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兩位美國教授獲獎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William D. Nordhaus和Paul M. Romer,以表彰其在花落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的貢獻。

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唯一一個不是根據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遺願設立的獎項,而是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週年之際,為紀念化學家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全稱為“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969年頒發給了拉格納·弗裡希(Ragnar Frisch)與簡·丁伯根(Jan Tinbergen),以表彰他們在計量經濟學領域特別是在“發展和應用動態模式於經濟過程分析”中的貢獻。而簡·丁伯根的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於197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儘管成功整合進了諾貝爾獎的評選體系裡,但諾貝爾經濟學獎爭議輩出。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四名獲獎人,皆曾經呼籲廢除此獎。哈耶克領獎時表示,倘若當年徵詢他的意見,肯定不建議設獎。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構呼籲瑞典皇家科學院廢除經濟學獎。2001年,諾貝爾家族成員在《瑞典日報》上發表公開信,批評諾貝爾經濟學獎,認為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降低了諾貝爾獎的格調。

2018年諾貝爾獎只頒發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和經濟學五個獎項,文學獎推遲頒發,替代方案為“計劃於2019年頒發”。

生活中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過包括約翰·納什在內的諸多數學家,但隨著經濟學與其他領域的結合,行為經濟學、心理經濟學等分支的興起,也讓高深的經濟學理論變得更接地氣。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的獲獎理由正是“在行為經濟學方面的貢獻”。他曾提出“心理賬戶”的觀點,指同等數目的錢在人們的心中是有差異的,不同途徑獲取的錢會被存入不同的心理賬戶。同樣是10萬元,辛苦賺來的會花得小心翼翼,而意外中彩票得來的錢花起來就會更大方。

2012年,埃爾文·羅斯(Alvin Roth)獲獎,理由是“創建‘穩定分配’的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他最為著名的設計是“全國住院醫生配對程序”,通過這一程序,每年美國約有 20000 名醫生找到了心儀的醫院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他還幫助設計了紐約高中配對系統,每年有約9萬名高中生通過這一系統擇校。

2002年,以色列/美國雙重國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成為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理由是“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卡內曼曾提出著名的“錨定效應”,指當人們做出判斷時,會不由自主地受到第一印象的支配。例如,餐廳在制定菜單時,會故意設置一個價格特別高的菜品,讓其他菜品看起來更實惠。

1992年,蓋瑞·貝克(Gary Becker)獲獎,理由是“將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擴展到對於人類行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場經濟行為”。貝克將經濟學思維引入了社會學,以解釋犯罪、婚姻、嗑藥、和歧視等問題,是“經濟帝國主義”的開創者。他曾以出租車司機對乘客的“歧視”舉例說明“歧視方也有成本”的觀點,如果出租車司機因為歧視而拒絕載一位乘客,那麼司機也會因此而蒙受繼續空載產生的損失。

數說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2017年)

49次:

1969年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共頒發過49次。有25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只頒給一位獲獎者,18次由兩位獲獎者共享,6次由三位獲獎者共享。

1名:

迄今為止,有一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2009年,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因對公共經濟管理行為的卓越分析,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獎。當年的另一位獲獎者為美國經濟學家奧利姆·E·威廉森(Oliver E. Williamson)。

0個:

迄今為止,沒有人多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67歲:

1969年至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是67歲。

90歲:

迄今為止,最年長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是里奧尼德·赫維克茲(Leonid Hurwicz),獲獎時已90歲。他也是所有諾貝爾獎項中最年長的獲獎者。

2007年,因對“機制設計理論”領域的貢獻,赫維克茲與另外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08年6月,也就是在獲得該獎項的第二年,赫維克茲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