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

2018年9月23日09:54:01,迎来秋分节气

阴阳相半,昼夜均长

寒暑平分,故名“秋分”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所谓秋分,一分为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一是气候由热转凉。

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秋分过后,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幅度高于10℃以上,且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寒冬季节。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秋分后小心六大疾病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1. 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 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3. 肠胃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分以后,天气变冷,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4. 过敏鼻炎

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5. 心血管病

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秋分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6. 抑郁烦躁

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

立秋

秋分养生记住这六点

1.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

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夜愈深,寒气愈重,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2.胃部保暖,防止寒凉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3.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是凉燥,“燥令伤肺”,可适当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白萝卜、胡萝卜等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

4.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进补才能补益身体。

5.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健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登山等。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6.调养情志,放松心情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

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红娃提醒大家白天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服,晚间睡觉时不要贪凉,要盖好被褥,注意腹部、脐部、肩膀、脖子、腿等部位的保暖,以免受凉感冒哦。

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季养生正当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