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每个人并非天生就有学识和智慧,而皆在于后天的学习,学习是我们增长学识和能力的唯一办法,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有自己的智慧和想法。学习并不是局限于课堂,学校或者老师,而是但凡我们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了解的东西都可以去学习,而学习并不会马上给我们带来改变,但是会在我们的人生中逐渐积累,最后拥有自己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总是会令我们钦佩,在古代那样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年代里,古人凭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思考,为我们留下来无数的历史瑰宝,青花瓷的工艺甚至我们现在这样发达的科学也很难达到,那些古代建筑中完美的铆接工艺,令现代的建筑大师仍旧汗颜,秦皇陵兵马俑,这样浩大且神秘的工程至今科学也仍不敢妄下定论。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古人的智慧

为什么古代比我们现代社会落后那么多,可是竟然在这些方面让现代人都望尘莫及,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古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积累,为自己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因为只有自己亲自参与,善于学习思考其中的不足,才能有所创造,古人们无疑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学习尝试中,才能做出自己最满意的东西。

孔子提倡学习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但是他并非天生就才学渊博,他只是善于学习和思考,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他觉得任何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不会以向学识不如自己的人学习为耻。学习还要有好的方法,孔子多次教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更需要经常的回顾和温习,这也是孔子的学习之道。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孔子

对于孔子来说,自己学到了,就会全部交给自己的弟子,不会对他们有所保留,这样在教学生的时候,孔子又会把自己的学问重新升华一次,也正是孔子这样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出来了很多有名的徒弟,但是在三千弟子中,孔子却独爱颜回一人,多次写文表扬颜回,正是因为颜回的学习态度,把学习当成一种财富,每当有自己的理解,懂了行的东西就会高兴的饭都吃不下,这样正是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虽然我们从小就开始背《论语》,但是真正对孔子学习方法的掌握却甚少,我们总是被动的去接受,却很少主动的去吸收,因为真正学到的只是你学习过的一部分,本来就学的少,最后根本无从吸收,只有去主动吸收学习了,才能让自己有所积累,学习不分年龄场合,但凡想提高自己的思想,什么场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颜回

天才仲永不学习沦为普通人

北宋年间有个孩子叫方仲永,自幼天赋异禀,无师自通,五岁便可提笔赋诗,让乡里县间都颇为震动,而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指物作诗”,一时间很多人登门想一睹神童的风采,就这样慢慢很多人愿意出钱让他写诗,他的父亲以为看到了商机,从此就拉着仲永到处写诗为生。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仲永小时候

过了几年,慢慢随着仲永的长大,写的诗越来越不如以前,这时候请他写诗的人越来越少,又过了几年,仲永写的诗和普通人写的一样,完全看不出诗人的痕迹,已经完全没有人找他写诗了,就这样他和父亲没有办法生存,只好回家去种地了,就这样一个天才变成了一个农民。

方仲永本是一个天才,可就是因为不学习,导致自己被埋没,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或许这一切都在于他的父亲鼠目寸光,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而不去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导致这样一个有名的天才,最终埋没在人海,对于天才不学习尚且如此,那么我们普通人更加应该学习了。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仲永

清朝闭关锁国不学习导致灭国

清朝是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是我们中国落后其他国家最大的根源,而这一切皆在于清政府的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和不思进取,在西方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清政府依然以为自己是一个大国而沾沾自喜,当几千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一个几亿人国家的大门,清政府终于傻眼了,终于看到了自己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而这一切已经无济于事,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味地割地赔款。

清政府为我们完美的演绎了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跟上社会的步伐就要被淘汰灭亡,一个上亿人口的的大国,在坚船利炮面前显得多么无力,而个人不学习智慧导致自己的落后,而国家不学习,却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清政府最终在自己的傲慢自大,不革新学习的进程中倒下,这也为后来的国人留下了借鉴。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清朝赔款

学习才能看到差距,只有学习才能了解不足,进而改变自己,一味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让虚名蒙蔽住自己,沾沾自喜这是清朝灭亡的根源,对于我们个人也一样,不能只活在自己的空间里,而更要走出去,看到外面的天空,向自己的世界以外的人学习,这样才能完善自己。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每天每刻都在改变,更需要我们去学习适应社会,闭门造车既不利于我们的发展也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社会的轨迹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更好的生存,因为社会是改变的,不会因为我们某个人而停滞,若我们不去学习改变,那么我们只会被社会的的潮流甩远,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想要福,先学习。

从五岁“指物作诗”的天才变成一个普通农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清政府灭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