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甲骨文中的“父”字

中國文字的演變,使後人對其字義越來越模糊了。而且,由於史學家、教授、老師對文字本義各敘己見,促使當今部分“學者”,根據自己的懿念亂加解釋,不僅混淆了文字的本義,同時也對後學者產生了誤導。
前段時間看了一位老師關於古文字“父”字的解釋,直接說是父親的父,感覺不是恰當。今參考部分史學家對“父”字的釋讀,結合自己的理解,作一探討。
“父”字非常古老,在青銅器銘文中是常見的一個字,其意義變化也非常大。
“父”字有兩種讀音,fù和fǔ。
其實“父”,原始讀音f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延伸為fù。但在古文字中仍然讀為fǔ。這是不可非議的,我們可以從大量的青銅器銘文中略知其由。因為,在夏商周時期,“父”是對有一定學問、技術的男性長輩的通稱。
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有流線的金文“父”字(從左至右):《芮伯多父敦》《歸父盤》《食仲簋》《仲殷父敦》《餘義鍾》《*父敦》《叔器父簋》《父乙爵》)
百度說:“父fù,〈名〉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裡舉著棍棒教子女守規矩的人是家長,即父親。”這就怪了,有什麼根據說是“象右手持棒之形”?甲骨文的字形有反有正,怎樣能確定那是右那是左?如果說“手”形在右就是“右手持棒”,那“手”形在左呢(見第一圖)?
又:“‘父’是一個人手裡拿著一柄石斧,其最初意義便是‘斧’,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斧’,‘父’字不再有此義。持有石斧是力量與勇敢的象徵,所以‘父’字意思引申為持斧之人,也就是值得敬重的人,這個意義後來與"甫"字通用……。”
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似 持棒的金文“父”字:《毛公鼎》《師奎父鼎》《*敦》《子父舉鼎》《師淮父滷》《聿司父辛爵》《人作父乙滷》)

次又:“‘父’字是一個很古老的漢字,甲骨文寫作(見甲骨圖形),左邊一豎為指事符號,表示勞動工具斧或棍棒,右邊‘又’字表示右手,泛指雙手。兩形會意,‘父’字本義為整天雙手拿著工具(斧頭)辛勤勞作的男性,或經常手持棍棒對子女進行教育的男性。斧頭是‘父’常用的勞作工具,後來在‘父’字下加‘斤’用來表示斧頭……。”此段也就是說:那個時代的男人不管做什麼,斧頭,是他勞作的必備工具。試想,斧頭,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它能耕種嗎?
還有的史學家說:“父字是男人手執男根之象形,男性生殖崇拜。”
可以說: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說文》的解釋非造字之初的觀念是很明顯的。
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所謂類似手執男根的金文“父”字:《父癸鼎》《子父觚》《寧女父丁鼎》《史父庚鼎》《孟姜簋》《父戊爵》《且乙父辛滷》《令父辛滷》)
但是,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找到答案。
《康熙字典》:……《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又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郞。《廣韻》男子之美稱。《詩•大雅》維師尚父。《箋》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按管仲稱仲父。孔子稱尼父。范增稱亞父。皆放此。又《正韻》……——按父字古無去聲。
  鉉本雲:“樸持牛父也。多用於人名及對男子的美稱。”《師毛父簋》:“王格於大室,師毛父即位。”《春秋·隱公元年》:“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昧。”《穀梁傳·隱公元年》:“儀,字也。父猶傅也,男子美稱也。”
既此,“父”字,在古代和古文字中,應讀為上聲,因為“按父字古無去聲”。“父”字是對從事某種行業男人的美稱,切多指老者。

  小例:
這個“父”字在古文字中你知道怎麼讀嗎?
伯筍(荀)父鼎(西周晚期)。銘文為:白(伯)筍父作寶鼎,其萬年子孫永寶用。
意思是:伯荀老者作了此鼎,讓子孫世世代代當成寶貝一樣使用下去。
有人解釋意思為:“伯荀父親作了此鼎,讓子孫世世代代當成寶貝一樣使用下去”是完全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