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在前一篇文中提到,在中秋佳節我們有賞月和走月亮的風俗習慣,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幾個其他中秋節的習俗,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玩花燈、舞火龍和吃團圓饃。

1、玩花燈

中秋玩花燈和元宵時的大型燈會不同,中秋的花燈寓意將祝福帶去。主要是家庭、孩童之間進行的。花燈各式各樣,在廣州、香港地區,花燈是用竹紙紮成兔子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杆中,再豎到高杆上,高枝掛起,彩光閃耀。孩子們多會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

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另外還有放天燈(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

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在廣西南寧除了用竹紙紮花燈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橘子燈。這種花燈外表樸素,而且製作簡易,很受歡迎。就是將裡面掏空後內點蠟燭製作而成的。

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2、舞火龍

中秋舞火龍活動是香港中秋節最富有傳統特色的習俗。關於它的起源還有一段傳說:在很早以前,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隨後年年歲歲,中秋節舞火龍就傳承下來。

在以前火龍是用稻杆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由青壯小夥子赤膊上陣,揮舞舞動。現代則是以藤草、榕樹葉等製成,一般龍頭約50公斤。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3、團圓饃

在陝西關中農家等地區家家戶戶中秋節有吃團圓饃的習俗。用精麥面製做三至五層的大圓餅,每層周圍雕塑著各式各樣的花朵,用鏊鍋烙制而成。此餅看起來十分美觀,象徵著家庭大團圓。拜月時作為向月神的獻禮,拜月後一家有多少人,便切成多少塊,給全家每人分一塊,如果有人短期外出,可以保存下來,等他(她)回來再吃;假若姑娘已經出嫁了,也要派人送去。目的在於祈盼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從古至今,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還有這些風俗活動(下)

除了這些外,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比如安徽的堆寶塔、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有了解的可以在評論裡留下你家鄉中秋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