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錢之前,投資人需要遵循的二條原則

古人云,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你可以理解成為“消費的不可逆”。從人的本性出發,相對於物質消費,精神消費層面更加不可逆。簡單來說,音樂、書籍、繪畫等內容,你如果一旦看過好的,差一些的從此就難入法眼。一個充分感受過貝多芬和巴赫作品的人,幾乎不可能再去欣賞小蘋果。

掏錢之前,投資人需要遵循的二條原則

《思考,快與慢》

看書也是如此,一些朋友讓我推薦書,我會推薦《思考,快與慢》。客觀而言,這是近五年讀到的最為震撼的一本,這部書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的著作,這其實是一本揭示人類思考與決策的思想鉅著。

讀書是為了用的。這本書內容龐大而嚴謹,如海如山,常翻常新。但人都是喜歡直接聽結論的,所以太複雜的理論往往不受世人歡迎。有鑑於此,我直接拿書中的兩個原則給到老闆們吧。

第一條原則: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不要閉門造車,而是要多聽別人的建議和批評。

或許看到這裡你的第一反應是,這一條也能叫原則?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基本道理啊。然而世間的弔詭就在於此,人人都知道,但經常做不到。人類的認知和思考存在的先天缺陷就在於,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地遮蔽掉一些信息,而只會選擇聽到我們心中想聽的,只會選擇看到那些我們心中想看到的。

換言之,往往在“聽取建議”之前,你的內心裡其實已做好了決斷,你接下來所有的行為,不過是為了從他人嘴裡尋求到“合理化”的證據。

舉個例子。我們幼教行業人的人,所聽所見的多是“教育本質”的理念,我們都相信幼教階段的“特殊性”,強調幼兒教育的“愛和自由”、不能貼“標籤”等等,在無形中將“對孩子教育”與“對園所管理”二件事混在一起,在潛意識裡形成了一個固有觀念:只要存在“比較”和“排名”,就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跟他講組織管理層面的東西,他是無法接受的。哪怕他去訪談再多人,聽取再多的建議,他也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些特定信息。佛家管這個叫“知見障”,西方心理學管這個叫“認知遮蔽”。

打破這一點的做法,丹尼爾.卡尼曼建議要調動“系統2”思考。要去從根本邏輯上去釐清一個基礎概念,回到更底層的思考角度上去。比如,你心中更相信制度還是道德?你的思考模式是經驗歸納式還是邏輯演繹式?你的價值觀底層認為賺錢與情懷是否對立?你是否相信經驗適用於未來?在聽到一個觀點時,你會否去尋找其背後的理論根源?遺憾的是,這個過程真的很費腦力,而人往往是不願意深度思考的,所以我們看到,各類會銷、課程和講座橫行。簡單來說,想讓一個組織更好,不從根本制度上進行變革,只通過表面上的各類課程學習,是做不到的。

第二條原則:在做重大決策的時候,先別忙著去做《可行性分析報告》,先做一份《不可行性分析報告》,先去假設一下這個決策導致失敗,深入分析一下導致失敗的原因可能在哪裡。這條建議相對第一條,更具有操作性。

比如,幼教行業每年的新熱點課程層出不窮,比如閱讀、美術、音樂等等,拿現在很流行“體智能”課程來說,很多投資人希望通過它的引進,來讓園所具備這個方面的特色。那麼卡尼曼老先生告訴我們,在做決定之前,先去設想一下這個課程引進後失敗了,那麼可能導致這個失敗的原因可能在哪裡?

這個操作非常具備價值。

我們回顧一下,過往園所去學習了多少課程,一次又一次滿懷希望地送人去學習,結果又有多少次成功的課程引進呢?原因在哪裡,大家都不願費心去深度思考。我們都知道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人的問題是繞不開的,人選錯了什麼都錯了。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人不行呢?是能力不行還是態度不行?為什麼能力和態度不行?為什麼優秀的人只有那幾個?一深究就深究到了一些管理的根本性問題上。

回到最初,卡爾曼用最樸實的語言,給出兩條最根本的原則,一是多聽意見(放開成見),二是由終及始,假設失敗尋找原因。大道至簡,要言不繁。然而,大利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準外行,一非專家,二非知名,所以洋洋灑灑寫的這些,懂的自然會心一笑,無緣的依然會視而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