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馬雲新零售模式?

馬雲曾經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未來五大新趨勢: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並稱未來這五個新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中國甚至世界上的每個人。對於新零售馬雲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

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什麼是馬雲新零售模式?

那“新零售”的背景又是什麼呢?消費者購物行為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轉變,這場革命的驅動力就是移動網絡。人們越來越習慣於使用移動終端搞定購物,最為可怕的是當下手機不僅僅是終端,已經成為錢包,甚至成為了身份認證。

移動購物與以往相比帶來三個層面的革命性變化:

1、消費者不再是“去購物”,而是“購物ing(總是在購物)。

2、消費者不再是“店鋪穿梭”,而是“主動搜索與場景觸發。

3、消費者購物週期不在是“線性過程”,而是“迭代重複。

什麼是馬雲新零售模式?

移動終端崛起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傳統門店基於進店客流、傳統電商基於流量的漏斗模型已經失效。漏斗模型的生效在於流量匯聚下的概率轉換,然後進入移動網絡之後,流量呈現的是離散狀態,流量進入漏斗的成本日漸提高。細心的人會發現阿里近三年的策略變革實質上都與流量變化相關,諸如阿里通過手機端優惠進行用戶移動端購物習慣培育與流量轉移,通過“新規則”對流量進行分配優化,通過“雙11晚會”、“滴滴移動超市”與收購線下實體店汲取線下流量並佈局入口。實體店沒人了,PC端轉化不行了。當下我們很多企業所做的這些所謂的打通線上線下,還是基於“在哪買”的思維,想的是不在實體店買了,也不在PC買了,那就來手機(移動端)買吧。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決勝移動終端的本質並不是“在哪買”,而是“為何買”。

移動趨勢把“即時性”變成了驅動力,“買”也相應的變成了隨時發生。當“買”變成隨時發生之後,在哪買不再是問題,為何買才是關鍵。除去“剛需”,“為何買”的關鍵因素正向“場景觸發”型轉變。你可能因為心情不好純粹的為了刺激多巴胺分泌產生愉悅而“買”、你也可能因為某種氛圍所影響覺得不“買”好像是不對的、你也可能因為朋友圈的幾條微信而“買”、你也可能因為朋友的一席談話而立刻搜索後購“買”......

什麼是馬雲新零售模式?

移動網絡時代,“移動終端--傳感器--社交網絡--定位系統--大數據”5大元素為場景觸發的“即時性”與“多樣性”創造了無限的可能。這5大元素使“移動終端完全可以創造一種嶄新的方式為消費者製造驚喜和愉悅”。

國外與國內的實體零售有所不同,國外實體零售主導了消費文化的不斷成熟與消費力的不斷提升,而國內的消費文化尚未成熟、消費力剛剛形成之時,實體零售便遭遇了電商的衝擊。

通過移動情景創造購物需求與體驗;

通過位置與移動簽到構建消費驅動力;

通過實體店新價值--展廳效應的打造彌合線上線下鴻溝;

通過定時報價機制、掃碼比價機制促進實體店決策;

通過融合手機支付、現場掃描與信息回饋技術讓購物的終點成為起點;

通過社交網絡建立用戶鏈接與多個客戶接觸點;

通過大數據分析改善產品推薦與購物滿意度。

新零售絕對不是你眼中的線上線下那麼簡單。隨著移動網絡乃至智能網絡的發展,線上和線下的邊界越來越模糊。零售業的競爭不再來源於線上和線下的模式,而開始迴歸零售的本質:誰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零售的本質和基本法則並沒有變,升級的只是各種形式和手段。

新零售更加註重移動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的全面應用,正如樂語通訊總裁朱偉所言:“新零售實際上有三個關鍵詞——更智能、更新奇、更好玩。所有老百姓已經從傳統的物質消費年代進入了精神消費,很多的商品不再是必須需求,但是玩樂一定會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