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放时间长了,外面长了白霜是怎么回事?

巧克力表面出现“白霜”,从专业名词上来讲叫“可可脂析出”。

巧克力放时间长了,外面长了白霜是怎么回事?

这种现象出现是由于巧克力存储不当,温度变化影响所导致的。由于可可脂的熔点只有22度,差不多是高于手的温度,低于口腔的温度,所以也就有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说法。

巧克力放时间长了,外面长了白霜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讲,出现白霜分为两种,一种叫“脂霜”,主要是因为巧克力本身可可脂含量较高,由于可可脂熔点较低,所以会导致融化,而融化后体积变大,但周围其它物质还是固体,所以可可脂会从晶体空隙中挤压到巧克力表面形成脂霜。

巧克力放时间长了,外面长了白霜是怎么回事?

而另一种叫“糖霜”,主要原因是巧克力中糖含量过多,巧克力在短时间内接触的温度变化太大,表层空气凝结成水珠,而这些水珠会将巧克力中的白砂糖溶解出来,随后水分蒸发就留下了糖,这就是所谓的糖霜。

巧克力放时间长了,外面长了白霜是怎么回事?

但这两种其实对巧克力本身来讲,影响不大,只要在保质期内,出现了白霜巧克力依然是可以食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