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爲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宋朝“崇文棄武”已經被歷史所公認,僅就小小的南宋,就出現了辛棄疾李清照蘇軾等數位文學大家。據統計,宋朝的文人雅士,僅次於強盛的唐朝。

這裡說的不是文學大家,而是宋朝乃至古代最聖賢,最仁慈的皇帝之一宋仁宗。

1

宋朝是古代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這個王朝必畢生的希望都是能夠收回幽雲地區,尤其是北宋更是如此,但是這個政權的實力確實是不足以支撐他們使用武力奪回這片原本屬於中原王朝的土地。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所以這個王朝也就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弱宋的印象。

這樣的說法還是非常的住準確的,因為他們總是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並且與其他政權之間也是用過輸送歲幣的方式來維繫和平的局面。

這種情況不要說是漢唐時期了,就算是明朝的時候也是不會像這些政權低頭的。

所以這麼一對比下來,宋朝來真的算是軍事上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了。

但是在經濟上宋朝確實是比較發達的。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這一點沒有辦法否認,而且當時的開封府的繁華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有名的大都市了,而且宋朝的商業是非常的發達的,這個我們從一些書畫作品中就是能夠看得出的。

而且在水滸中我們也是能夠領略到商業的發達,要不然武大郎這樣的人基本上都是沒有生活來源的,所以在宋代要是擁有一個手藝的話,這個生活應該是能夠擁有著落的。

宋朝的皇帝很多都是擁有才華的,但是被後世讚頌的皇帝卻是不多的,但是有一個皇帝算是一個意外,在他死的時候全城百姓都是為他痛哭的。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而且就算是敵國的君主也是為他痛哭不已的,這麼看下來的話,這個人的魅力還是非常的不錯的,這個皇帝就是宋仁宗。

2

我們從讓的這個廟號就是能夠看得出來,一個“仁”字也就說明了一切了。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能夠獲得這個廟號的還真的不是很多的,這個就是證明他能夠得到民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了。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話說在他去世的時候,當時的開封府的百姓都是沉浸在悲痛之中,走在街道上都是能夠聽到痛哭的聲音的,而且那一天簡直了全民默哀日一樣,因為開封城北是沒有娛樂活動的,商人也就不再經營買賣了。

通過百姓的行為也就可以看得出百姓對於皇帝是一種非常支持的態度啊,可以說在這個古代肯定不是經常能夠看得見的事情,那些有名的帝王像漢武帝和唐太宗這些人,我們都是沒有聽說過有那麼多人集體哭訴的行為的。

所以從百姓的愛戴程度而言,宋仁宗算得上是歷史上獨一份的皇帝了。

當然這個皇帝的仁政不僅感動了本國的百姓,就連遠在北方的遼國百姓和他們的皇帝,在聽到宋仁宗去世的消息的時候。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也是和宋朝人幾乎是一樣的態度的,也是同樣的痛哭流涕,這本身就是代表著一種奇蹟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個我們從遼國的皇帝耶律洪基的話語中也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 因為兩個國家整整42年的時間都是沒有發生戰爭的,所以痛哭。

所以說他的執政得到了宋遼兩個國家人們的支持和讚許的,所以這在古代絕對是很少出現的情況了。

3

那麼宋仁宗在執政時期都是做過什麼具體的事情呢?

宋仁宗是北宋朝的第四代帝王,也就是宋真宗的兒子,在他繼位的時候只有十三歲的年紀,這個時候國家的政事是有太后垂簾聽政的。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而他開始親政的時候已經是24歲的時候,這樣的年齡是足以獨立處理朝政的。

宋仁宗這個皇帝性情是非常寬厚的,而且還是一個不喜歡奢華的帝王,能夠很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對於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將都是能夠寬厚對待的。

對於百姓的生活也是能夠很好的開展休養生息的方針,所以在他的統治時期,這個國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狀態的,而且這個時候是能人頻出一個時期,我們熟悉的范仲淹和歐陽修都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人物。

4

這個皇帝在位期間是發生了和西夏的戰爭的,整個戰爭宋軍發動了三次大戰,都是先勝後輸的情況,但是雖然西夏取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國力畢竟是弱小的,所以很快也就支撐不住發動戰爭了。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所以兩個政權也就開始了議和,當然這個結果就是西夏像宋朝稱臣,但是宋朝必須每年給予西夏絹、茶葉和白銀,並且還必須開放邊境貿易,可以說這一次的議和維持了兩個國家半個世紀的和平狀態,這對於宋朝而言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了。

但是這個時候遼國卻也趁機重兵來到兩國的邊境,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更多的歲幣,在這樣的情況下,北宋是無法應對兩線作戰的。

所以也就同意增加歲幣,這樣兩個國家之間也就重新回到了和平的狀態了。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後來在宋仁宗去世的時候,兩個國家維持這樣的和平的狀態足足有著42年的時間了,而且正是因為沒有了戰爭的威脅。

5

所以兩個國家都是努力的發展生產,故而遼國和北宋的經濟實力都是得到了發展的,所以在知道他的去世的消息之後,兩個國家的人們才會這麼的傷心的。

當然在他的統治的時候,也是曾經有過一次的改革的,就是任用范仲淹擔任參知政事來主導的改革行動。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目的就是針對北宋存在的現實問題,但是由於遭到了反對派的反對。

所以這個改革沒有進行下去,這也算是他為這個政權所做的努力了,只是可惜這樣的改革行動必要會觸動龐大的勢力,這也是他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了。

當然在軍事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建樹的,尤其是武將狄青的使用,面對著廣西廣東地區的反宋行動,狄青等人開展南征。

而且這個狄青還發動了偷襲崑崙關的行動,很快將這次的反叛行動給消滅了。

6

總體來說這個時期的經濟是快速的發展的,而且統治者宋仁宗還會一個勤儉的君主,所以儘管這個時候每年給予西夏和遼國歲幣,但是這些數量的歲幣是不能影響到北宋的統治的。

讓人敬佩的帝王,去世的消息傳出,為何引得敵國皇帝百姓痛哭?

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很好,所以這些歲幣都是一些小的開支,但是軍費的開支卻是主要的方面,但是他也展開過改革,只不過沒有什麼效果而已。

而這也就是後來的統治者不得不面對的事情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