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怎么住?宝马在全世界房价最贵的地方尝试了一下

选择生活在大城市,意味着一方面享受着大城市给予的机遇与便捷,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它所带来的问题与挑战。过高的房价、不断上涨的租金、日益拥堵的交通、以及彼此孤立的居民……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大城市的生活质量急速下降。

在如今这个高度密集化的城市中,拥有一个温馨且舒适,同时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居住空间,或许是许多在大城市人梦寐以求的愿望。然而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存在,却被MINI LIVING 轻松实现。

为了应对造成城市生活质量下降的诸多问题,MINI LINVING自2016年开始,通过其在伦敦、纽约、洛杉矶的“MINI LIVING Urban Cabin(迷你城市小屋)” 探索城市居住新视角,发现未来居住新可能。每到一座城市,便与当地设计师一起,依据设计师对本地文化的了解,选出符合城市的主题,结合当地城市问题与居民需求,在15㎡的空间内,创造一个集时尚、艺术、温馨、实用于一体的Urban Cabin。

伦敦

“重建一个英国结构”

伦敦小屋于2017年亮相于伦敦设计周,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Sam Jacob在伦敦南岸仅有的15㎡空间内,打造了一个集图书馆、休息区、餐厅与简易厨房于一体的城市小屋。

在伦敦建筑闻名世界之前,它就已经因书籍而享誉世界。”但由于数字化和财政预算缩减,因果近些年关闭了许多公共图书馆,Jacob想要借此机会,讨论城市图书馆的更多可能,重建这一令人骄傲的机构。

他在小屋的一侧打造了由水磨石基座和半透明的丙烯酸材料制成的微型图书馆,远看仿佛是一本本随意摆放的书,内部收藏了从狄更斯、莎士比亚在内的反映英国400年经典生活的传世名著,到当代设计畅销书籍,供人们免费阅读。在设计周期间,公众还可以在图书馆分享并交流自己以“伦敦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并满足当代城市需求,是伦敦小屋的设计重点,尽管只有15㎡,但Jacob还是将空间利用到极致,使它除了图书馆之外,还容纳了一个休息区、餐厅以及简易厨房。

一张连接室内与室外的水磨石桌子构成了餐厅与厨房。室内是兼具收纳功能的操作台,室外则是非正式的户外用餐区,进一步诠释了“开放”与“交流”,实现了餐厅的社交属性。

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则靠不同材质的地板拼接成的对角线来实现。休息区的吊床增加了小屋的慵懒和惬意,侧边的百叶墙可以随意调节角度,或打开欣赏街边风景,或关闭享受一个人的静谧,顶部的天窗让阳光尽可能多的洒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随时在这小憩一会儿,享受阳光的温暖。

纽约

“来自移民的设计灵感”

纽约小屋坐落于纽约布鲁克林Greenpoint,比起伦敦,它的颜色更为鲜艳,造型也更为独特。明亮的色彩与尖锐的外表让它显得张扬而有活力,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艺术装置。

长期以来,纽约一直是移民的交汇点。自由女神像在港口高高耸立,手举火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者照亮前行的道路。大量的移民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城市同时包容并接纳这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创意。而这些,正是纽约小屋的设计灵感。

延续了伦敦小屋的开放性,纽约小屋在吊床一侧装上滑轮,推动它就能将封闭的空间打开,同时留下一块扇形的活动区域。书籍通过绳索和滑轮被悬挂在半空,节约空间的同时增加了更多趣味性。

趣味性与材料创新是纽约小屋的设计亮点。整体反光的外墙和一侧亮黄色的尖锐锥形让小屋看起来明亮且朋克范儿十足,;内部墙面采用反光材料填充以柔软的毛绒织物,搭配明亮却柔软的黄色软垫,整个小屋就像一个夸张有趣却又舒适的“巢穴”,让人们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到自己的世界中,享受此刻的宁静与惬意。

洛杉矶

“将自然带入城市”

洛杉矶小屋坐落于市中心一座建筑的屋顶,粉蓝相间,绿荫相伴,洛杉矶小屋化身成这座钢铁城市中的一座绿洲。开阔的平台,随处可见的绿植,让这座小屋欢快而明朗。

小屋由两部分构成,一半是卧室,另一半是厨房和浴室。卧室和厨房浴室的连接处是由两个铝框架构的嵌套盒子组成,它们被包裹在半透明的聚碳酸酯(pc塑料)中,上边印着三维图案,像阳光照射产生的投影,随着人们走动和角度的变化,室内的图案像万花筒般不停变化,仿佛游走在梦幻世界。

粉色和蓝色与洛杉矶浪漫的城市氛围遥相呼应,配合南加州地中海气候和热爱户外的生活传统,可旋转和折叠墙面被大面积的运用在小屋内,墙壁旋转便成了一个连接室内外的桌子;打开卧室床头一侧的墙,将床推出去,便可以躺在星空下,与漫天星河相伴入睡。

在洛杉矶小屋中,人们可以在城市的中心感受南加州温暖的阳光,自然被带入到城市,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愈发亲密。

白天,它是对外开放的公共社区,人们在这里沟通交流,打破壁垒;晚上,它又是封闭私密的个人空间,人们逃离喧嚣,回归平静。MINI LIVING Urban Cabin虽然目前只是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伦敦、纽约和洛杉矶(不久后还会出现在北京和东京),但谁又能说未来城市生活不会变成这样呢?毕竟未来,总是散发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