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萊蕪錫雕又稱西關村王家錫雕,山東萊蕪傳統民間雕刻藝術品。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雕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清時期錫雕在民間已相當盛行。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萊蕪錫雕傳承人:王聖良

據史料記載,萊蕪錫製品第一代傳人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所做錫製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睞,成為貢品。

萊蕪制錫藝術在清朝乾隆年間已高度發展,當時從事錫雕加工製作的藝人主要分佈在萊城西關、楊莊、寨裡一帶,而藝術水平較高的首推萊城西關王氏一家。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史料記載:“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於萊蕪定製。”現孔府所藏部分錫製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出嫁時定製,可見這一時期的錫雕工藝已達到了一個藝術高峰期。

萊蕪錫雕,以精錫為原料,以銼、錘、刀為主要工具,經設計、化錫、制鈑、下料、焊接、銑磨、雕刻等十幾道工序;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製作技法上採用鍛、塑、雕、焊、鑲嵌、多材質組合等技法,凹雕、線雕、浮雕並用,表面拋光度可達10級以上;造型緊湊、簡約玲瓏、收放自然、比例協調。

萊蕪錫雕,按類別分為禮器、飲具、燈燭具、煙具、薰具、文具、化妝盒、紀念章、浮雕擺件、花瓶、儲藏用品等;按表現內容與形式分為花、鳥、魚、蟲、龍鳳、走獸、吉祥物、人物、詩詞歌賦、傳說故事等,多達100種以上;

錫雕,是手與刀下的萬千春秋

藉助地域文化故事傳說、瑞獸花鳥、詩詞等來表達人們的思想和願望,寄託人們美好的精神嚮往。

想了解更多非遺產品?您可以直接網站搜索聚匠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