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發明養活了十幾億人,憑什麼不能拿諾貝爾生物獎?

蜀漢武鄉侯諸葛孔明


袁隆平養活了中國十幾億人這句話太不實在,實際上是完全不是這回事。

從當前來說,雜交稻才種二億畝左右,總產二千億斤左右。二千億斤能養活多少人?我國近年每年糧食總產一萬二千多億斤。雜交稻總產才佔其中六分之一。我國糧食播種面積每年是十七、八億畝,雜交稻二億畝只佔10%多一點。將近90%面積是種常規稻、小麥、玉米,就是這90%面積常規稻、小麥、玉米才是真正的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這二億畝不種雜交稻必定會種常規稻,現在的常規稻也畝產千斤以上。按雜交稻最大可能增產20%計算,也只可增產400億斤,最多可以養活五、六千萬人,這才是袁隆平雜交稻的以最大估算的功勞。如果說袁隆平養活了中國十四億人的話,那不是說還有一十三億四、五千萬人是不吃飯而活著的嗎?

我國的糧食增產是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形成的。最重要是國家對農業農村政策的調整。八十年代初責任田的推行,打破了大鍋飯,糧食總產從五、六千億斤增產到八、九千億斤,解決了中國吃飯問題。而那時雜交稻才種四、五百萬畝,頂多增產五、六億斤,不夠當時中國人吃一餐。本世紀初,國家實行糧食最低收購政策。收購價從八十多元逐年提高到近兩年的一百三、四十元,又一次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總產從八、九千億斤增產到一萬二千多億斤。其次是水稻小麥玉米糧食品種改良;化肥農藥的大增加和結構優化;合理施肥,綜合防治病蟲的科學種田水平提高及農機水利技術改善等等即農業”八字憲法”諸方面因素也是糧食增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一種錯誤傾向是把以上形成我們國家糧食增產的諸方面條件統統的看不到或不去計算。而都說成了是雜交稻這一個因素所形成的。所以就形成了袁隆平養活中國十幾億人謬論。


科老師1


提問中的第一句,“袁隆平的發明養活了十幾億人”,是提問者個人看法,還是袁自封?

這句話沒有一點科學性、合理性,是對天地人的無視!

袁隆平至今多少歲了?在他未搞雜交水稻之前,幾千年間的中華大地,出現過因種子問題餓死人的事嗎?

在農業火紅的七八十年代,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而制定的農業《八字憲法》: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充分顯示了糧食生產,靠的是天地人的密切依存,尤其是全體農民的共同努力,不存在一個人做某件事而養活一大群人的事。請看八字憲法:

土一一就是地的因素;

水一一就是天的因素;

肥一一就是人的因素,今天的化肥,也是工業的因素;

密、保、管、工一一全部是眾人一齊用力的因素;

種一一首先是在原生態的基礎上,即是天地的因素的基礎上,由人從中發揮才智,發現、培育新種。一個人或團體,培育出了某個優良品種,僅僅是養活人的一個小因素,準確的說只是讓人更溫飽,食物更充足而已。

雜交水稻未全面普及之八十年代中後期,常規水稻新品種、高產、優質品種層出不窮,某些高產品種的產量,一點不低於當年的雜交品種。也正因為如此,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不少農民還戀戀不捨地保留常規水稻種子,如一種叫"三廣新"的水稻。遺憾得很,後來沒再出現常規水稻新品種,無法留種的雜交水稻全面擠掉可留種的常規水稻。

袁隆平真的憑一己之力,養活十幾億人嗎?


飄向樂樂


幾十年來袁隆平教授孜孜不倦從事農業水稻育種研究工作,從當初的畝產幾百公斤到現在的畝產一千多公斤水稻,徹底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多年前又在非洲給許多國家培育水稻良種,並喜獲豐收,已在非洲許多國家大面積推廣,基本上解決了幾十年來非洲缺少糧食的歷史。

近兩年袁隆平科學家又把目光瞄準沙漠地帶種水稻的研究,去年在非洲沙漠地帶種植水稻試驗成功,並水稻杆由原來50公分提高現在1.3米左右。

袁隆平是世界上少有的大科學家,在水稻育種研究項目奮鬥了幾十年無怨無悔,解決了人類幾十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

諾貝爾獎評選機構幾十年來被美國把持著,從有諾貝爾獎至今80%以上的獲得者都是美、英、法、德國家的人員,其它國家人員極少,美國的評判標準不看貢獻,看國籍,這就是帝國主義的本性思維在作怪的表現。


張書明8023


國外對我中華之偏見,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的一個很重要的規定是隻頒給不超過三個人的團隊。袁老爺子雖然偉大,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但他只是我國整個水稻行業的一面旗幟而已。在行業內有好多與他並肩的人,有好多貢獻與他一樣大的人。中國水稻行業的進步是一個團體的力量,而非某一兩三人的力量!我國愛樹典型的優良傳統,在此表現得比較完美!個人觀點,請大家不喜勿噴!謝謝!




靈創裝飾and康澤農業


諾貝爾獎,本是無政治偏見,無種族歧視,無國家區別,無地區區別。卻被美國政府操縱,被美國政府利用,凡是親美國政府的人,才能進入門檻,不是美帝霸權主義的追捧人,和事蹟材料。再先進,再科學,再文明,都不如意美國。雙重標準,雙重評議。所以說袁隆平不可能得到諾貝爾和平貢獻獎。


崇山峻嶺攀枝花吐盡紅芬芳


瑞典,是什麼樣的國家?美國是什麼樣的國家?西歐又是有些什麼樣的國家?國人首先想的是多麼好,環境什麼都是好的!然而他們看中國基本就是負面的!別以為西方人有多高素質。瑞典前段時間的事件沒聽說?


劍客LEE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產量使水稻產量大幅提高,接近50%,其貢獻超過了任何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對世界的貢獻,使人類得已在全世界告別了飢餓,滿足了人類的第一需求,其對世界的貢獻不論是否獲得諾貝爾獎,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袁隆平也同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之一。

人類的需要分為物質的與精神上的兩類,比如電視劇和收音機的發明是屬於精神性需求,是比較高級的需求,而袁隆平的貢獻屬於生理性需求,是關於物質的,是人類最根本的需求,包括吃,穿,住,用,行諸方面的,而吃飽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所以吃的重要性更重於另外幾項,處於次要地位的是穿,然後才是住,用,行等。

那麼對人類而言,究竟是精神價值重要呢還是物質價值重要呢?從一般的認識看,似乎是精神價值更高於物質價值,這確實是普遍的價值觀,即:精神高於物質。因為精神需求來自頭腦,而物質需求來自身體,顯然,人的頭腦更高級於身體,畢竟身體是要服從頭腦的,所以精神價值高於物質價值,這麼看來,似乎是雜交水稻的貢獻不如電視機的貢獻大。

但這種價值觀是基於理性的標準而提出的,理性是人類最推崇的,但還有一種東西對人來說更加重要,那就是生命,如果沒有生命,也就沒有理性,吃飽飯的人更聰明!餓著肚子,或者赤著身體,怎會有理性,人類用了幾百萬年才從新舊石器時代進化到鐵器時代,但只用幾百年就進化到信息時代,說明在人類飢寒交迫的時代沒有什麼理性可言,如果說精神是兒子的話,那物質就是母親,試問沒有母親,那有兒子?

所以說人類物質價值更高於精神價值,象電視機,手機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對人類來說並不是必須的,事實上人類的大部分時間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但卻一天也不曾離開過食物,接下去就是衣服,再下去就是鑽山洞等等,所以說:越是基礎的東西,對人而言更加重要,一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袁隆平才從根本上解決了全人類的吃飯問題,這個問題是兩方人不能解決的。

正是因為袁隆平的貢獻太大了,使西方人深感不爽,所以為了貶低袁隆平貢獻,他們進行了冷處理,使袁隆平長期以來蒙受不公正的待遇,但全世界人民的眼是明的,心是亮的,不會因為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忘記了他的貢獻,正義只存在人民中,而不存在於精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