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泱泱大唐,是古代中國強盛的巔峰,可傳承了高祖、太宗、高宗三代之後,皇權倏然落到了女皇武則天之手。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武則天這個皇帝當得既名不正也言不順,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特別是那些忠於李唐的重臣們,個個一萬個不服氣。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武則天深深知道,這些李唐重臣們對她抱有百分百的不滿意,只是在威權面前不敢說罷了,如任憑這些李唐重臣們肆意下去,鬼才知道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弄不好自己將會被趕下龍椅,推上斷頭臺。於是,武則天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鼓勵大臣們相互舉報,並重用一幫子手段殘忍、心地邪惡的奸惡之人,例如武承嗣、來俊臣等,這就是史上著名的武則天一朝的酷吏政策。有了武則天的授意點頭,這幫酷吏小人得志,目空朝野,捏造事實,刑訊逼供,濫用刑法,羅織連坐,草菅人命。一時間整個朝廷上下烏煙瘴氣,人心惶惶。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就在這種荒唐的氣氛下,史上著名的清官狄仁傑、魏元忠、李嗣真等七位朝廷重臣被舉報謀反而鋃鐺入獄。眾所周知,狄仁傑那是千古一臣,史上屈指可數的大清官之一,鐵骨錚錚、嫉惡如仇。可是經過了主動認罪以緩兵而自救不成,後又從監獄中巧送密函給其子呈給武則天鳴冤失敗後,就只能等著在來俊臣等酷吏的定罪而殺頭了。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要知道,狄仁傑是一直深受武則天器重的治國重臣,武則天一向相當依賴狄仁傑,也對之頗為信任,而此時狄仁傑被人誣陷舉報,武則天對狄仁傑的謀反深信不疑,沒有赦免之意,狄仁傑等七位大臣就只有等死的份了。自救失敗,皇恩無望的情況,一個身陷死牢的人,除去等死,別無他法!

可是,眼看狄仁傑等即將被以某犯罪之名送上斷頭臺的時候,一個孩子的出現,使得這個看似山窮水盡的案件突然柳暗花明起來。這個孩子是誰?他就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此時,這個孩子不滿十歲,他就是已經被來俊臣等酷吏以謀反罪殺害了的宰相樂思晦之子,此子此時甚為可憐,由於父親身犯“謀反罪”,一家老小全部命喪來俊臣等酷吏之手,只因他年幼而倖免一死,發往司農寺為奴!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據《資治通鑑》的記載,這個孩子是這樣對武則天說的: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為俊臣等所弄。這幾句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父親已經被酷吏害死,我的家庭已經破了,但是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說的,除去像我父親一樣已經被殘害死去的很多大臣之外,現在還有大批忠臣正在忍受著酷吏們的折磨而即將離去,這些都不說了,但是令人惋惜的是陛下你的法令被來俊臣等酷吏肆意玩弄,他們肆意踐踏著國家的法令,作為一個孩子的我都看不下去了!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就這樣幾句看似不輕不重的話語,出自一個孩童之口,龍椅上的武則天瞬間身形搖晃,震驚不已。武則天能將大唐皇權控制,表明她是高智商的人,孩子這幾句話,她知道輕重,身為皇帝,她看重的是江山社稷,並不是真正的無限制的信任來俊臣等酷吏,所以她震驚了。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看到龍椅上的女皇面露震驚之狀,樂思晦的兒子接著說:陛下不信臣言,乞擇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有信任者,為反狀以付俊臣,無不承反矣!這幾句話大約就是這樣的意思:如果陛下您不相信我說的,那麼請陛下挑選你所信任的大臣,然後交給來俊臣等人去審理,在來俊臣等人的酷刑之下,你將會看到你所信任之人的謀反供詞!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寥寥數語,言下之意不言自明啊,您之前處死的那些所謂謀反的大臣們的供詞都是在酷刑下得來的,都是不真實的,他們都是被陷害的!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馬上將有一大批所謂謀反之人被送上斷頭臺!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一個孩子怎麼能說出這般情理兼備的說辭,是否有人從中指使安排,史書不記載,不得而知,但是他說這幾句話確實是記載進了資治通鑑的,而且這話也起作用了,就是這幾句話,挽救了狄仁傑等一大幫所謂謀反之臣,更是直接令武則天截止了酷吏政策,使得籠罩在唐朝上空的烏煙瘴氣一朝散去。

他不滿十歲,憑寥寥數語震驚武則天,救出身陷死牢的狄仁傑

多少大臣的進諫被武則天否決,然而這個孩子的一番話,讓武則天突然醒悟,於是,她下令釋放死牢裡的狄仁傑等七位重臣。但是這七位才華橫溢、能力超群之人皆被貶官出京,其中狄仁傑被貶到彭澤縣任縣令,一個堂堂宰相被貶到縣令地步,這落差可不小,天壤之別吶,但是雄才大略的狄仁傑沒有抱怨,立即謝恩赴任,狄仁傑可是有十足的把握,他一定會再次回到京城的。

果然,沒有幾年,當國家需要狄仁傑的時候,武則天再次將他召進京城,依然身居宰相!(文/納雍趙遠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