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号外!号外!号外!

近日,咱们巴中通江被

《中国社会报》盯(报)(道)

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不信?有图有真相!

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快跟着民政哥一起来看看

这次又是因为啥

让这份国家级报纸关注?

(全文如下)

四川通江在创新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质量

——李恒波

四川省通江县有患慢性老年疾病患者7.5万人,空巢、独居、留守老人3.9万人,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应对”“五个着力”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统筹规划,强化保障,创新机制,建成养老机构23所、床位3500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5个、床位220张,农村幸福大院52个、床位200张,走出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路。

统筹三大资源

做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通江县坚持把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厘清发展思路,统筹三大资源,积极构建“一核引领、两线拓展、三业辅助、多基地支撑”的养老服务产业格局。

统筹政策资源。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集中打造广纳、空山、文峰、唱歌4个康养特色小镇,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改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个,建设康养村落20个,农村幸福大院120个。

统筹红色文化资源。立足“红色通江·绿色耳乡”的发展定位,围绕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空山战役遗址等红色资源,着力打造县城—毛浴—沙溪—两河口—空山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养老服务产业新的增长极。

统筹生态资源。将倾力打造诺水河—空山森林康养区、县城—毛浴—春在—广纳医养融合区、县城—毛浴—唱歌—铁佛—文峰生态疗养区。

完善四大机制

破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难题

通江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四大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投入保障不足、机制运行不畅等难题。

完善社会资本融入机制。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养老建设用地绿色通道,实行“三优先一减免”“1+1”补助政策,完善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机制,建成大椿、南山等一批医养融合型民办养老机构;完善机制,推动周子坪敬老院与彭州市锦华颐养中心签订运营合同。

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将医保报销、大病医疗保险赔付和民政医疗救助三部门政策、业务和资金集中到医疗机构统一实施,实现网络开发、行业政策和部门资金“三个统筹”。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成立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工作组,出台《通江县养老院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检查或专项检查,对管理服务缺失、造成严重损失和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完善质量评估机制。通江县建立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估制度,试点引入基层老年协会第三方评估,实行评估结果报告和社会公示。开展“千人走访养老院”活动,对进一步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言献策。引进成都佳士健康产业集团,依托巴中职业技术学院通江卫校点联合免费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统筹全县公益性岗位设置,解决敬老院公益性岗位30个。

创新四大模式

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质量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和多元化的养老需求,通江县始终坚持把养老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机制创新,实施多轮驱动,推出四大养老模式,全县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创新“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模式。整合闲置床位,增设书法室、棋牌室、心理慰藉室等相关活动场地,完善院内健身器材、休闲娱乐、洗浴设备等生活配套设施,全县建成集休闲娱乐、日间托养与户外种(养)植(殖)体验于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星级敬老院5所,19所公办敬老院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集中供养841人,发挥了公办敬老院的兜底作用。

创新“幸福大院+日间照料中心”模式。把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与新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在新农村综合体、中心村和有条件的聚居点配套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农村幸福大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形成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撑、低端有保障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

创新“医养融合+生态旅养”模式。探索将农村卫生院闲置床位改造为养老康复床位试点,建成在区域有影响的医养融合型民办养老机构——通江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建成生态旅养型民办养老机构——广纳老年公寓、唱歌休闲养老度假中心和文峰乡金子寺颐养中心,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良性互动。

创新“基层老协+居家养老”模式。出台《通江县依托基层老年协会推进居家养老互助服务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基层老协的积极作用,将居家养老服务委托给有资质有能力的基层老年协会服务,探索出基层老协+老年大学+老年体协“三位一体”模式,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以及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精神文化生活等养老服务,实现“基层老协+居家养老”全覆盖。

关于《中国社会报》

关注|咋回事?红色通江被《中国社会报》盯上啦~

《中国社会报》是中国唯一的以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为主要报道内容面向全国采编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报纸。《中国社会报》由国家民政部主办主管,中国社会报是以民政业务为核心,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专业化主流媒体。报社的使命就是:通过及时、快捷地采集、制作和传播高品质的新闻、信息产品,推动民政事业,服务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