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今天分享一首杜甫的经典代表作《春望》,一起走进杜甫的诗词,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风。了解唐朝由盛转衰历史时期里的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和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凄惨生活。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由描绘国都凄凉景色;到眼观春花泪流,耳闻鸟鸣心惊;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自己的愁怨和衰老。充分地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此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6)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丛生,林木茂盛。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凉。诗人在此写景,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沧桑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一个荒凉凄惨的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阳光明媚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繁华热闹、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因此诗人睹物伤感,引出下一联。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于国破的时局,看到花开不禁流下眼泪,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也不由得心惊胆战。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是增添内心的伤痛。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使情感更深厚,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续不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然没有结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家中亲人的书信也很久没有收到,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要是能得到封家信多好,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一句“家书抵万金”,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也是所有受战争之苦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青丝变成白发。诗人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发踌躇,顿觉头发更为稀疏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而更愁,“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反映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愁。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更增一层悲哀。读后令人更加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感人至深。

杜甫这首描写春天的诗,写尽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流传千古

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引人共鸣、发人深思,因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