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说到曹操迎奉天子的事件,大家总认为只有曹操懂得迎奉天子的价值,其他人都不懂。

这种想法未免也太小瞧汉末诸军阀了。

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一个傀儡皇帝有什么价值呢?事实上,当时的汉献帝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符号,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汉献帝的身边,永远围绕着众多举足轻重的豪门士族。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盘上,就意味着可以和皇帝身边的豪门士族建立合作关系。只要实现这一点,就可以把自己的势力迅速渗透到中原和关中地区。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虽然经过从洛阳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洛阳这一番折腾,这些豪门士族的实力都受损严重。但他们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却依然惊人。

那些豪门士族一心东归洛阳,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张济、杨奉、董承、韩暹和段煨等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汉献帝东归,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汉献帝一行人的价值。张杨和刘表在汉献帝到洛阳后就跑过来提供各种援助,还是因为他们知道汉献帝一行人的价值。

问题是:皇帝不是菜,不是想挟就能挟。

汉献帝能从关中回到洛阳,是杨奉、董承和韩暹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护送而来。你想从这些人手里把皇帝的监护权夺走,这些人能不和你玩命吗?

汉献帝身边的这个利益集团,有汉献帝这种法理上的天下共主;又有杨彪、钟繇和赵谦等众多豪门士族一直追随;还有董承、杨奉和韩暹等从西部过来的军阀。无论是从实力上还是从影响力上说,这个利益集团都也是不容低估的。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但是,这个利益集团有两个巨大的缺点。

第一个缺点:海选第一阶段已过,关东主要地区早已名花有主。在这种背景下,这个利益集团很难找到一块良好的根据地。而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早已沦为一个巨大的战场或缓冲区。占据这种地区,连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

第二个缺点:这个利益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杨彪和钟繇等豪门士族有强大的软实力,却没有枪杆子支撑。董承、杨奉和韩暹等军阀有可观的军事实力,却与豪门士族有着天然的鸿沟,因为他们的出身太差。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并非无可调和,所以迎奉天子的权力由他们共同控制着。从理论上讲,只要他们运作得当,恢复汉家天下也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这个利益集团一到关东,就向附近的军阀们发出了欢迎加盟的邀请。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面对这种邀请,关东各军阀纷纷开始盘算,应该如何与这个利益集团相处?

有一个大前提是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在迎奉天子的同时绝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可是,无论谁控制了汉献帝,都会代替汉献帝发号施令的。在此基础上想要利益不受损,实在是太难了点。而如果自己控制了汉献帝,就一定得尊重关东各军阀的利益。但这样一来,迎奉天子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

当曹操迎奉天子之后,就让皇帝封自己为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当时就火了,你不给我大将军,我跟你没完!曹操不敢得罪袁绍,只能自己当太尉,把大将军让给袁绍。

憋屈不?

迎奉天子就能号令诸侯,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童话故事罢了。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皇帝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但当时的皇帝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符号。因为在汉献帝的身边,围绕着众多极具影响力的豪门士族。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可以帮助曹操快速地把势力范围覆盖到中原和关中地区。

在曹操迎奉天子之后不久,就让钟繇坐镇关中,西线的安全基本获得保证。否则,曹操估计都无法支撑到官渡之战。因为袁曹相争,是在一条长达几千里的战线上展开。东部战场围绕青徐二州展开;中部战场围绕兖州、豫州、冀州交界展开;西部战场在围绕关中展开;任何一个地方被敌人突破,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西部战场的胜利,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以汉献帝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所以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和时间,取得这个战场的胜利。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因为皇帝具有这种价值,所以河内的张杨和荆州的刘表在汉献帝东归后,积极提供各种援助。但是,他们绕着皇帝转了半天,终于还是不敢真正的迎奉天子。

张杨不敢迎奉天子,因为张杨的盘口太小。以他的实力,实在不足以号令董承、杨奉和韩暹。所以,张杨虽然继续与汉献帝一伙人保持合作,却回到了自己的驻地。于是迎奉天子的权力,继续由杨奉、董承和韩暹拥有。

刘表不敢迎奉天子,因为刘表并没有完全掌控荆州。荆州最强大的势力始终是当地的豪门士族,而这些人最反感外人进入荆州,破坏他们的利益。

再说袁绍,他即使认识到了迎奉天子的价值,又能怎么样呢?

袁绍的基本战略就是先北后南。如果袁绍迎奉天子,首先得克服一个大问题:如何接近汉献帝。袁绍想去洛阳,要么经过张杨的河内,要么经过曹操的兖州。袁绍如果想迎奉天子,就必须做出重大的战略调整,全面向河内或兖州渗透。

袁绍先北后南的战略是正确的。在官渡之战前,袁绍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大诸侯,最有可能席卷整个北方。而袁绍之所以能取得这种成就,就是因为他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先北后南的战略。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说来说去,似乎只有曹操具备迎奉天子的资格,但有资格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因为,董承、杨奉和韩暹不远千里地护送汉献帝回洛阳,不是为了方便曹操来掠夺胜利果实的。

周边的袁绍等人,虽然基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迎奉天子。但他们也不希望有某一位诸侯单独把持汉献帝,能够让汉献帝身边的权力形成平衡,才是最好的做法。所以曹操试图率军进入洛阳时,马上受到董承和袁术的军事拦截。

后来的曹操是怎样做到了迎奉天子,并顺利挟天子以令诸侯呢?我们明天再说。

为什么只有曹操准备迎奉天子?无关眼界,而是客观因素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