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现在网购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被大数据“杀熟”过吗?

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近日,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自己被京东“杀熟”了。一副夏新F9蓝牙耳机,京东plus会员价要149元,而普通消费者购买虽然要花159元,却能享受满159元减38元的优惠,这让京东plus会员情何以堪?

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电商平台屡爆“杀熟”

这样的现象不止一例。微博网友“柴犬皮蛋”在京东欲购买一件圣碧涛气泡水时,发现普通账号显示有满49减10的优惠券,而plus用户就没有这个券,对此,京东客服表示:“京东活动优惠只针对铜牌及以下的用户”,也就是说,你经常消费,那么给你的价格就更贵。

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但如果你说京东专挑plus会员下手,其实也不对。因为不是京东会员也会被“宰”……有网友表示,自己想在京东自营店买东西,却遭遇两个账号两个价格的尴尬状况。一瓶20元左右的定型喷雾,价差竟然就有6元,差不多为商品价的三分之一!

小甜甜秒变“糟糠妻”?电商“杀熟”套路让老用户寒心

以前人们还没有那么依赖网购的时候,都喜欢去家附近的某家商店里买东西,一来二去成了熟客,时不时能跟老板聊两句家常,老板偶尔还给你打个折或者搭着送点东西。现在却越来越奇怪了,新客户成了香饽饽,平台转身向老客户“磨刀霍霍”。

这种电商“杀熟”现象就是指平台通过收集用户画像、支付能力、支付意愿,做到“一人一价”,甚至出现“会员价”高于正常价格的怪象。其实,并非京东一个平台上有这样的“杀熟”现象。根据网友的反映,滴滴、携程、飞猪、淘票票等多家电商平台都存在“杀熟”情况,覆盖了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

曾经陈奕迅的《红玫瑰》红遍全网的时候,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到今天是历久弥新。虽然说现在互联网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但昨天还是你们的小甜甜,今天就成了“糟糠之妻”,是不是也太真实了一点?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

那么这种“杀熟”现象到底有没有违法?消费者能否不只是徒劳声讨,而是借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前来说,对于“杀熟”的讨论虽然激烈,但此前并没有类似的法律案例可供参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目前看来这还只是一种“擦边球”,很难界定。理论上讲,商家和电商平台都有权对同一件商品进行不同的定价,而不是全部要统一定价。

而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市百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冰律师认为,“大数据杀熟”几乎都是B2C,消费者与商家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完全处于无知状态,他们认为自己获得的价格是公允的大众价格,是纯粹的被欺骗。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上个月,《电子商务法(草案)》第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大数据杀熟”等一系列电子商务热点问题作出了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约束电商市场乱象。不久的将来,消费者们维权时就会更有底气了!

与此同时,也希望各电商平台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寒了老用户的心,这样“杀鸡取卵”迟早会引发大规模的信任危机,到时将得不偿失。

小知识:如何避免“杀熟”?

1、在平时生活中,比如购物、预定机票、酒店或电影票时,我们要多个平台一起查价,货比三家,并及时清理平台缓存。

2、多用自己的账号和身边朋友的账号比比价,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也交叉比较一下,最大程度减少被“杀熟”的机会。

3、尽量避免在多个平台上使用相同的信息进行注册,APP和网站间的关联授权也要定期清理,防止平台获取你的多维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