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溼排毒

到底何為溼氣?溼氣是怎麼形成的?

“溼氣”這個詞,對一些常常看中醫的人來說應該都很熟,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每個當代人的身上多或多或少都有些溼氣,而春季和夏天是溼氣最猖狂的時節,這段期間我們除了生活不規律人體容易造成溼氣以外,天氣的影響也讓外界的溼氣更容易進入我們身體內部。

溼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溼排毒

溼氣重不是大病,可是生活中很多檢查不出,卻又有很折磨人的小毛病都與它有關。比如早晨起來會感到沒有精神,頭髮容易出油,後背有痘痘,大便粘膩、腰痠關節疼痛,黑眼圈重,面色暗黃、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在中醫眼裡都是溼氣在作祟。

怎麼才知道自己是否溼氣過重呢?可以通過觀察自己身體得知,一旦身體出現下面這些症狀,說明溼氣過重,需要祛溼了

1頭髮出油、頭屑多、臉油膩、眼屎多、眼睛渾濁不清澈;

2面發黃發暗、油膩,易長痘痘、膿包;

溼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溼排毒

3口乾口苦口臭,小便黃,白帶多、色黃,體味大;

4大便黏黏膩膩,衝不乾淨;

5身體發胖,肚子變大,而且減不下去。

6每日早晨起床的時候,渾身像穿了一件溼衣服一樣,不清爽;

溼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溼排毒

中醫認為,愛靜不愛動、喜愛吃重口味食品以及喜愛喝冷飲是引起人體內部溼氣重的重要原因,一旦不想讓溼氣成你身體健康的絆腳石,那麼最好及早了結它。

下面我們就一同看看中醫祛溼的方法

中醫說:溼氣首責之於脾,卻不侷限於脾。

取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砂仁茶。

溼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溼排毒

早晚喝上一杯,可以健脾祛溼、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但是注意,要堅持喝上一段時間,體內溼氣才能徹底排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