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物聯網呈現4大關鍵趨勢


2018年全球物聯網呈現4大關鍵趨勢


來源丨首席數字官


2017年初,Gartner預測2018年全球連接設備的數量將為84億。但如今,這一數量近乎翻了一倍——據Statista 201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連接設備的數量將超過230億。

Statista 2018還顯示,2015年至2025年全球連接設備的數量將從15億將增加750億。從2017年起,整個物聯網市場預計每年價值超過10億美元。


2018年全球物聯網呈現4大關鍵趨勢

數據及圖片來源:Statista 2018


2015年至2025年全球安裝的物聯網連接設備(單位:10億美元)

在2017年,關於物聯網的重大新聞不斷——數百家物聯網初創企業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政府和世界組織在工業4.0的背景下采用顛覆性的物聯網創新;領先的物聯網軟件平臺提供商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並引入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和策略,將物聯網整合到各個行業和市場中。

2018年即將結束,為大家呈現我們觀察的2018年物聯網四大關鍵趨勢。

趨勢1:物聯網平臺被大規模採用

根據Forrester Wave研究,企業決策者正在迅速意識到物聯網帶來的機遇。其研究顯示,60%的決策者已經使用或計劃在未來兩年內使用物聯網。

然而,在新興技術和協議的規範和標準化之初,採用物聯網是複雜的。通常情況下,我們似乎處於盲目狀態。根據Forester Wave的說法,今天的決策者必須處理“硬件、協議、軟件、應用和分析解決方案的碎片集”。這些問題持續地減緩了物聯網的採用。

同時,IBM、Amazon、思科、GE和其他巨頭們的物聯網軟件平臺也提供出了多層的解決方案,簡化了物聯網基礎設施和企業數據的設計、創建、集成和管理。這些多功能解決方案解決了剩餘的問題,並幫助公司和政府大規模地構建、安全、連接和管理支持物聯網的技術。

2018年全球物聯網呈現4大關鍵趨勢

圖片來源: Microsoft Blog

此外,平臺之間的競爭激勵也在持續改進和創新。今天,AWS物聯網推出了在邊緣設備上運行訓練有素的機器學習模型的技術。IBM Watson物聯網平臺提供了強大的認知能力。而Microsoft Azure IoT Suite則為設備管理提供了新的開發人員友好的特性,這使得將連接設備集成到企業基礎設施更加簡單。

到2018年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物聯網軟件平臺的發展,以及硬件操作管理、安全性、預測性維護和資產跟蹤的打包應用程序的廣泛採用。

趨勢2:物聯網與AR、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協同應用

沒有一項技術是在真空中發展起來的,大量的物聯網應用及平臺生態集成了機器學習、圖像識別、增強現實和區塊鏈技術

這些項目數不勝數。IOTA(一家區塊鏈創業公司)與主要的物聯網公司合作,提供智能設備之間微支付交易的安全性。ZPARR公司AR技術與物聯網平臺合作,可以將增強現實融入到智能設備的日常應用中,為企業和消費者增加價值。例如Zappar推出物聯網與AR的組合產品,消費者可以用智能手機與汽水罐進行交互,比如掃描二維碼後觀看AR動畫。Zappar的這個增強現實的物聯網ZapWorks正在被雅芳化、德勤、洲際酒店集團,可口可樂、三星、沃達豐等公司使用。

預測性維護是物聯網在製造業市場最有前途的應用之一,其整個概念建立在將機器學習集成到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基礎之上。在機器學習算法的幫助下,實時和遺留數據的筒倉變成了洞察力和預測模型,使操作人員能夠預見機器的磨損、自動維護、防止故障,以及明顯地降低成本。

今年,我們看到很多單點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協同或者多個技術與物聯網協同應用案例。智能技術與物聯網平臺的協同應用,一方面來自企業之間的併購,如PTC IoT平臺ThingWorx和AR SDK Vuforia;一方面來自企業內部開發,如IBM Watson自然語言識別、機器學習與IBM IoT Watson平臺的協同。

趨勢3:優化數據

數據是支持物聯網系統和服務的重要因素。然而,只有精心準備、乾淨、格式化和可索引的數據才能成為有價值的數據。根據數據科學家的觀點,從異構數據中獲得分析洞察力的工作80%是乏味的。因此,並不是每一個將IOT技術引入到其操作和過程中的公司都會得到最好的數據。

在這方面,我們期望看到新的數據智能、數據應用和貨幣化的不同方法。

去年,IOTA公司提出了建立“數據市場”的倡議,在這個市場中,任何連接的設備或傳感器都可以以很小的費用安全地購買有價值的數據。

這種數據經濟將催生數十億規模的物聯網企業,他們可以支持更低成本和更有價值的數據。換言之,這些物聯網企業將為政府和各行業,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更豐富的洞察,更全面的分析,以及將數據貨幣化的機會。

數據“革命”從2018年開始加速。思科、Orange、戴姆勒、埃森哲、德意志電信、EWE、Tine、普華永道、施耐德電氣、DNV GL等一系列公司正在逐步增加他們以數據為中心的實踐。IOTA的創始人之一David Snsteb說:“數據將成為新型研究模式、人工智能和數據開放進程的催化器。”

趨勢4:面對物聯網安全挑戰

安全仍是整個物聯網生態系統中最大的問題。移動生態系統論壇的研究指出,“全球60%的用戶擔心他們的連接設備被破壞,62%的用戶認為隱私是物聯網的主要問題。”

多層物聯網系統存在安全問題。企業數據傳輸和個人數據共享都是主要問題。其他問題領域包括支付交易安全和硬件層安全性。

如今,個人移動設備的生物識別已經無處不在。我們可以期待連接的設備接受先進認證的好處。例如,2018年,亞馬遜Alexa應該學會如何識別多達10個聲音。使用此功能,虛擬助手能夠對連接的設備和IOT服務進行獨立訪問。

在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無障礙支付的背景下,基於區塊鏈和纏結的技術(Tangle-based)將是安全交易的核心。2018年,隨著自動支付交易量的增長,安全的問題更為集中。

面向客戶的物聯網工具和服務的製造商仍然需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即如何消除客戶的恐懼和隱私問題。例如,LockState(一家基於WiFi的智能鎖公司)通過引入用戶熟悉的認證技術描述——“銀行級加密”這一術語來解決這個問題。


2018年全球物聯網呈現4大關鍵趨勢

LockState的智能鎖——基於雲的訪問控制儀表板

這個簡單的安全技巧只適用於一個設備。然而,物聯網的設計師和工程師仍然要大規模解決智能住宅、自動化工廠和智能城市的安全問題。

整個物聯網生態系統數據的安全性可能是2018年物聯網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方面,這些數據的應用具有很大價值,幫助解決全球生態、政治、經濟和醫療問題。另一方面,對數據的操縱可能會危及工業、經濟甚至整個國家的安全。

預計到2030年,物聯網將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0-15萬億美元。這個龐大的市場預計比去年翻一番,改變整個行業,優化商業運營,重塑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消費者旅程。關注物聯網的發展浪潮,觀察2018年關鍵物聯網趨勢,是跟上這一轉變步伐並積極參與建設未來的有效途徑。

(本文原載於DigieUM)



更多數字化轉型內容,點擊文尾“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