持川普當選美國總統?

杜達特洛夫斯基


特朗普只是獲得了部分美國人的支持,大概有百分之50左右。在普選方面,特朗普的選票,貌似還少於希拉里,但由於美國奇葩的選舉制度,採取的不是直接選舉,導致特朗普拿到更多的選舉人票,最後入主白宮。為何這百分之50的美國人支持特朗普?這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同時也有特朗普個人的因素。

關於歷史因素,美國在1945年確立了世界霸權,這已經是70多年前的事情了。在擁有世界霸權後,美國人開始變得膨脹,其實大部分民眾還算務實,但美國的政客開始把美國引向了一條邪路。這條邪路,就是對外侵略擴張的路線,當時的美國政府,提出了“杜魯門主義”,宣稱“無論何時何地爆發革命,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政府都要去管”。

從這一刻起,美國自封為“世界警察”,凡是讓美國政府不痛快的,美國都會去管,主要的方式有侵略戰爭,武裝干涉別國內政,陰謀顛覆別國政府等等,甚至還使出很多流氓招數,例如搞綁架和暗殺。在美國後院,古巴領袖卡斯特羅,建立了民主的古巴共和國,此舉招致了美國政府的嫉恨。據說,美國政府搞了數百次暗殺計劃,最後均以失敗而告終。在東南亞,美國政府撕下了民主的假面,扶持“越南共和國”傀儡政權,這個傀儡政權,非常腐敗非常獨裁。號稱“民主”的美國政府,竟然倒行逆施,挑動獨裁腐敗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權,去打壓民主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最後引發了越南戰爭。

在1965年,美國政府決定親自動手,以“北部灣事件”為藉口,派遣軍隊大舉殺入越南,從此深陷越戰泥潭。美國政府的侵略行為,遭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抵制,美國侵略軍在越南的暴行,不僅遭到了全世界的譴責,而且也引發了美國民眾的抗議。在越南,美國的統治階層,撕下了所謂“民主”與“人權”的假面,他們嚴重破壞了越南人的民主制度,他們剝削了越南人的自由,損害了越南人的人權。由此看來,美國政府所謂的“民主”與“人權”,本質上只是一塊遮羞布,用來遮蓋骯髒的侵略行為。

在1999年,美國大舉轟炸南聯盟,造成無辜平民的傷亡,給南聯盟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2003年,美國又大舉入侵伊拉克,給伊拉克人民造成沉重的苦難。總的來看,在過去70年間,美國政府經常發動侵略戰爭,這也讓美國民眾苦不堪言,他們日子過得很糟糕。隨著2008年經濟危機的發生,美國民眾對於傳統的政治精英,表示徹底的失望。因此,他們希望換一個新面孔,換一個遠離華盛頓政治圈的人。在這種局面下,特朗普看到了機會,沒想到真的賭贏了。

關於現實因素,其實是這一代美國人,已經喪失了理性。他們有一種幻想,認為只要換一個人當總統,美國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勞而獲,好逸惡勞的心態,這已經成為了美國人的通病。在過去70年間,他們已經習慣了霸權主義的生活方式,很難沉得下心做點實事。因此,他們必然會選擇一些不靠譜的人,即使某人不進入白宮,他們也會選擇其他不靠譜的人進入白宮,這個不需要懷疑。

關於特朗普個人的因素,就在於他非常善於忽悠,非常善於吹牛,這很符合美國民眾的口味。特朗普喊幾句口號,美國人振奮了,特朗普吹幾句牛,美國人歡呼了。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特朗普可以收穫大量的選票,他表演的越賣力,說的話越不靠譜,忽悠的人就越多,選票也就越多。


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圖維坦


這個問題要分三點來談:

第一,美國人只有大約一半人支持特朗普當總統,另一半選擇的是民主黨人的希拉里。

2016年的美國大選是很分裂的。特朗普對希拉里基本上是一半對一半。最終希拉里贏得了選民票,但美國是間接選舉,特朗普贏在了選舉人票上。

無論如何,都能說明這場選舉的分裂性,沒有一方是壓倒性勝利的。所以在特朗普當選後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人遊行打出旗號——他不是我們的總統!

但民主政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1票也是多,或許特朗普比希拉里命好吧!

第二,支持特朗普的人本質上是支持共和黨的,他們當時也不知道特朗普施政究竟能做到什麼樣,估計也沒想到能有今天。

選舉除了支持候選人之外,很多人支持的是政黨。因為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很多共和黨選民當然就投他。但是不一定對他多瞭解,甚至很多人還擔心這樣一樣從沒有從政經驗的人到底能不能行?

這也是希拉里競選時反覆對峙特朗普的表態,就是質疑他沒有從政經驗,上任後會胡來。而特朗普反駁說,希拉里他們民主黨人都是政客,不顧人民死活,只有他沒沾染腐敗政治的風氣,所以才脫穎而出。

因此美國大選其實是兩黨的兩條路線鬥爭。奧巴馬的民主黨執政8年,很多人對他不滿意,希望改換門庭,如果不是特朗普代表共和黨,很多人也會繼續投共和黨候選人的。

第三,特朗普當選,其實帶動了世界很多國家政治“向右轉”,這可能是個趨勢。

美國總統選舉出了特朗普之後,特朗普的各種保守主義政策也形成了兩極分化的趨勢,美國人有的為之謾罵,有的為之叫好。但其實這種影響不只是國內的,也是國際的。很多國家的候選人都打出了“本國第一”的旗號,模仿特朗普的“美國第一”。

比如馬上要進行總統大選二次投票的巴西候選人,極右翼正當的代表,他就被認為是巴西的“特朗普”,而剛剛當選巴基斯坦總理的伊姆蘭·汗,因為是板球運動員出身,也沒從政經驗,被視為是巴基斯坦的“特朗普”。

他們的政策也都類似,與前任有很大差別,同時比較保守主義。因此特朗普可能帶動了一股全球政治“向右轉”的風氣。


請言之有物!


木春山談天下


因為特朗普非政客出身,他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愛他的祖國-美國,更愛他的人民。他當總統年薪僅領壹美元,七十多歲的年紀,本有花不完的錢,享不完的福,卻去幹吃力不討好的總統,因為他看到美國正在衰落,他必須出手相救。一個不拿工資,卻拼命為民賺錢拉生意謀利益的總統,美國人民當然喜歡他。


木蘭8899


特朗普的競選綱領很明確,就是如果他當選要推翻前任的愚蠢政策,實行“美國優先”政策,讓美國重新偉大。要把被別國盜走的工作崗位和本該屬於美國的利益重新奪回來,要讓美國底層民眾重新找回尊嚴,過上好的生活。這顯然是美國普通百姓最歡迎的,因此特朗普能當選是順理成章的事。

特朗普為兌現他的競選承諾也是滿拼的,一上臺就一通退退退,什麼國際規則、信譽、形象通通不管不顧,對別國動輒就以經濟制裁甚至軍事威脅的手法,逼迫它國與其重新簽訂更有利於自己的貿易協定。而且不管所謂的對手國還是同盟國,通通拿來。如此,世界各國可就倒了大黴了。像阿根廷、委內瑞拉、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等國家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正是對全世界的瘋狂的搜刮,美國短時間內肯定能撈到一些好處。對普通百姓來說這就夠了,誰給自己帶來好處就投誰的票,不管你是偷來的還是搶來的。

如果特朗普繼續這樣幹,美國人民還會選他。


平民諫客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2016年美國大選結果是,希拉里獲超過半數普選票,數量多200多萬張。所以,美國選民並非多數支持特朗普。

最終特朗普獲得304選舉人票,希拉里獲227張,其餘跑票,其中特朗普跑票兩張,希拉里跑票5張。

美國總統選舉是間接選舉制,大選中,選民選舉本州選舉人,選舉人再彙集起來投票選出總統。而除了兩個小州外,本州選舉人票以普選票最多者通吃。

當前,美國各州有535張,加首都3張合計538票,即最少獲得270票當選總統。

換句話說,美國媒體聯合圍剿特朗普是取得了勝利的。

特朗普最後當選是因為:藍州支持人口過於集中化,譬如加利福利亞州歷來是支持民主黨的鐵票區,不管媒體,公司,選民,都集中性的支持希拉里。可是,雖然加利福利亞有全美最多的55張選舉人票,從競選總統程序來看當然是浪費了上百萬普選票。而特朗普一舉拿下人口少的中部各農業州和重要的搖擺州,雖單州得選舉人票少,積累起來卻大勝希拉里。

歷史上,還有四次普選票多卻輸了選舉人票的情況,但受傷者都是民主黨。就是因為民主黨支持者在中部各農業州居於相對劣勢,而美國各農業州主流都是支持保守派共和黨,這些農業州的民主黨支持者哪怕有49.99%也換不了一張選舉人票。反過來說,加利福利亞等區的民主黨支持率哪怕超過7成,多出的普選票對整個全國的選舉人票卻是毫無意義。


四川達州


美國大選特朗普比希拉里得票少了490萬張。老百姓把票投給了希拉里。老百姓選擇的是希拉里。但是,國際博弈進入了必須選一個不要臉的人當總統的時候。所以美國資本利益集團選擇了特朗普這個不要臉的人當總統,希拉里畢竟是女人沒有那麼不要臉。所以說是美國人民選擇特朗普這樣人當總統是錯誤的。美國的總統從來都是資本利益集團決定的,什麼時候是老百姓決定的?


亦真亦假90033626


美國人民為什麼愛特朗普?1:他為了美國“再次”偉大(本來還是最強大)瘋狂的要改變世界現有次序(他認為對美國已經不利的);2:他想什麼就說什麼,他玩的是陽謀,不像建制派都是玩套路,人們已經審美疲勞;3:他上任後全力為實現自己的競選承諾而踐行,證明他守信,這點在美國曆屆總統中是少見的;4:現在美國的經濟和就業相對來說的確不懶。有以上幾點美國人們自然喜歡他的多。


鹿鳴166513588


不是全體美國人民都支持特朗普,希拉里,奧巴馬都把特朗普恨得牙庠。

但確實有不少美國人支持特朗普,因為他們不滿特朗普之前的美國,希望變革,和他們一樣不滿當時美國現狀而且對未來有鮮明主張的特朗普就成了他們的希望之星,他們希望美國能在變革中更加強大,渴望變革後的美國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相信特朗普會滿足和實現他們的願望。

這就是許多美國人支持特朗普的根源。


陝西漢中漢臺區何漢強


因為他為美國人民帶來了福利,作為一個總統,不為本國人民謀利益,把自巳國家的錢去為世界作貢獻,那才是傻逼乾的事,特讓普把外國搶來的錢裝進美國人民的口袋裡,這樣的總統不值得擁護嗎,在全世界呼風合雨衝霸全世界美國人民難道不光彩嗎,給美國人民撐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