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節的起源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祭月、賞月、拜月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賞桂花、飲桂花酒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吃月餅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觀潮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玩花燈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神話傳說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嫦娥奔月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嫦娥被逼無奈吃下了仙藥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兩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吳剛折桂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玄宗故事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寄相思,共祝願,人好月嬋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