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放時間長了,外面長了白霜是怎麼回事?

巧克力表面出現“白霜”,從專業名詞上來講叫“可可脂析出”。

巧克力放時間長了,外面長了白霜是怎麼回事?

這種現象出現是由於巧克力存儲不當,溫度變化影響所導致的。由於可可脂的熔點只有22度,差不多是高於手的溫度,低於口腔的溫度,所以也就有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說法。

巧克力放時間長了,外面長了白霜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講,出現白霜分為兩種,一種叫“脂霜”,主要是因為巧克力本身可可脂含量較高,由於可可脂熔點較低,所以會導致融化,而融化後體積變大,但周圍其它物質還是固體,所以可可脂會從晶體空隙中擠壓到巧克力表面形成脂霜。

巧克力放時間長了,外面長了白霜是怎麼回事?

而另一種叫“糖霜”,主要原因是巧克力中糖含量過多,巧克力在短時間內接觸的溫度變化太大,表層空氣凝結成水珠,而這些水珠會將巧克力中的白砂糖溶解出來,隨後水分蒸發就留下了糖,這就是所謂的糖霜。

巧克力放時間長了,外面長了白霜是怎麼回事?

但這兩種其實對巧克力本身來講,影響不大,只要在保質期內,出現了白霜巧克力依然是可以食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