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裡的那些事(7)—魯隱公的冷峻智慧

縱觀春秋時期的山東地區。衛國居西,魯國在腹,齊國在東北。鄭國和宋國在西南,紀國在西南。

所為高手高手在腹。

魯國的統治者若是高明之輩,內部穩定,外部合縱連橫則魯國可為霸主。

退而其次,魯國統治者保守保持內部穩定,外部維持擴張,則興盛與否猶如將一元硬幣拋棄,賭菊花朝上還是人頭朝上。成霸業的機會則是三分之一。

最下,魯國內部出現紛亂,外部孤立主義,導致其他國家聯合,則魯國不但沒有稱霸的機會,反而還會國破家亡。

春秋到戰國的整個時期,魯國恰恰就是按照這個順序,從興盛到滅亡。

春秋初期魯惠公執政期間,魯國內部團結,外部各國各有難處無法形成合力,但可惜所以魯惠公沒有與各國聯合,反而大興霸道。

這讓魯國喪失了最佳稱霸機會。

《春秋》裡的那些事(7)—魯隱公的冷峻智慧

高手在腹

魯隱公上位後魯國形勢其實異常激烈。

內部形成了叔叔益師為首的宗社派、繼母仲子為首的嫡子派,費伯為首的貴族派,邾國為首的屬國派和支持自己的君主派。

外部,首先,周天子遙遙的送給魯隱公一個禮物,一把雙刃劍,雖然把仲子逼死,但也讓嫡子派和君主派的矛盾進一步深化。

然後,紀國和齊國可以安心分別擴張,因而齊國滅祝國,紀國吞夷國。

第三,鄭國忙於統一了國內的軍政大權。

第四,衛國忙著幫朋友報仇,因而在準備著跟鄭國一分雌雄。

紛紛亂亂的時局裡,如果隨意下棋,那麼魯國極有可能分崩離析,或被外敵所滅。而魯隱公的確是一個棋道高手。

隱公的棋路是“和”。

內部以會盟與屬國求和;以承認仲子之子為嫡子與嫡子派求和;以默許費伯築城與大夫求和。

外部周天子遲送喪葬用品,引而不發以求和;宋國出兵攻打,不追究反而盟會於宿亦是求和。

於是《左氏春秋》就有了這句話這“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在魯隱公的努力下,隱公元年魯國進行了當年的第二次會盟。終於這一次魯隱公與同級別的宋國進行了會盟。

這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但對比這一年裡對邾國這種小國的謹小慎微,這次會盟可以說是天下諸侯逐步接受魯隱公的一個開始。

這一次,魯隱公並沒有像對待邾國一樣親臨會盟,因為諸侯之間盟會如果是卿以上的級別參加會記下名字,而這次盟會雙方都沒記下名字,所以可以確定雙方最多隻是派了大夫一級的官員參加。

這一個小小的細節足以讓我們看出,此時的魯國,魯隱公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實力,所以可以在一些事情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國內也有了一批人真真正正開始為魯隱公所用。

而宋國與魯國的停戰,最感興趣的不是宋國和魯國,反而是在一邊一直在磨著刀準備向鄭國動手的的衛國。

衛國,在春秋初期是個不小的國家。但衛國也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在衛國的周圍都是實力不弱的國家。

《春秋》裡的那些事(7)—魯隱公的冷峻智慧

戰爭

魯國自是不必贅述,東南的宋國是殷商後裔,西北是強大的晉國。所以衛國在春秋時期其實並不佔有巨大的優勢。

但機會是均等的,忽然,局勢不穩的魯國和內部燃起戰火的鄭國這讓衛桓公異常興奮。只要點把火,加點油。然後和晉國一起瓜分鄭國。

從此之後衛國便是霸主。這一切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參加,那麼滅鄭也就越容易。

文治武功,這是春秋時期評定君主的硬指標。放眼當下,最希望通過武功穩定或提高的地位的除了魯隱公還會有誰呢?

可是要如何才能聯繫上魯隱公呢?這是一個問題。

很快這個問題的答案便自己跳了出來。—魯惠公需要重新遷葬。

春秋的禮有時候真的讓我們不能理解。比如魯惠公,剛剛因為周天子的原因被暴曬了七個多月。但因為這時候宋武公來攻,所以下葬禮儀並不完備。

那麼為了完善禮儀需要怎麼辦呢?簡單,挖出來把禮儀補齊,再葬一次。

如果人死了真的有感覺那魯惠公的臉估計應該會特別黑吧。

這麼好的機會,衛恆公能放過呢?當然不能,於是衛恆侯以參加葬禮為名來了,目的相信大家應該都能明白—恆公舞劍,意在鄭國。

可惜,郎雖有情,妾妾無意。衛恆公高高興興來,卻發現,魯隱公卻遁了。

於是我們就見到這樣可愛的一幕:

恆公:“隱公,約嗎?”

隱公:……

恆公“隱公,約嗎?”

隱公:……

恆公:“你說話呀!!”

隱公:……

恆公屬下:“報告,隱公剛剛走了。”

……

不知道衛恆公做了什麼,但我們知道在《左氏春秋》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衛侯來會葬,不見魯公。”

這就是魯隱公,聰慧異常,同樣的會盟。

有的場面是魯隱公拉著別人的胳膊(邾儀父)一直問“約嗎,約嗎?約吧,約吧,約吧。”

有的場面是魯隱公派冷冷的問(宋武公)“約嗎?”

對方回答“約”

隱公說“奧”

還有的場景魯隱公是冷冷的看著別人(衛恆公)拽著他的袖子一直問他“約嗎,約嗎?約吧,約吧,約吧。”

然後魯隱公靜靜地溜走了。

《春秋》裡的那些事(7)—魯隱公的冷峻智慧

冷峻的隱公

三次不同的選擇,但三次都是最正確的選擇。第一次穩定了魯國內部。第二次贏得了國際的認可。第三次,讓魯國避開了後來的腥風血雨,更讓魯國成為了各國勢力紛紛拉攏的對象。

這就是魯隱公的智慧。冷峻的觀察,低調的思考,最後客觀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