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線為什麼不走距離更近的蘇北而走安徽?

揮灑永不褪色i


京滬線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鐵路線,目前的京滬線有普鐵和高鐵兩條線,走向基本一致。北起北京,經過天津、滄州、德州、濟南、泰安、棗莊、徐州、蚌埠、滁州、南京、常州、無錫、蘇州等城市,到達上海。


可以看到,京滬線在安徽蚌埠拐了個大彎。為什麼不修的更直一些,直接從蘇北修到上海呢,這樣距離不是更近麼?

世間本無京滬線,先有南京長江大橋而後有京滬線。

南京長江大橋是跨越長江的第二座大型橋樑,也是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從1956年立項到1968年建成通車,歷時12載。想象一下這個漫長的週期,再看看今天的中國基建速度,真是感嘆祖國和人民的偉大。

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連接了清朝末年修建的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因為民國首都在南京,滬寧鐵路在1928到1949年間被也稱為京滬鐵路),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京到上海的京滬線。

分開來看,從北京到南京、從南京到上海這兩段鐵路都沒有太多的彎路。需要說明的是徐州到南京這段,沒有走江蘇境內,而是到安徽繞了個彎兒。這是為什麼呢?

如上圖,黑線是既有線路,黃線是完全位於江蘇省的線路。從山東棗莊開始和現在京滬線分叉,途經宿遷、淮安、高郵、揚州過長江到鎮江。歷史上真的規劃過這條線路,那就是津鎮線,這條線路規劃還早於現在京滬線呢。

1898年,英國政府藉口沙俄侵犯了它在長江流域的利益,要清廷給予補償,提出修建津鎮鐵路的要求。德國得知此消息後,趁火打劫,也提出修建津鎮鐵路的要求。然後兩國密商達成私下協議,北段德國修,南段英國修,鐵路建成後,由英德雙方聯合經營。清政府於1899年批准了這個計劃,和英德簽訂了《津鎮鐵路借款草合同》。由於義和團運動爆發,津鎮鐵路計劃擱置了。義和團運動之後,1905年山東等地又興起“收回權利運動”,要求清政府廢除《津鎮鐵路借款草合同》。經過多方利益博弈,直到1908年,清政府正式批准向英德借款修建這條鐵路,在簽定正式借款合同時,因滬寧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為便於將來兩路聯運,將津鎮鐵路改經由徐州和安徽省宿縣、蚌埠、滁縣,到達南京江北的浦口。

在改線決策中除了連接滬寧鐵路之外還有三個重要的考量。

第一:安徽北部軍事地位更加重要。安徽北部人口稠密,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這片區域起家的。到了近代得海洋者得天下,江蘇沿海似乎應該更重要,但是江蘇東部海岸多灘塗,連雲港以下沒有天然港口。所以這裡軍事地位依然不如安徽。

第二:清末安徽北部發現不少煤礦,運輸需求大。

第三:津鎮鐵路南線(棗莊到揚州)和京杭大運河重合。運河和鐵路有半毛錢關係麼?當然有,鐵路除了客運,貨運也同樣重要,在早期貨運比客運更加重要。運河同樣能承擔貨運,和鐵路還很相似,就是運量比較大,但相比公路靈活性差一些。水運發達,加之地勢平坦,公路建設也相對容易,江蘇省對鐵路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直到本世紀初,江蘇省拿的上桌面的的鐵路線一共就兩條:徐州到連雲港和南京到上海,而此時地處東北邊陲的黑龍江省幾乎每個縣都通鐵路了。近幾年,客運需求量增長,江蘇鐵路才逐漸多起來。

綜合以上原因和歷史,造成了我們今天看京滬線在安徽拐了彎。


坊間有個傳聞,津浦鐵路走安徽,是因為晚清重臣李鴻章老家是那裡的。津鎮鐵路(途經蘇北)規劃時候李鴻章還活著,到了1908年改線津浦鐵路(途經安徽),李鴻章已經去世六年多了。


知識與見聞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地理原因。其實現在的京滬線在民國時代是由三段構成的。這三條線路分別是北京到天津的平津線,當時北京被稱為北平,天津到南京浦口也就是長江北岸的津浦線,南京到上海的京滬線。南京長江大橋修通以後,這條京滬線才完整貫通。在這以前,旅客需要下車坐輪渡。

觀察其中最長的一段,也就是津浦線的走向,就不難發現,從安徽過境進入徐州是相對比較經濟的一種走向。如果直接北上,就要跨越洪澤湖,要麼建設一所特大的長橋,要麼就要繼續繞行。這條鐵路是從清代晚期開始修建,清政府當時修建鐵路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儘可能的節省經費。這是因為晚清時期清政府的財政拮据,修建鐵路所需費用巨大,需要向國外借款,利息又很重。因此能省則省。從費用層面上來看,確實也不適宜繞行蘇北其他地區。

第2個原因和李鴻章有關。這條鐵路的建設,是在李鴻章的主持下進行的。李鴻章是晚清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像鐵路建設這樣的事物是洋務派當時建設的重點。李鴻章參與了中國晚清時期多條重要鐵路的建設,比如京滬線,京漢線。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在修建鐵路的時候,經過安徽實際上也有助於安徽後續的經濟發展。李鴻章決定京滬線通過安徽,既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其實也有扶持家鄉發展的個人情感在裡面。

應該說京滬線的走向,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合理的。


zyb38537240


很高興可以和大家討論,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咱先說說京滬線形成的歷史緣由, 京滬線是兩個重要線路組成,一條線路是津浦線從天津到南京浦口,還有一條線路叫滬寧線,是從南京到上海。後來修了一座大橋,叫南京長江大橋,把津浦線和滬寧線連在一起。

京滬線途徑城市從南向北 上海 蘇州 無錫 常州 鎮江 南京 滁州 蚌埠 宿州 徐州 泰安 濟南 德州 滄州 天津 廊坊 北京,經過從南向北四省17個城市。

下面咱再說說為啥京滬線不走距離更近的蘇北和走安徽,

首先呢,咱要把時間推回到蠻清和民國時期,話說當時蠻清末年 夜郎自大,自欺欺人,被西方列強揍了個鼻青臉腫,一臉懵逼,割地賠款,為了挽救當時殘局,開始改革發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列強開始提出仿造鐵路,而滿清以把清江浦(今淮安)至京城線路成為首選,與淮安以南的運河水路相連,從而改變淮安以北的陸路通行,當時把這個鐵路的活包給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本想幹一番大事兒收到了,頑固派的阻撓計劃流產。

轉眼兒到了1898年9月,英,德資本集團揹著中國,在倫敦舉行會議,擅自決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清政府惹不起大鼻子,於1899年,清政府和英德集團簽訂了<>,並規定自天津至山東嶧縣段由德國承築,嶧縣至鎮江對岸的瓜鎮段由英國承築。津鎮線的南段進入江蘇的線路為:淮安-寶應-高郵-揚州-鎮江。

但歷史奇怪又複雜,津鎮線的籌備正好碰到了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的背景之一,就是強烈反對西方列強對國家內地路礦資源的掠奪,國內掀起了反洋熱潮,對洋人大開殺戒,洋人無奈,津鎮線"流產了"。到了1905年前後,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收回路權運動,英德方面在津鎮線問題上態度十分強硬,於是清政府左右為難之中,1908年1月,與英德銀行代表簽訂<>,棄,"津鎮線"改修"津浦線"。南段取到安徽,至南京浦口。這樣一來揚州以及蘇中,蘇北的命運逐漸衰落。

揚州文史研究前輩湯傑先生說,當時揚州鹽商鉅富害怕津鎮線的修建勢必影響到自己的住宅,墳地,園田的利益,四處奔走,發揮影響力,阻止津鎮線。第二是當地士紳也堅決反對建津鎮線,因為津鎮線建成,揚州必然非常繁榮,將取代鎮江的作用。因為這也導致了揚州以北,京杭大運河的延線城市,通州,臨清,濟寧,淮陰 ,淮安等都走向了衰敗。

北京至天津鐵路,津浦線加滬寧線構成了現在的京滬線鐵路,這條線自北向南縱貫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是鐵路的建成和發展拉動了各地區經濟的發展,拉近我們生活的距離,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






曹操老鄉


安徽蚌埠,是中國鐵路系統最離不開的站,歷經百年,戰略地位及其重要,鐵路系統內已經習慣了很多年,調度,協調,後勤補寄和保障,已經非常成熟,走安徽就是要在蚌埠建高鐵,和原蚌埠站能相輔相成,互補管理。現在的合肥鐵路是原蚌埠鐵路局整體搬遷走的,合肥站就是蚌埠站的親孫子。


暢寶樂貝


那肯定是為了拉安徽一把。不過這個省基本上是屬於捧不上手的劉阿斗。首先省會城市合肥沒弄好。應當在徽州地區弄省會城市,與南京成為姐妹城,有雙城效應,能夠有輻射或者帶動別的落後地區的作用。現在自顧不暇,想幫本省內別的地區,不太可能。說你是為了你好,否則我也真可以當做沒看見。


一般般的過客


一、徐州東南方向宿遷再南下就是洪澤湖,河網湖密佈,施工難度大,投入成本多,宿遷直線南京這條線經濟效益不大,人口不多。二、徐州南下平原宿州東(中國最大縣級區),再南下蚌埠(京滬與京福唯一交匯點)安徽重要鐵路樞紐。繼續南下滁州南京都市經濟圈範圍內。三、安徽地處長三角腹地南下北上,東西貫通被譽為歐洲的“德國”十字路口。國家高鐵路網八縱四橫佔三縱(京滬,京福,京九),四橫佔兩橫(滬漢蓉,徐蘭)。


星星點燈1890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正確的答案,應該出自原點思考。所謂原點思考,就是原本的功能是幹什麼的?

運輸線,就是運人運物質的,這是它的原點。京滬線走安徽,跟蘇皖兩省沒有絲毫關係,跟京杭大運河有直接關係。清未的國人,一點不比當代國人笨。按當時社會生活發展水平,如果把京滬線設計在蘇北,從徐州到揚州,幾乎和大運河重複,就會造成蘇北運力過剩。走安徽,雖繞點,但運力的效率更科學。

南京長江大橋大建成前,只有津浦線,沒有京滬線之說。我小時候,去江南,坐火車都在南京浦口擺渡過江,火車開到船上,船再開到南岸。

京滬線走安徽,是沿用了舊中國的鐵路運輸線,是時代發展局限的結果。答案就這麼簡單,其它的胡思亂想,想得越多,跑題越遠。


0老三兩0


答:以前都已經成為歷史,再討論也改變不了現實。以後怎麼修?大家可暢說欲言,各抒己見,為了更好的發展獻計獻策。因為現在技術、地形、資金等都不成問題,只是為了帶動沿線居民生活改善和發展而修建,人民鐵路人民建,建好鐵路為人民。僅此而已,行在路上。





行在路上8


反對樓上許多人的回答,有的人說揚州土豪的自私,有的人說為了突出南京是徽京。這都屬於個人的猜測,不符合事實情況。主要原因是:

第一、與大運河互補,不浪費運力。蘇北段有大運河,一直有一定的運輸能力,即便到今天仍然可以解決部分貨運。而安徽一段的運輸能力更難有保障,因此需要有運輸交通命脈。

第二、蘇北河網密佈,施工難度大。徐州以南,淮安、揚州附近,河網密佈,還有洪澤湖區,鐵路修建難度大,即便到今天這一路段的鐵路建設仍然比較落後,就是因為需要大量的修橋築路,工程量大得多。

第三、在清代,安徽和江蘇沒有這麼大的差別。現代說起來,安徽和江蘇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在清代,同屬於兩江總督管轄,在明清廣義的南直隸、江南省範疇,安徽和江蘇是一個轄區。從安徽走也好,從江蘇走也好,都是兩江總督的轄區,而且還有利於地區平衡,更好的帶動均衡發展。

第四、南京是京滬線的重要節點,不會繞開。既然是從北京到上海,又必定要走南京,那麼就可以看徐州到南京,走安徽比走蘇北還要近一些。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必然走南京,所以才要走安徽。不走南京,走揚州?你覺得可能嗎?


書中有路


看了很對回覆,大家說的各種理由,據我瞭解,現在的京滬線最早是津浦線,天津到南京江北,浦口,當時是由德國人勘察修建,當時確實走江蘇的,大家都知道江蘇有京杭大運河,很多江蘇有錢人都是做船運生意的,在當時富甲一方,聽說要從他們的地盤上修鐵路,那誰能同意,鐵路修好就搶走他們一大半財路,所以當時所有的船運老闆聯合起來抵制鐵路的修建,明的暗的都有,據說德國勘察人去了都被打跑了,最後改線走的安徽,京滬線這麼多年在安徽已經根深蒂固,人員配置,都很完善,如果改道軟件設施投資巨大,而且還浪費很多資源,所以京滬高鐵和老京滬線走的路線基本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