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保家卫国之战,八年抗战涌现出许多光荣殉国的英雄烈士,今天给大家说一个抗战英雄的故事,他是在抗战中第一位牺牲的国民军长,名字叫郝梦龄。

郝梦龄,1892年 2月18日生,河北人,从小家境贫寒却十分上进,后一直在陆军军官学校学习,30多岁就升为国民革命军师长。郝梦龄将军常以历史人物鞭策自己及部下,他最喜爱的两首诗是文天祥的《过零了详》和《正气歌》,诗中的情景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前夕,蒋介石发动了数次对中农红军的“围剿”, 郝梦龄见同室操戈非常反感,曾多次请辞解甲归田。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四川的郝梦龄得知消息后请求北上抗日。他的请辞信义正言辞:“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现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后经批准他终于得以率部北上抗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接到任命之后,郝梦龄急忙率部从贵阳北上抗日,在途经武汉时候,他抽时间与家人进行了告别。几个儿女看到父亲回来都十分高兴,围在他身边说说笑笑。但当他们听说父亲马上又要离开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一个个嘟起了嘴,说父亲只爱打仗,不爱他们。


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郝梦龄听了,把他们搂到身边,抚摸着他们的头说:“孩子们,我爱你们,但我更爱咱们的国家。这回爸爸要去打的敌人是侵占了我们的土地,天天屠杀我们同胞的日寇,每个军人都有责任保卫国家,爸爸作为一个战士也应该上前线杀敌人才对。你们想想如果国家灭亡了,你们还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

郝梦龄临走的时候,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随时为国家、为人民献身,就把早已写好的一封信交给了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

等父亲走了,慧英才把信从垃圾筐捡出来,打开一看,原来这是父亲留下的遗嘱,还能辨认的字句是这样写的:“这次北上抗日,我已抱定了为国牺牲的决心。万一阵亡,你是家中的长女,一定要和弟妹听从母亲的教导,孝顺你们的祖母。至于你们上学,我个人没有多少钱。将来国家战胜,你们可以进遗族学校。留给:慧英、慧兰、荫槐、荫楠、荫森五儿,父留于1937年9月15日。”


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就这样,郝梦龄率部队到达了忻口前线,当他耳闻目睹了日寇的野蛮暴行和嚣张气焰,更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他反复强调:人人都应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决心与敌拼杀。”官兵备受鼓舞,誓死杀敌。


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忻口保卫战打响了,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中,郝梦龄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特别是在我方伤亡惨重,仅剩下百余人时,为了鼓舞士气,他站在危险的高地前对一个个被战火熏黑的士兵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他又大声问了一句:“你们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所有官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面对日军的疯狂战火,郝梦龄没有丝毫的胆怯,也没有丝毫的退缩,并且早已经做好了为国、为民捐躯的准备。最后,这位年轻的军长壮烈牺牲了,年仅39岁。


他是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的第一位军长,毛主席曾给他高度评价


郝梦龄殉国后,士兵在其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借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郝梦龄殉国的消息传开后,举国悲痛,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将军的灵柩被运回武汉。当他的灵柩由太原运至武汉时,武汉各界四千余人前往车站迎灵,后以国葬仪式将郝梦龄遗体安葬在武昌卓刀泉伏虎山,一万多人参加了葬礼。国民政府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蒋介石亲自为他写下了祭文。

1938年 3月12日,在延安召开的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毛泽东评价郝梦龄: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