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寶馬宣布控股華晨寶馬,那華晨寶馬車尾的字樣會不會被省掉,爲什麼?

Zhf


日前,寶馬宣佈控股華晨寶馬,那華晨寶馬車尾的字樣會不會被省掉?

是的,可以這樣理解,按照寶馬官方公佈的消息,寶馬將會以36億歐元的價格,增持華晨寶馬25%的股份,交易一旦完成,寶馬合資持股將會變為75%,而華晨方面也只剩下了1/4,如此一來,尾部的“華晨寶馬”的標誌也會取消,按照規定這只是個早晚的事情,不少車主調侃道,以後終於不用偷偷摳標了!


15年前,寶馬汽車與華晨正式“聯姻”,雙方各持50%股權,而如今,華晨卻以約288億人民幣賣身寶馬,這個新聞讓人唏噓不已,只不過,寶馬和華晨或許只開了一個頭,有行業專家稱,在未來4年的時間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會有一方站出來,試圖將另一方資本擠出。

沒有辦法,主要原因還是今年7月份發佈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修改了外資股比限制!在以前的政策中,我國為了應對外資品牌的兇猛湧入,保護本土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早在1994年,頒佈了《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要求外資在華生產銷售的汽車,必須通過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展開,並提出“合資汽車公司和外方佔股不能超過50%”,如今修改了政策,像寶馬和華晨這種情況,勢必越老越多!


可能我們以後看見的車尾,會變成清一色的品牌標示:大眾、本田、豐田等,不再是一汽、上汽、廣汽,不過這樣的做法,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車友會,分享駕駛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車維保知識,為您解決選車、用車煩惱,歡迎威馬汽車及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車主關注我們


威馬汽車車友會


我是車無定論,歡迎加關注一起聊車!

這裡一般人都有一個誤區,以為華晨寶馬之所以叫華晨寶馬是因為華晨和寶馬各站一半的股份。如果哪一天誰的股份增多了,就能拿掉另一個的名字。

實際上華晨是華晨、寶馬是寶馬,而華晨寶馬就是華晨寶馬,這是三個獨立的公司。只不過華晨寶馬這個公司的股份之前一直被華晨集團和寶馬集團各佔一半。如今華晨把手上25%華晨寶馬的股份賣給了寶馬,於是寶馬就佔了華晨寶馬75%的股份。

也就是說,這筆交易裡面,跟華晨寶馬的名字沒有半毛錢關係,哪怕寶馬全部吞下華晨寶馬的股份,只要這家公司的名字不改,那麼以後國產的寶馬後面依舊是華晨寶馬這四個字。

很多人都對像華晨寶馬、北京奔馳等尾標很反感,很多人買來就扣掉了,所以有人就建議,漸染買來就被扣掉,那乾脆廠家省掉這幾個字就好了。先不說廠家願不願意,首先這是國家的相關規定,就算廠家願意省掉,也不行!再說了,這幾個字也是宣傳廣告啊,廠家怎麼會願意放棄呢。


車無定論


今年6月,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2018年我國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將取消商用車、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10月11日,在華晨寶馬成立15週年慶典活動上,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決定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從2018年至2040年)。寶馬集團將對華晨寶馬增資30億歐元,用於未來幾年瀋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同時在其全球官方網站宣佈,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將從50%提升至75%。

增加持股比例,不僅意味著寶馬集團未來更看好中國市場的同時,這也意味著德國寶馬集團將在運營上更佔據主導,華晨寶馬將更多取決於寶馬集團的戰略決策和發展影響。目前,寶馬集團全球範圍共有31家生產基地,歐洲集中了17家,亞洲設有7家,北美洲有3家,非洲和南美洲各兩家。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慕尼黑的丁格芬工廠,勞斯萊斯和BMW 7系就是從這誕生!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這個問題上,根據《汽車外部管理標識管理辦法》車尾部的顯著位置要用中文標註生產企業名稱。所以不管寶馬集團是否絕對控股也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未來生產的寶馬也一定會有相關的中文標識。但至於標什麼?這要看未來的變化,但寶馬一定會站在全球的高度來命名的,比如像沃爾沃一樣叫亞太寶馬之類的。我想應該不太會刻意強調華晨了(以前華晨是為了提升自己名氣和地位,後面恐怕說了也不算)。


EIMICHS艾蜜雪


控股了之後,尾標會改為:寶馬中國或寶馬亞太。這個可以參照大慶國產的沃爾沃,尾標並不是吉利沃爾沃,而是沃爾沃亞太。控股股東有權提請改名兒,為了銷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