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事局調整下發33項業務審核審批權

10月11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大連市優化營商環境”主題發佈會,《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優化跨境貿易營商環境若干舉措》正式實施。這些創新舉措將進一步優化大連口岸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獲得感,促進改革紅利釋放,有力支持大連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並進一步提升全市的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和整體對外開放水平。

海關整體通關時間在去年壓縮1/3基礎上再壓縮1/3

為推動建立更加高效的口岸通關模式,壓縮過關時間和降低企業成本,大連海關出臺《2018年大連海關壓縮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百日會戰工作方案》,制定了26項內部推進措施和4項協調外部推進措施,自今年8月28日至12月5日,齊心協力大幹100天,力爭完成2018年大連海關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1/3的目標,即全年進口80.42小時,出口11.48小時。

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進一步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中自動進口許可證的申請、查詢、簽發、核銷等功能,加快“物流監控系統”的開發和升級,實現海關與企業、各口岸部門的數據傳送和信息共享。

推進口岸作業單證電子化工作。通過推進檢驗檢疫單證電子化工作的實施,進一步擴大電子化申報範圍,豐富電子化驗核手段,支持國際官方證書聯網,推行電子簽證服務,從而實現“進出口企業”、“進出口貨物”、“進出口單證”三個全覆蓋,為企業申報提供了便利。

積極為重點骨幹企業量身打造“通關高速路”。進一步升級打造“英特爾”監管模式2.0版,實現智能卡口區港聯動,“通關零等待”等。

積極推動落實關檢業務融合工作。加快落實關檢深度融合各項任務,儘快實現“統一申報單證、統一作業系統、統一風險研判、統一指令下達、統一現場執法”。

大連海事局主動“轉變”,積極推進簡政放權,2018年調整下發業務審核、審批權33項,實現“一站式”審批;同時立足“品牌”、突出“高效”,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服務”,實行“5+2”通關工作制,實行全年每天24小時便捷通關,確保船舶進出口岸查驗等工作“零待時”。

發佈會上,大連海事局局長馬一意對大連海事局加快提升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跨境貿易便利化4項具體舉措進行簡要介紹:一是擴大船舶靠離泊時間窗口,解決礦石碼頭通過能力不足問題,積極推進大連港40萬噸礦石專用碼頭船舶夜航工作;

二是做好排放控制區船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減少因燃油質量檢測對自貿區船期的影響,大連海事局擬使用便捷式船舶硫含量檢測設備,將檢測時間由一天縮短為10分鐘完成;三是推進自貿區海上運輸便利化;四是通過在大連自貿區內對符合條件的機構設立國際海員培訓獎和國際海員外派獎等優惠政策,以吸納更多培訓機構和海員外派機構進駐自貿區。

大窯灣邊防檢查站服務窗口前移,簡化行政審批

大連大窯灣邊防檢查站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全面助力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及東北亞航運中心建設,推進“互聯網十邊檢服務”及“單一窗口”平臺建設及應用,以“智慧邊檢”建設牽引邊檢勤務模式轉型升級,此次推出了5項貿易便利化措施:一是服務窗口前移、提供優質服務。將站機關報檢大廳前移至大窯灣集裝箱碼頭,方便服務對象辦理岀入境手續及各類邊檢業務。向入出境(港)船舶和人員提供全年、全天制的報檢、辦證服務;二是建立分級管理、減少辦理流程;三是開闢“綠色通道”、實現精準服務;四是實行網絡預約、簡化行政審批;五是便捷手續辦理、優先家屬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