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洲際飛彈最新排名是怎樣的?

恪守初心砥礪前行


洲際導彈這個東西其實沒什麼排名,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想要直接攔截末段的洲際導彈根本就是扯淡,一發出去好幾枚核彈頭爆炸排不排名的也無所謂。

另一方面,洲際導彈這種東西根本沒國家會把真實數據放在網上讓你去看,公開的都是一些籠統的數據,關鍵性的都是絕密。既然沒有可靠地數據,排名也就沒什麼意義,單一的用射程或有效載荷或彈頭數量去比較都片面。下圖為美國三叉戟2兩發連射動圖

目前世界洲際導彈的發展主要還是圍繞著中美俄法四個國家,英國目前靠美國的三叉戟2來撐著,還有就是朝鮮可能有洲際導彈,但是情況不明朗。美國目前的洲際導彈沒有什麼更新,最新的還是90年代服役的三叉戟2。俄羅斯更新最頻繁,不過基本都是老款的升級版,比如RS24亞爾斯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薩爾馬特是撒旦的升級款、布拉瓦是白楊M的潛射型。中國目前也在持續更新著,除了東風31的不斷改進還有新的東風41入列,海基的巨浪2改進款,巨浪3情況不明。法國的情況跟英國一樣,只有海基彈道導彈,不過法國是自己研發的M51,實力也算不錯。下圖為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

所以目前現役的能數出來的(排名不分先後):美國UGM133A三叉戟2潛射、美國LGM-30G民兵3發射井發射、俄羅斯RS24亞爾斯機動發射、俄羅斯RT-2PM2白楊M機動發射、俄羅斯R-36M2撒旦發射井發射、俄羅斯RS-28薩爾馬特發射井發射、俄羅斯RSM-56布拉瓦潛射、法國M51潛射(下圖就是M51)、中國東風5B發射井發射、東風31AG機動發射、東風41機動發射、巨浪2乙潛射。美國之前還有個和平衛士洲際導彈也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導彈,不過已經被全部裁減了。下面他挑幾種介紹一下吧

和平衛士LGM-118A

和平衛士是美國1986年實戰部署的三級固體燃料導彈,地下發射井發射,圓概率偏差達到90米,最大發射重量88.4噸,可攜帶12枚10萬級W78熱核彈頭或10枚30萬噸級W87熱核彈頭,最大射程14000公里。2005年全部裁撤。

美國UGM133A三叉戟2

三叉戟2是美國1990年部署的三級固體燃料導彈,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發射,圓概率偏差120米,最大發射重量59噸,可攜帶12枚10萬噸W78熱核彈頭或8枚47.5萬噸級W88熱核彈頭,最大射程12000公里。目前處於實戰部署階段,一艘俄亥俄可攜帶24枚三叉戟,美國現役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三叉戟2美國方面試射次數超過150次,成功率達到100%,英國試射有失敗記錄。

俄羅斯R-36M2撒旦

撒旦這個名字其實是北約代號,R-36M2是在老撒旦改進而來,1991年實戰部署的二級液體燃料導彈,地下發射井發射,最大發射重量211噸,圓概率偏差500米左右,有效載荷達到8.5噸,可攜帶一枚2000萬噸級熱核彈頭或10枚75萬噸級熱核彈頭,最大射程16000公里。目前處於實戰部署階段,但是開始逐步被薩爾馬特替代,是世界上發射重量和體積最大的導彈。

東風41

東風41是中國準備在2018年開始實戰部署的三級固體燃料導彈,公路機動發射,最大發射重量小於60噸,圓概率偏差小於200米,可攜帶最多10枚分導核彈頭,最大射程推測超過12000公里。東風41最近的一次試射可能出現在17年11月份,也是東風41第8次發射,命中率可能為100%。41的圖沒有就上一張31的替代一下

總之,現代洲際導彈在反導系統沒有突破性進展之前沒有太大的排名意義,反正最新式的洲際導彈末端都攔不住,下去都是幾十萬噸的核彈頭爆炸。只要能摧毀你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五是一樣的。


雛菊西瓜Peterpan


洲際導彈作為國之重器,大國基石,有關的一切數據肯定是絕密的,我們能在網絡上知道的消息,全部都是允許擺在明面上的數據,比如彈頭數量、射程、突防能力等等,而且這些數據的準確性是不能得到保證的,所以,哪款洲際導彈最強只有到了實際使用,也就是核戰爭的時候才能知道,不過根據網絡上的數據,我在這裡提幾款我認為比較優秀的洲際導彈。

首先我們要知道,玩得起洲際導彈的只有五常,但是英法只有海基(法國勉強有空基),法國的海基力量不提了,英國是跟著美國混,用的是美國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所以,真正有實力玩戰略核威懾的其實就是中美俄三個國家,而目前世界上優秀的洲際導彈也都是來自這三家,所以我要說的幾款洲際導彈也是來自這三個國家的!

▲三叉戟系列導彈

首先是美國的三叉戟系列潛射彈道導彈,說實話這款導彈應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洲際導彈,首先我們來看看這貨的相關數據,目前裝備在

美國14艘的俄亥俄戰略核潛艇上的是288枚三叉戟II D5,核彈頭總數1152枚,更牛逼的是這些潛艇已經執行超過4000次戰略巡航了,而且總共發射了160多次的三叉戟系列戰略導彈,成功率100%,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旦發射出去就肯定能達到你的本土(攔截洲際導彈的技術目前就是扯淡),百分百的發射成功率目前我知道的只有三叉戟!

▲東風41洲際導彈

然後是我們國家的東風41,這是目前我們國家最新的陸基車載式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於前輩東風5和東風31,東風41具有更強的綜合性能,比如射程,最遠達到了14000公里,超過東風5和東風31,而且14000公里的射程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可在30分鐘內打擊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還有就是突防性,可攜帶更多的分導式彈頭,實彈與誘餌彈並存,可同時打擊多個目標,這也就意味著對方的反導網絡對此會束手無策。

▲亞爾斯洲際導彈

最後是俄羅斯的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RS-24),這款導彈也是目前俄羅斯最新的洲際導彈,是俄羅斯白楊M導彈的升級款,採用車載式發射,射程超過11000公里,精度更是可達200米以內,攜帶多個分導式彈頭,並且彈頭在末端再入段可進行機動規避,大大提高了彈頭的突防能力,可以說世界上任何一種反導系統面對這種可變軌的彈頭都是無能為力的。

以上幾款洲際導彈可以說是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終極力量了,也代表了人類武器的巔峰所在,對比其他的洲際導彈,這幾款導彈具有更強的綜合實力,所以如果真的要做一個排名的話,前三甲只能給這三款洲際導彈!


哨兵ZH


我國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導彈射程都在8000公里之上。對於擁有洲際導彈的國家來說,8000公里和15000公里的射程沒什麼太大區別:射程只是威脅的範圍更大些。


我東風系列洲際彈道導彈

真正影響其戰鬥力的是:彈頭當量、突防能力、多彈頭數量、末段制導、機動變軌能力等。還有其發射方式:陸基、海基、空基,也是其戰鬥力的衡量指標。以海基發射方式最為隱蔽,且其生存能力強,自持力強。

網上瘋傳的東風41圖

若是僅依靠單彈頭、不存在機動變軌、末段制導,即便能打200000公里,也沒什麼意義:基本上就無法突破反導系統的攔截。

故本人實在是排不出這名次,還請見諒!


儒道之主


首先就全世界來看,具備研發且有能力製造的洲際彈道導彈的,只有美國和俄羅斯還有中國。其最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排名也有他們三個國家的研發設計的最新設計型號去競爭,且它們的整體導彈的技術水平都極高,只有一些導彈具體性能上細微的差距才能分的出一定的高低。

如果非要進行排名,那麼其標準也是由威力與精度這兩個方面來區分的。由於上世紀的冷戰爭霸的結束,曾經美蘇兩國國家一方勢力就裝備了上千枚的洲際彈道導彈劍拔弩張的狀態早已過去。

也由於最後的軍事實力強大的蘇聯土崩瓦解,再一次證明了美國確實是世界第一的軍事力量的地位,所以美國其現役的彈道洲際導彈排名是第一的,也是全世界最先進且精度也是最高的,其裝備的具體型號為以陸基方式發射的“民兵3”系列洲際導彈,該洲際彈道導彈的單個彈頭,其精確度能達到10米級,突防能力也很強。

其次就是從前蘇聯的接受大部分軍事遺產的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句話形容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是最形容不過了,該國擁有的洲際彈道導彈數量是全世界最多的,雖然其整體大部分都是前蘇聯時期研製的稍舊的導彈型號,但憑藉著單個彈頭威力最大的優勢,還是稱的上第二名的,而且隨著進入21世紀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也有些恢復,也先後推出了白楊M,薩爾馬特等系列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更加穩固了第二的位置。

最後就是中國了,作為洲際彈道導彈的後起之秀,能進入這樣,代表著世界頂尖的軍事武器排行裡,確實非常不足容易。但也不意味著中國洲際彈道導彈的水平就是最低,如果這個排行可以並列的,那俄羅斯與中國是處在同一水平的。近幾年中國推出的東風31 ,東風41等系列的洲際彈道不但在其彈頭的打擊精度上與美國能媲美,威力上也與俄羅斯不相上下,只在其數量上還需要一定時間的努力。



航空君


世界各國洲際導彈最新排名是怎樣的?

第10名,M51。隸屬於法國,固體動力潛射導彈,單彈頭射程8000公里左右。但法國國防部2013年5月5日發表公報說,法國軍備局和海軍5日上午試射M51型潛對地戰略洲際彈道導彈失敗,導彈在空中自動銷燬。因此進展坎坷。

第9名,布拉瓦圓錘導彈。隸屬於俄羅斯,三級固體動力潛射導彈。單彈頭射程1萬公里,可多彈頭。但試驗成功率較低,據俄國工程人員稱,真正全部成功不到10%的情況下,就強行服役了。

第8名,民兵3。隸屬於美國,三級固體井射導彈,單彈頭射程1.3萬公里,可多彈頭。由於井射,生存能力並不高。

第7名,RSM54,北約軍隊稱為“輕舟”。三級液體動力潛射導彈,單彈頭射程8300公里,可4彈頭。彈長14.8米,彈徑1.9米。可能是圓錘的一個備用方案。

第6名,三叉戟ⅡD5。隸屬於美國,固體潛射導彈,單彈頭射程1.1萬公里,可多彈頭但降低射程。彈長13米左右。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曝光,英國海軍一艘核潛艇2016年6月試射“三叉戟”導彈時發生嚴重事故,導彈偏離軌道,沒有射向非洲西海岸目標,最後在美國猶他州的森林裡找到了它。

舉世譁然,這不僅說明美國的反導能力、本土雷達體系存在致命缺陷,也說明三叉戟導彈有重大缺陷。

第5名,白楊M,北約代號SS27。隸屬於俄羅斯,固體燃料動力車載導彈,單彈頭射程1萬公里,可4發真彈頭。

第4名,東風5乙,或稱東風5B。隸屬於中國。液體燃料動力車載導彈,單彈頭彈道射程1.5萬公里,可多彈頭,但射程降低。具備車載山隧機動發射能力,具備獨特的生存能力。

在載荷上,可以多彈頭,也可以單彈頭,多彈頭負責覆蓋較近區域,單彈頭射程大,負責覆蓋遠區域。尤其是2017年末中國展示了助推滑翔彈頭能力、80公里以上高空末制導能力、全程疊代制導能力。新疆靶場兩發命中,距離靶心均不到5米。

精度的提高,就可以極大提高核彈頭的威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更小的核彈頭即可獲得同樣威力。而且,由於中國獲得了全氮陰離子炸藥之王的生產能力,在核彈引爆結構的小型化方面作用巨大。炸藥引爆小型化,進而促進裂變扳機小型化,進而把體積給了聚變氘氚化鋰,小型增威。

而且滑翔助推俗稱打水漂,增程4000公里以上,可以在任何地點發射覆蓋地球任何地點。



第3名,東風31B。隸屬於中國,固體動力車載導彈,單彈頭射程1.2萬公里,3彈頭降低射程。但擅長單彈頭,尤其是換裝滑翔助推彈頭,可以覆蓋地球任何一點,精度極致。

第2名,巨浪2A。隸屬於中國,固體動力潛射導彈。單彈頭射程1.12萬公里,三彈頭降低。同樣擅長單彈頭,尤其是換裝助推滑翔彈頭,可以覆蓋地球任何目標,精度極致。

第一名,東風41。隸屬於中國,固體燃料車載導彈。擅長多彈頭,可衍生潛射型號。其他不詳。2017年1月現身北方街頭,請看圖。





銀杏智庫


洲際導彈是一個國家的重器,具體排名因各國重要數據保密而無法排出來。目前好像只有聯合國五常擁有,其中俄羅斯最利害,其次是中美,最後才英法。

俄羅斯最歷害的“撒旦”


洲際導彈,其發射距離及威力目前尚無人能超越。

東風-41是中國最先進的洲際導彈導彈,其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達到了1.4萬公里,覆蓋範圍達到了全球任何一個地區,東風-41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的目標。東風-41能夠有效突破敵人防禦系統的攔截,東風-41突破薩德反導系統是輕而易舉。



中國的東方-5系列東風-26彈道導彈都能夠輕易撕碎薩德系統。

將要發射的導彈真是氣勢如虹。


人在龐然大物的導彈車面前


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湘平古珍郵館


洲際彈道導彈一般射程都是在8000km以上,可也只有世界上幾個少數國家擁有。既,美,俄,中,法,英這幾個國家,印度還在追趕當中。目前世界洲際彈道導彈為了提高提升生存力都發展車載機動發射,而固定發射井和和液氧燃料的在戰爭中很難做到快速反應。所以最新的排名應該是固體火箭機動發射個洲際彈道導彈。

第一名,俄羅斯的RSM-54(北約代號SS-N-23)“輕舟”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1547公里,其裝備在羅斯海軍的德爾塔Ⅳ級潛艇。一般可攜帶4-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個彈頭當量約10萬噸。採用三級液體火箭發動機,由於是潛射彈道導彈,故而在機動性和隱蔽性上要遠遠大於陸基彈道導彈。



第二名,美國的三叉戟‖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1300公里,其裝備於美國海軍“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英國的“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可攜帶8個分導核彈頭。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第三名,中國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北約代號CSS-X-10),射程14000公里,採用陸地機動發射,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網絡傳言中國東風41圖片

第四名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採用車載機動發射和固定發射井發射,射程為11000公里,可攜帶一枚單一的55萬噸當量核彈頭,或者4-6個分導式核彈頭。其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第五名中國東風31 A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1000公里,採用陸基車載機動發射,可攜帶一枚1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並且其潛射型“巨浪-2”已經裝備其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核潛艇。


第六名,法國M51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為10000公里,部署在法國海軍的“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上,可攜帶六枚分導式核彈頭,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

第七名,俄羅斯的“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約10000公里,裝備與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上,“布拉瓦”導彈可攜帶6-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枚當量約10至15萬噸,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第八名,美國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為12500公里,他是美國唯一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採用三枚17萬噸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採用三級固體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發射。
圖片來源於網絡

$0i0s0prYnqc$

淡然小司


洲際彈道導彈(ICBM)被認為是一種主要的核威懾力量,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擁有發射這種遠距離武器的技術。本文以射程為參考,列出排名前十的洲際彈道導彈。

No.1

R-36M(SS-18“撒旦”) 俄羅斯 射程:16000公里

據新華網編譯美國軍事技術網(Army-technology)報道,R-36M(SS-18“撒旦”)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範圍為16000公里。同時,SS-18以其8.8噸的發射重量,成為世界上最重的洲際彈道導彈。

已建成的SS-18有4種不同型號。部分型號配有10枚可獨立命中目標的再入飛行器(MIRV)彈頭,每枚彈頭當量約55萬噸-75萬噸。SS-18採用兩級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可達到每秒約7.9 千米的速度。其發動機的可儲存液體推進劑採用偏二甲肼作為燃料,四氧化二氮作為氧化劑。

No.2

東風-5A(DF-5A) 中國 射程:13000公里

東風-5A是中國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約為13000公里。其為DF-5洲際彈道導彈(12000公里射程)的改良型號。東風-5A能攻擊到美國大陸上的任何目標。在DF-5基礎上,DF-5A提高了射程和制導系統的精確度,投擲重量也由3000公斤增加到3200公斤,可攜帶6枚分導式多彈頭。

DF-5A採用陸基發射井發射、陀螺儀慣性制導系統和可儲存式液氫燃料。

No.3

R-29RMU“輕舟”(RSM-54) 俄羅斯 射程:11547公里

RSM-54(北約代號:SS-N-23)是俄羅斯第三代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裝備於俄羅斯海軍的“德爾塔IV”級潛艇。在試射過程中,其最大射程為11547公里。RSM-54一般可以攜帶4至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枚彈頭當量約10萬噸。它裝有慣性陀螺平臺、天文瞄準具和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以提高打擊目標的精確度。

RSM-54採用三級可貯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使用偏二甲肼作為燃料和四氧化二氮作為氧化劑。

No.4

UGM-133“三叉戟”II(D5“三叉戟”) 美國 射程:11300公里

“三叉戟”II是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目前裝備於美國海軍“俄亥俄”級和英國“前衛”級核潛艇。1987年在陸基平臺上進行首次三叉戟Ⅱ導彈飛行試驗,1990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可攜帶8個W88或W76核彈頭。

“三叉戟”II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射程約11300公里。

No.5

東風31A(DF-31A) 中國 射程:11200公里

東風31A是中國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為11200公里。該導彈可攜帶一枚單一的100萬噸當量核彈頭。自2006年開始,中國解放軍二炮推出的10枚DF-31A導彈已投入服役。目前正在DF-31A陸基導彈的基礎上研製潛射導彈“巨浪”2。

東風31A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發射重量為42噸。

No.6

“白楊”-M 俄羅斯 射程:11000公里

“白楊”-M是白楊系列洲際彈道導彈中的先進型號,射程為11000公里。該導彈可通用於導彈井式和機動式發射,可攜帶一枚單一的55萬噸當量核彈頭或4-6個分導式多彈頭導彈。發射重量為47.2噸的“白楊”-M是蘇聯解散後,俄羅斯開發的第一個洲際彈道導彈。“白楊”-M通過加固設計,以防止攔截導彈的核輻射和電磁輻射,並對核爆炸的失效距離僅為500米。

“白楊”-M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最大速度可達7320米/秒。

No.7

“民兵”3 美國 射程:10000公里

“民兵”3以其超過10000公里的射程範圍成為世界現役射程最遠的洲際導彈的之一。它是美軍軍械庫唯一在役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民兵”1於1961年2月推出,改進版本“民兵”2和“民兵”3分別於1963年和1968年推出。1970年,“民兵”3進入邁諾特空軍基地服役。“民兵”3是歷史上第一枚安裝分導式多彈頭(MRV)的洲際彈道導彈。

該導彈發射重量為34473公斤,由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

No.8

M51 法國 射程:10000公里

M51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由法國研製,以取代M45潛射彈道導彈。該導彈2010年投入服役,部署於法國海軍“凱旋”級核潛艇,其射程範圍為8000至10000公里。其配備新核彈頭的改進型號預計於2015年投入生產。

M51發射重量為50噸,可攜帶6枚可獨立命中目標的再入飛行器(MIRV)彈頭,每枚彈頭當量約10至15萬噸。

No.9

UR-100N(SS-19“短劍”) 俄羅斯 射程:10000公里

SS-19是俄羅斯第四代洲際彈道導彈,服役於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SS-19以其10000公里的攻擊範圍,位居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導彈之一。SS-19可攜帶6枚可獨立命中目標的再入飛行器(MIRV)彈頭,每枚彈頭當量約55萬噸。

SS-19採用兩級可貯存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從發射井發射。

No.10

RSM-56“布拉瓦” 俄羅斯 射程:10000公里

“布拉瓦”是俄羅斯海軍的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約為10000公里,用於裝備“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布拉瓦”導彈於2013年1月投入服役,登上“尤里•多爾戈魯基”核潛艇。該導彈可攜帶6至10枚分導式核彈頭,每枚彈頭當量約10至15萬噸。其投擲重量約為1150公斤。

“布拉瓦”採用三級火箭助推,使用固體燃料作為推進劑。其對核爆炸的失效距離為500米。


鐵血戰狼


各國洲際導彈的排名?這個還真不太好排,因為世界目前最頂尖的幾個洲際導彈的性能數據都曝光的不太多,大都是一些原則性和大略的描述,對其優點的一些說法而已。

但是就目前所能夠看到的信息,我們可以把前三略作一個排名:

三叉戟D5的小體積是其最大優勢之一。


第一是美國的三叉戟D5,這款導彈的尺寸不大,但是推力和射程卻很足,可以在核潛艇上大量搭載,一艘俄亥俄就有24發三叉戟D5導彈,比起只能搭載12枚巨浪2導彈的094還是強了不少。三叉戟D5不但分彈頭是目前所有戰略導彈中最多的,據說可以達到10個左右,而且他還發射成功率很高,幾乎做到了100%,也就是英國發射失敗了一次,美國自己使用三叉戟D5進行的發射測試還沒有失敗過,可靠性太高了。

亞爾斯導彈經常利用越野能力在俄羅斯的針葉林裡機動規避,很難被發現。


第二可以認為是俄羅斯的亞爾斯導彈,這款導彈可以看作是突防能力最強的戰略導彈,他的分彈頭也很多,而且可以具備機動變軌能力,這款導彈發射成功率也比較高,目前已經大量交付俄羅斯空天軍使用(戰略火箭軍已經併入了空天軍)。亞爾斯導彈還厲害在他的機動能力比較強,作為一款陸基發射的導彈,他的多軸式越野運輸發射平臺性能很好,經常在俄羅斯茂密的針葉林裡活動,很難被衛星發現。

東風41導彈剛剛出現不久,有點中國亞爾斯的意思。


第三是我國的東風41.這款導彈如果單看性能數據的話,那麼應該在亞爾斯之上,可是他的曝光卻不多,所以我們不敢輕易的下結論,作為一款比較神秘的戰略核導彈,我們暫且把他排在第三,如果要說他的性能,除了越野、機動變軌等類似於亞爾斯的能力外,他的射程應該比亞爾斯更大一些,據說達到了14000公里,不過現在還沒有落實。


海事先鋒


洲際導彈不像戰機,一代一代地不斷向前發展,從大方向上說,冷戰結束之後,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洲際導彈的發展總的來說是停滯了,別看俄羅斯又是亞爾斯又是薩爾馬特,但嚴格地說來與以前的洲際導彈相比在技術上都沒有實質性突破。原因很簡單,冷戰時期洲際導彈幾年一更新靠的是兩個超級大國核軍備競賽的推動,而軍備競賽背後的邏輯是,兩個針鋒相對的對手誰也不能讓對方佔據上風。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庫,到俄羅斯不是蘇聯,美俄關係也不是美蘇關係,故昔日的核軍備競賽對於美俄都失去了吸引力,發展洲際導彈的動力也就消失了至少一大半。

目前,美國的洲際導彈還是冷戰時期研發生產的民兵3。俄羅斯倒是推出了幾款所謂新型洲際導彈,但是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新,比如白楊M是白楊的改進型(80年代服役),亞爾斯則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至於薩爾馬特則又回到了液體燃料的時代。其實,俄羅斯之所以搞新型洲際導彈,根本原因在於蘇聯時代的洲際導彈在21世紀之後進入了大規模退役時期(蘇聯的導彈服役時間比美國短),沒有新型號跟上,核威懾力保證不了。

至於說排名,恐怕還要先確立標準。我認為兩個指標比較重要,一是威力,二是精度。這裡要說明一下,威力小並不等於導彈不好,比如公路機動發射,導彈肯定不能大,所以一枚SS-18就相當於10枚白楊M,其實是各有用途吧,排名的問題不可太當真。

No.1:美國MX和平衛士。理由:一是創造並保持了洲際導彈打擊精度的世界記錄——90米;二是可以攜帶12個分導式多彈頭,每個爆炸當量為30萬噸,一枚導彈上的不同分導式彈頭可攻擊的目標的最大縱向距離為1500公里。

No.2:蘇聯SS-18撒旦。理由:一是威力世界第一。如果是單彈頭爆炸當量2000萬噸,如果是分導式多彈頭可以攜帶10個,每個爆炸當量80萬噸。蘇聯一共服役了超過300枚SS-18,說它是蘇聯洲際導彈的半壁江山一點不為過。二是精度也相當不錯,經過改進以後達到500米,這算是蘇聯當時最好,放今天也是相當好。

後面的就不用排了吧?

還要補充幾句。和平衛士已經因為裁軍條約而在20年前就被銷燬了。雖然它很先進,但是全壽命的維持成本太高,冷戰結束後,美國不想保持兩種洲際導彈,和平衛士只服役了50枚,所以只能裁它留下數量多的民兵3。SS-18也因為裁軍的原因剩下了百十來枚,不過因為達到了最高服役年限馬上也要從江湖中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