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爲哪般

8月27日上午7時,嵩山少林寺在山門前莊嚴舉行升國旗儀式

。少林寺自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建寺,這是1500多年來頭一遭。

登封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力,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嵩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有關領導及少林寺全體僧眾參加了升旗儀式。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7月31日,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第六次會議在京舉行,發出《關於在宗教活動場所升掛國旗的倡議》。代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等團體相關負責人,一致同意在宗教活動場所升掛國旗的倡議,

同時表態將深入學習《憲法》、《國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

釋永信方丈積極響應《倡議》,嵩山少林寺率先行動起來,定於8月27日早上在嵩山少林寺山門前舉行升掛國旗儀式,也就有了1500年來“空前”一幕。

然而,這一舉措卻遭到部分人群的非議,以及臺媒、外媒別有用心得抹黑。他們認為,國旗出現在宗教場所顯得“不倫不類”,宗教活動在五星紅旗的襯托下而“變味”。對此,少林寺回應稱:在宗教場所升掛國旗是愛國愛教表現,少林寺率先做出表態,也希望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增強愛國、愛國旗的意識。

宗教場所升掛國旗不該惹來非議,首先這不是中國的“專利”,美國很多基督教堂前都掛有星條旗,其次,試問僧人、宗教人士就不需要愛國了嗎?國旗插在國土上的宗教場所怎麼就成了“不倫不類”?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在在堅持和推進我國宗教的“中國化”(一說“本土化”)。外來宗教進入中國後,在保持其自身獨特性的同時,接受中國文化的改造,從而使自身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傳入地有所不同,表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外來宗教必須要與中國社會相適應才有可能在中國紮根,首先要服從於政權,中國歷史上並未出現過佔絕對優勢的國教

,而 “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則是宗教在中國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進行“中國化”演變後的外來宗教,也更易於被當局監管,而難以被一些勢利操縱、利用。那些惡意炒作的媒體該歇歇了。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少林寺一千五百年來首升國旗,惹來非議為哪般

所以說,在宗教場所升掛國旗是利國利民之舉,有助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增強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好繼承發揚愛國進步的優良傳統。少林寺不是第一座升起五星紅旗的佛寺,而佛教也不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升國旗的宗教,不久的將來,國旗將在各個宗教場所高高飄揚。


那麼大家是怎麼看待此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話關注、點贊、轉發支持作者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