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童謠引發的清宮血案

初天麟/整理

題記:大清的喪鐘敲響,大樹腐爛在根兒上

【謠讖】

八月中秋,中秋八月,

黃花滿地發。

——《靖逆記》

【釋義】閏八月的中秋節,菊花將遍地開滿。

說起來,中國的很多封建王朝都受到過來自秘密社會的威脅,比如藉助宗教的力量發動武裝起義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現。然而秘密社會的發展在清王朝時卻達到了最高峰,因為那時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尤其人口壓力,都非常突出。

終清之世,以反清復明為己任的洪門(也稱天地會)一直是清王朝的一塊心病,乾隆末年又爆發了規模巨大的白蓮教起義,使得清廷幾無招架之力。然而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然走向了極度沒落,很多人為了掙扎求生,不得不最終走向了鋌而走險的道路,而這其中最便捷的一途,還是加入秘密社會。太平天國起義及義和團運動就是其發展到頂峰的表現,想來大家都應該對此非常熟悉了吧。

要說的是,黃花(也即菊花)的意象本來是平和淡雅的,比如在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是自打前面我們提到的黃巢題菊花詩一出,黃花的內涵就起了重大變化,成了刀兵的代言。為此,清嘉慶年間北京地區就出現了這樣一則童謠:

“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黃花滿地發”。古人迷信,認為閏八月有災,因此這個童謠一出,更是使得人心惶惶,好象真的就要天下大亂了一樣。

而有人卻正好利用了這一童謠幹出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不過也許這首童謠就是這夥人事先造好的。嘉慶十八年(1813),正是閏八年的年份,大約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皇曆於是就將這一年改為了閏二月,但是民間認不認同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年九月十五日,也就是原則上的閏八月的中秋節這一天,北京出了一件大事,就是以林清、李文成為首的天理教起義,居然殺入了清廷的最高機關所在地——紫禁城,這可謂亙古未有之事。

一則童謠引發的清宮血案

嘉慶皇帝畫像

這件事還須細細道來。北京大興縣農民林清在京畿一帶傳播天理教多年,此天理教的前身就是八卦教(本質上就是邪教),按照此教教義,彌勒佛有青陽、紅陽、白陽三劫之說,而當時正是白陽應劫,要改朝換代了。林清自稱是太白金星轉世,旗幟也都用白色,看來他是要鬧出一番動靜了。當時,他所發展的教徒中除了農民、城市貧民、衙役胥吏外,居然還有一些皇宮內的太監,也由此可見秘密社會的滲透力。林清通過信教太監劉得財、劉金、高廣幅、張太、閻進喜、王福祿所提供情況,自嘉慶十六年夏季即制定了“揭竿而起,直入禁城”’的大膽計劃。

那個時候,河南滑縣的李文成也是天理教的一位重要頭目,他雖然在其家鄉一帶廣泛發展教眾,但和林清的聯繫卻一直相當密切,他們相約一同起事。當時,河南地區也流傳著一首童謠道:“若要紅花開,須待嚴霜來”(《靖逆記》)。李文成認為這是自己當應的謠讖,所以自稱“嚴霜十八子”,為李自成轉世。

按照林、李二人的原定計劃,在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這一天,他們先是派出教徒二百人混進京城,分別潛伏在東華門、西華門外。東路在太監劉得財、劉金的接應下衝進東華門,西路在太監張太、高廣幅的接應下衝入西華門。太監王福祿、閻進喜居中策應,而林清則在黃村等待河南義軍主力的到來,再一同殺入京城擴大戰果。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手段的落後及種種原因,已經按捺不住的李文成竟在滑縣提前起義,而結果其起義部隊因清軍堵截也未能北上京畿。

坐鎮黃村的林清對於已經發生的一切還渾然不知,他還在按照原定計劃等待著。而這個時候紫禁城那邊已經動起手來。說起來,幹大事沒有嚴密的組織還是不行的。

當時,守衛東華門的清軍衛兵發現情況異常就立即關閉城門,結果東路只有十幾個人衝入皇宮,終因力量單薄、不熟悉路徑而被擒、被殺。西路義軍進展則較為順利,在當天中午則全部攻入了西華門,他們為防止清軍增援,將西華門關閉,並在城門上懸掛出了“奉天開道”、“順天保民”的白旗。但是,因為當時做內應的太監曾與尚衣監(縫製衣服的單位)的人有矛盾,便將義軍引至尚衣監文穎館先亂殺了一通以洩憤,最後耽誤了好半天才來到隆宗門。隆宗門是通往皇后居處儲秀宮的必經之處,西路義軍在宮內的前一番廝殺,已經驚動了侍衛,他們遂將隆宗門關閉。義軍先是用棍撞門,後又用箭往裡射,均無濟於事,看來皇宮內大門在製造還是質量過硬的,不過亦有少數義軍翻牆而入。

當時,正在上書房學習的皇子旻寧(即後來的道光帝)等,拿了當時的火槍(也叫“鳥槍”)阻攔射擊闖到房上、地下的起義軍戰士。而正當義軍堆積桌椅、棉被準備放火燒掉隆宗門時,留京諸王公、內務府大臣已經聞訊引大兵殺入了神武門,又將準備派往河南鎮壓李文成的健銳營、火器營調入宮內。結果一陣急戰,義軍不支只得從隆宗門後撤,退至西華門。

一則童謠引發的清宮血案

故宮西華門。1813年天理教起義攻打紫禁城,即曾攻佔此門。

最後,清軍大舉合圍,攻入紫禁城的義軍終因力量過於單薄而失敗,其中三十一人戰死,四十一人被俘。九月十九日,正在黃村等候河南義軍的林清也被清廷抓獲。北京林清失敗後,李文成在河南滑縣繼續武裝抵抗,直到十一月才被徹底鎮壓下去。李文成最後自盡。

當時的嘉慶皇帝正好不在北京,而正在回京的路上,他驚聞紫禁城變亂,慌亂之下,立即向天下頒示了《罪己詔》,指出要痛加反省自己。然而,他這一反省不要緊,河北、山東、河南三省數十個州縣可慘了,那裡受到清政府的清洗,凡是加入天理教的農民都慘遭屠殺。

要說的是,由於農民階級的覺悟不高,他們的失敗命運似乎是必然的,可憐之人也必有可恨之處,這最典型的人物莫過於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了。太平天國起義將封建中國的農民起義的形式和規模都推向了最高峰,那時候就有一首浙江童謠道:“三十刀兵動八方,天呼地號沒處藏。安排白馬接紅軍,十二英雄勢莫當。”(《洪秀全演義》)當然這可能是有人事後編造的,但是任何大變亂之前,一定少不了輿論先行,當時也一定是謠言四起,只不過沒有人再對此感興趣罷了。

當然,迷信愚昧之士到今天也是少不了的,單說他們的皇帝夢吧,竟一直做到了今天。舉例來說,根據相關報道,1980年地處大巴山的朱仕強自稱皇帝,僅七日即被村書記帶人滅了。1990年—1992年,豫西農民李成福在其家鄉創建了“萬順天國”,自建安民黨、萬李起義軍,自稱唐朝後裔,還妄圖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復辟唐朝帝制,定都西安。後被鄉派出所3名幹警剿滅。

這些例子看上去可笑,不過它卻令我們得以一窺中國農民(也許不獨農民吧)的愚昧程度,而愚昧的必然結果就是落後和麻木不仁。中國的封建制度是滅亡了,可是中國的封建文化的殘渣卻不是一時間可以徹底清除的。

可是,放眼世界,這也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只留待以後再探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