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這是一個糾纏了四十年的恩怨故事,從中唐憲宗開始,一直到晚唐宣宗結束,把唐王朝文官知識分子最後一點元氣消磨的乾乾淨淨。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唐遊騎圖

風起。

早在唐憲宗的時候,唐王朝平定了幾個不服管束的藩鎮,中央權威大盛,國家顯露出一派中興氣象。

一次人才選拔考試中,幾個年輕人口無遮攔的說了一些關於朝政的話,一個是宦官專權方面,一個是對藩鎮不應當用武力解決。對錯本身不重要,年輕人有激情,但掌握的信息未必全面。

這些話得罪了兩個人,一個是當時掌權的宦官吐突承璀,一個是宰相李吉甫。

李吉甫是對藩鎮的主戰派,在任期間也頗多建樹,算是中唐名相之一。但這個事情他沒有處理好,把這幾個年輕人貶斥到了地方,具體是宦官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不得而知。

但這幾個年輕人把矛盾焦點集中到了李吉甫身上,順便遷怒於他的兒子—李德裕

幾年過去,李吉甫去世,這幾個年輕人入朝為官,為首的就是

李宗閔和牛僧孺

牛李黨爭就來自他們的名字,一種說法是牛僧孺和李德裕的“牛李”,另一種說法是牛僧孺和李宗閔的“牛李”。但無論如何,三個年輕人之間的恩怨糾纏了四十年。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中國古畫韓熙載夜宴圖掃描

潮湧。

穆宗、敬宗到文宗初期,十餘年時間,李宗閔和牛僧孺佔了上風,但李德裕也是有還手之力,雙方各有勝負,從公事出發,以派系私利結束,互相排斥。雙方的派系分界越來越清晰,尤其是牛黨,長安官吏大多出自李宗閔和牛僧孺門下。

穆敬文三宗時期,宦官勢力日益膨脹,李宗閔、牛僧孺是有責任的。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堤潰。

文宗後期,三個人都已經是五十歲左右的老年人了,仍然糾纏不休,你進我退,走馬燈一般在朝廷上進進出出,先後當上了宰相。文宗已經非常不耐煩他們之間的爭鬥,說過“去河北賊非難,去此朋黨實難。”把三個人都貶離了長安。

極度失望且無奈的文宗急於消除宦官勢力,既然無法借用幾個宰相的力量,只能急病亂投醫,發動了甘露之變。

但事情敗露,仇士良為首的宦官反撲,神策軍從宮中殺出,直奔南衙,逢人即殺。南衙官吏當場被殺六百餘人,之後宦官在城內外大索數日,共計千餘人遇害。

李、李、牛三人因為不在長安,竟然都倖免於難。

宦官勢力再無從抑制。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攔堤。

武宗繼位,牛黨依附的宦官選的是別人,站錯了隊伍。於是武宗把牛黨貶斥一空,啟用了李德裕入朝。

李德裕在歷史上評價很高,後世梁啟超把他和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六人並列為中國六大政治家。為相五年期間,外擊回鶻、內壓藩鎮、抑制宦官、整治吏治,並和武宗一道完成了滅佛壯舉。

武宗去世,宣宗繼位,出於對武宗的怨恨,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措施。把李德裕貶離長安,全面啟用牛黨,召回李宗閔和牛僧孺。宣宗在位期間,整治吏治、嚴明法度、對外戰爭多次勝利,並恢復了佛教,宣宗也被後人評價為小太宗。

武宗、宣宗時期,是唐王朝最後的輝煌,但宦官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依附宦官黨爭、不作為已經成為文官的通病。

文官已經不再是影響朝政的重要力量,只是作為皇帝或者宦官的附庸存在,晚唐幾乎再無名相、名臣。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海南海口:五公祠旅遊景區

曲終人散。

牛黨等到了最後的勝利,但李宗閔在回京途中病亡,享年約60歲。

一年後,牛僧孺官復原職回到長安,同年去世,享年68歲。

三年後,被連續貶官五次的李德裕在崖州病逝,享年63歲。

三人在四年內相繼去世,這段糾纏了四十年的恩怨終於曲終人散,以後史書上再無牛李黨爭的記錄。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甘露之變再到牛李黨爭結束,文官階層元氣盡失,只能依附於宦官勢力苟活,對帝王的約束也不復存在,又趕上一個胡作非為的唐懿宗,唐王朝徹底失控。

李德裕、牛僧孺還算是正人君子,品德上沒有太多的問題,為政都有作為。李宗閔相對偏激一些,主觀情緒比較嚴重,也沒有什麼政績流傳下來。

李德裕是官宦世家出身,據說是代表了勳貴門閥勢力;李宗閔和牛僧孺是進士出身,據說是代表了科舉出身的庶族勢力。

為官舉措方面主要區別在於對待藩鎮的態度,李德裕屬於強硬派。

後人也有很多分析牛李黨爭的原因,從出身、從政治舉措、從性格人品,但誰也不能改變這個結果:

源自意氣之爭,演變成朝廷黨爭,為了反對而反對。在外有藩鎮、內有宦官的複雜情況下,作為唐朝重要政治力量的文官們浪費了幾十年時間,造成了宦官勢力的無可抑制,間接帶來了唐王朝的滅亡。

唐朝的牛李黨爭,三個人糾纏了四十年,之後晚唐再無名相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

原創聲明:本人作品為個人獨立原創,每週一至週五《今日頭條》首發,圖片為《今日頭條》提供的免費正版圖片或原創圖片,歡迎關注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