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来源;文/史海观复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唐淮源

谈起近代历史,那段腥风血雨、风雨飘零的时日早已化为历史课本中一段简单的文字,或是刻在石碑上的一段文字,但如今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尽享祥和宁静的生活,能够看遍大好河山的风光,都离不开半个世纪前革命英雄的浴血奋战。

岁月更迭,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时间的旅途中醒来睡去,迷茫地找寻着人生的终点,但是有这样一些人即便在漫长的光阴中始终迎来送往,可他们的心中矢志不移的坚定着自己的信仰,并且至此一生都在热烈的追求中度过。

中国人向来以诚实守信为立人之本,李白的《唐诗纪事》中曾写下过这样一句话:“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意思就是山川可以倒塌,大海可以干枯,但誓言却不可以改变。

在我国山西省的中条山就有这样一位老人,用自己生命的74年去守护了一个未知结果的诺言。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一.终其一生只求抗战的滇军名将

著名维新派思想家谭嗣同曾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句。

在近代革命的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像谭嗣同一样的人,甘愿用自己性命铸造国家的崛起之路,唐淮源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军长,在惨遭敌军围剿之时壮烈殉国。

而这位慷慨就义的军长在战火纷飞之中只落得了马革裹尸却无法魂归故里的结局,但所幸他遇到了一位信守不渝的“守墓人”,在舍身殉难74年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回家路。

张永新就是这个一诺千金的“守墓人”,事实上他只是山西省中条山的一个普通农民。如果不是那场血流漂杵的战争,他的人生也并不会和这位大名鼎鼎的将领联系在一起。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1941年3月,抗战已然进入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敌军秘密的从华北、东北、中原等多地调兵,短短数月集结了25万精兵,扑向了中条山试图将这道关卡一举拿下,而此时镇守中条山的就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的唐淮源。

唐淮源,1886年生人,家境贫寒的他为了出人头地寒窗苦读十余载,只求入仕称官,1909年一向刻苦努力的唐淮源在乡试中举,但可惜的是受时局影响,封建王朝的统治早已摇摇欲坠,不久后光绪帝下旨取消了科举考试制度。

这给了唐淮源当头一棒,他的仕途就此断送,无奈之下,唐淮源只身前往昆明的云南讲武堂求学,值得一提的是唐淮源在此结交了许多好友,其中就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缔造者之一朱总司令。

毕业后的唐淮源弃文从武加入了滇军部队,在经历了护国运动、靖国战争后唐淮源一路高升成为了滇军第十五混成旅少将旅长。怎奈后来,随着革命动向的变化,唐淮源投靠了孙中山先生所在的广东革命政府。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直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唐淮源临危受命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的军长,带领着队伍一路前往山西省加入了抗战一线。

在唐淮源的指挥下,第三军将领先后在娘子关保卫战、山西保卫战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但贼心不死的敌军召集大量兵力对中条山发起猛攻,此时的中条山情势危急,在战区司令官的示意下进行了战术撤退。

然而唐淮源所率的第三军早已深陷重围,危难之时唐淮源对左右言之:“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为其开端。”随后破釜沉舟的唐淮源在殊死拼搏后以身殉国。

战役结束后,唐淮源的女婿营长杨继虞趁着夜色同村民张永新将战死的唐淮源安葬,临走前的杨继虞递给张永新一块大洋,托付张永新照看岳父的遗体,并说等待战事结束自己便会带回岳父遗体。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但深知大局的张永新婉拒了杨继虞的大洋,在他心里,像唐淮源这样的战士是十分值得尊敬的,自己愿意无偿的守护军长的坟墓,然而这一别却再也没有等来杨营长的音讯。自此,张永新便成为了唐淮源的“守墓人”。

二.耄耋之年终见英雄后人

此后的大半生,张永新细心看护着唐淮源的坟墓,并不断地向乡镇、市县打听,只要是家门口路过的部队,张永新都将其盘问了个遍,可是长久的等待将这位质朴农民

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却还是没有等来军长的家人。

年复一年的寻找张永新已然垂垂老矣,当儿孙谈起老人未了的心愿时,张永新心中记挂的也都是为唐淮源军长找到后人,送英雄回家,就这样子孙们也同样被张永新所感动,开始与老人一起打听唐淮源后人的下落。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最终在张永新及其儿孙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

终于联系到了唐淮源的孙女唐迦音,当唐迦音收到张永新寄来的信件时,刹那间泪如雨下,唐淮源去世后的多年里,唐家后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唐淮源的下落。

不久后,唐迦音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了中条山,与张永新见面后二人抱头痛哭,张永新穿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裳,来到了唐淮源的墓前,此时的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杆说上一句:无愧他人,无愧于心了。

1990年唐淮源被安葬在了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革命英雄陵园,供后人的瞻仰和悼念,这一年的张永新已经是一个92岁的老人了。

他是一个农民,却为牺牲的军长守墓74年,92岁时终于盼来英雄后人

正所谓“征战一生未还乡,魂归故里天垂泪”,战争中到底有多少英雄被埋葬了无人知晓的地界,而他们的家人又是在怎样的失望与希望中苦苦寻找,斗转星移之间,将士枯骨在何方?

细细品味,令人垂泪,但所幸的是有不止一个张永新这样的人会记得他们的姓名,他们的英勇并将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而今人能做的就是,用光辉照亮英雄的回家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