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祖一詞」怎麼來的?戲劇的始祖是誰?

鼻祖:始祖,比喻創始人。其詳細解釋有三種。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 比喻某一學派或某一行業的創始人;比喻最早出現的某一事物。

“鼻祖”一詞即指始祖,相傳源於唐朝!

“鼻祖一詞”怎麼來的?戲劇的始祖是誰?

​據說,唐明皇李隆基很喜歡看戲,也願意和唱戲的人在一起。一年元宵節,李隆基與文武百官及梨園弟子共同宴飲,唱戲的人為了討好皇帝就扮成各種神仙鬼怪,並唱誦著皇帝編的歌,在皇宮裡盡情地歌舞。大家一會兒唱歌,一會兒跳舞,一會兒擊板,一會兒打鼓,非常熱鬧。唐明皇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跳舞的隊伍,但是他發現別人不是帶著面具,就是化了妝,只有他一個人與眾不同,於是他叫人找來一些白灰,然後抹在自己的鼻子上,扮成了白鼻子的丑角。唐明皇說:“我親自化了妝與你們同樂。”梨園弟子見皇帝這麼高興就一直歡跳到黎明。從那以後人們都尊稱唐明皇為戲劇的始祖。 在演戲化妝時往往從鼻子開始畫起,唐明皇又是第一個往鼻子上塗抹白灰的人,所以人們又把始祖稱為“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