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杜甫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是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被後人稱為“詩聖”。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被稱為“詩史”。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今天分享一首杜甫的經典代表作《春望》,一起走進杜甫的詩詞,感受杜甫憂國憂民,沉鬱頓挫的詩風。瞭解唐朝由盛轉衰歷史時期裡的狼煙四起、戰火紛飛,和百姓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悽慘生活。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由描繪國都淒涼景色;到眼觀春花淚流,耳聞鳥鳴心驚;再寫戰事持續很久,以致家裡音信全無;最後寫自己的愁怨和衰老。充分地表現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全詩格律嚴整,對仗精巧,聲情悲壯。

此詩寫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6)春。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肅宗至德二年(756)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叢生,林木茂盛。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淒涼。詩人在此寫景,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滄桑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一個荒涼悽慘的氣氛。

此聯對仗工巧。“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形成強烈的反差。“城春”當指陽光明媚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長安城裡已不再是繁華熱鬧、井然有序,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因此詩人睹物傷感,引出下一聯。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於國破的時局,看到花開不禁流下眼淚,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也不由得心驚膽戰。

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是增添內心的傷痛。詩人以樂景寫哀情的藝術手法,使情感更深厚,獲得更為濃郁的藝術效果。這聯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的深沉感情。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連續不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然沒有結束,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家中親人的書信也很久沒有收到,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要是能得到封家信多好,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

一句“家書抵萬金”,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也是所有受戰爭之苦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青絲變成白髮。詩人內心焦慮至極,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發躊躇,頓覺頭髮更為稀疏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

“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而更愁,“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反映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憂愁。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更增一層悲哀。讀後令人更加體會到詩人憂國憂民、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感人至深。

杜甫這首描寫春天的詩,寫盡憂國憂民之情,感人肺腑,流傳千古

全詩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賅,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且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環環相生、層層遞進,引人共鳴、發人深思,因而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