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絕非討好

和諧絕非討好

中國式管理企業服務中心,用中國式管理幫助企業固本培元。

和諧絕非討好

個案

王先生來了,主人李某招呼他坐下,隨口問他:“喝點什麼東西?”王先生循慣例回答:“隨便,隨便!

請問:

1.中國人喜歡說隨便,真的是隨便怎麼樣都好嗎?

2.李某應該怎樣回答,才算合理?

3.王先生可能產生什麼樣的反應?

4.萬一有新的變數產生,又該如何調整?

5.如果王先生對我們而言,十分重要,我們會如何反應?若是並不重要,又會如何反應?

請把您的高見文末留言簡要地寫來吧!

和諧絕非討好

分析

1.李某聽見王先生說隨便,當然心裡有數。中國人的“隨便”,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隨隨便便,因為它至少具有三種含義:

第一,客人不知道主人這裡究竟有什麼好東西,猜來猜去,反而弄得大家都沒有面子。

第二,讓主人自己衡量,好好期酌,把合理的東西拿出來,這樣才顯出自動自發的誠意。

第三,客人根據主人拿出來的東西,可以估量出自己在主人心日當中佔有的地位,才能夠充分了解彼此具有什麼樣的關係,來決定採取哪一種談話的方式。

2.李某既然明白對方的心意,便暗自思量:家裡還存有半瓶XO,但是,講好張總經理下一次來的時候要好好喝幾杯,當然不能拿出來。

而且,像王先生這樣的朋友,論交情很不錯,可是在利害關係方面,似乎不能夠和自己的頂頭上司張總經理相比。於是李某斷然決定,泡一壺烏龍茶請他。

3.王先生滿心歡喜,主人的確有誠意,並沒有真的隨便倒一杯白開水給他,也沒有相當隨便地拉開冰箱倒一杯冰紅茶充數。

承蒙他看得起,給我凍頂烏龍茶喝,可見在主人的心中,我王某還是相當有分量的。

中國人心裡高興,所有的烏龍茶都是凍頂的;如果不高興,一切洋酒也會變成本地釀造的假冒品,要不然就是別人送的,用不著感謝。

王先生很高興,覺得主人十分熱忱,自己也就開懷暢談了起來。

4.談著談著,門鈴又響了。李某打開門一看,糟糕,來

的人竟然是剛才想起的張總經理。

和諧絕非討好

“歡迎,歡迎!請進,請進!”嘴上嚷著,心裡也忙著:張總提前光臨,大概是想起那瓶XO,這下該怎麼辦才好?

“總經理,這是我的老同學王先生。

“請坐,請坐!

一陣寒暄,李某已經想好了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大聲地喊叫太太:“惠君,我剛才找了半天,你到底把那半瓶XO藏到哪裡去了?

太太畢竟是同居人,十分有默契。馬上聽懂先生的話意,也大聲地回答:“我昨天清洗廚房,怕把它弄髒,特別藏起來的。

聲到人也到,太太手中拿著XO。李某準備好酒杯順手接過酒瓶,笑嘻嘻地人各一杯。然後又大聲告訴太太:“既然酒找到了,那魷魚絲跟牛肉乾呢?

於是大盤小盤一起出現,總經理很有面子,王先生也很高興,因為自己也沾了光。

5.王先生對主人若是十分重要,相信主人早已打聽仔細,王先生喜歡哪一種飲料,並且早就準備妥當,不敢再問“喝點什麼東西”?如果並不重要,主人問是問,卻一點兒也不在乎,很可能話剛問完,不待王先生回應,白開水已經端上來了。

李某大聲喊叫太太,這是中國人的絕招,在人際關係的運作中,具有化危為安的決定性作用。

中國人很有意思,都知道“兩個人如果大聲說話,便是講給其他人聽”的道理,而且能夠掌握時機,運用自如。

想想看,張總經理提前到來,顯然是擔心那半瓶XO被喝掉了。如果只顧慮王先生的面子,請張總經理一道坐下來喝烏龍茶,張總心裡一定很不高興:“你以為我真的那麼空閉,到你家喝這種粗茶?

但是王先生來的時候,很聰明地說了一句“隨便”,閩南話叫做“請裁”,竟然是文言文,不是白話文。李某聽得懂“請裁”的意思,正是“請你自己裁量,看看拿什麼東西給我最合理”。當然不敢大意,真的隨便拿一杯白開水出來。

和諧絕非討好

當時憑良心也想起這半瓶XO,結果沒有拿出來,現在張總一到立刻改喝XO,將來傳揚出去,豈不變成十足的馬屁精?

不拿不行,會氣煞張總;拿也不行,王先生面子受損,一定到處抱怨,把自己形容得勢利又現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總算讓一句大聲話解決了。

王先生聽說李某“剛才找了半天”,一顆心頓時安放下來。李某把我當成好朋友看待,剛才我來的時候,已經有意思把XO拿出來,只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原來是李太太“怕把它弄髒,特別藏起來的”。

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阿Q精神,管他怎麼說,至少不會大小事情都看不開,動不動就要鬧自殺。

張總經理更是開心,王先生是主人的“老同學”,再怎麼交情深厚也喝不到XO,還是我這個老總行,哪怕是“特別藏起來的”,到了緊要關頭,也該及時顯露出來。

當然,最開心的,莫過於李某夫婦,真的是夫唱婦隨,十分有默契。夫婦之間的一問一答,搭配得天衣無縫,把原本非常尷尬的場面,一下子化解開來。所有的人,都覺得圓滿,豈非一大樂事?

中國人講求“和為貴”,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西方不同。主要的差異,在於西方人解決問題,以科技知識為工具,拿宗教信仰做背後支持的力量。他們相信“知識即力量”,也相信“信主得永生”。前者來自希臘傳統,後者得自希伯來精神,形成現代西方人的“二希途徑。

中國人則自古以來,發展出另外一條“追求極大和樂”的“和諧”途徑,用和諧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實際上,瞭解中國人性格的人,就很容易看出“中國人太喜歡爭,而日一爭起來往往不擇下段,多半不遵守遊戲規則”,所以不能鼓勵中國人競爭,卻應該走出“不爭之爭”的道路,“用不爭來爭”,“以讓代爭”,也就是在“和諧“當中化解“形性競爭”,以免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

對於那半瓶XO而言,張總經理、王先生和李某都是競爭者,如果擺明的勝利者屬張總經理,那麼王先生的面子必然掛不住。依據“中國人有仇必報,而且報復期特別長”的定理,將來受害者一定是李某自己。

若是為了顧慮王先生而委屈了張總經理,後果如何,更是不必多費口舌,中國人心裡都很明白:吃不了兜著走。

有人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對中國人來說,討好他總是沒有錯的。這種存心討好的心理,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第一,中國人很不容易討好,常聽說“把身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他還會嫌成”,可見一斑。

第二,中國人警覺性很高,十分提防人家討好他,老是覺得“他不可能無緣無故對我這麼好,是不是在動什麼腦筋”。

還有,中國人一且發現人家存心討好他,不是謝絕、不領情,便是吃定他,絲毫沒有情分可言,兩者對討好的人都是不利的。

喜歡被人家討好的人,最後被小人包圍,拖累了自己。喜歡討好別人的人,由於討好所有的人,結果等於沒有討好任何人,勢必採取押寶的方式,押對了固然可以得勢一時,但終究會敗下陣來。而萬一押錯了,徒然費盡心機而毫無所得,亦將會悔恨不已。

喜歡被討好和喜歡討好人,既然都缺乏實質利益,中國人明白道理的,當然不屑為之。

不以“討好”的方式,不抱“討好”的心情,卻能夠得到他人的歡迎,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自己牢固的位置,這才是 我們人際關係的精髓所在。

和諧絕非討好

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途徑,便是“在圓滿中解決問題知識很重要,但是知識之外,人際技巧也很重要,如何既和諧又能夠圓滿解決問題,便是在知識之外,還需要一些藝術氣氛。

王先生來了,主人李某在心裡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便順手倒一杯白開水給他,不久張總經理到來,李某將何以自處?

中國人問一句:“喝點什麼東西?”顯然是隨時可以適應環境的埋伏。

就算只倒一杯白開水,也應該說:“開水還沒有開,先來一杯涼白開,好嗎?”將來翻轉就會順利得多。

李某聰明,王先生也實在不含糊,什麼話都不回答,光說“隨便隨便”。

試想王先生不經意講出“來一杯茶吧”或者“有咖啡嗎”這一類的話,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場面?

“隨便”絕對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諧中找到合理”的一種代名詞。中國人如果真的隨隨便便,一定沒有前途。

大聲問太太XO在哪裡,不能存有討好任何人的意圖,才能夠成功地達成任務。

因為存心討好王先生,李某就不會想起那半瓶XO,或者當王先生來臨時就拿出來,心想張總經理來時,再買一瓶也不遲。存心討好張總,就不會兜圈子,直接拿出來。

魷魚絲和牛肉乾出場時,王先生竟然也不會起疑,更是和諧的氣氛產生了解決問題的威力。

和諧絕非討好

要則

1.聽見“隨便”,馬上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覺,千萬不能太隨便,以免引起對方的不滿,反過來害 了自己。

2.和諧可以化解許多不必要的猜思和懷疑,經常保持和,對人際關係很有幫助。

3.和諧不能夠存心討好,也不能掉入和稀尼的陷陰,必須用心體會,仔細調整,以求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