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不度人|修行自省

佛不度人|修行自省

今天是2018年3月10日,農曆正月二十三,對我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二十年前便離家,沒有背景也沒有家底,一窮二白、背井離鄉留在這座城市,與未婚時的老婆攜手創業、共同生活。

二十年轉瞬即逝,回首間感慨萬千!從未婚到已婚,從兩人到三口;從稚嫩好玩到愈漸沉穩,從一窮二白到小車小房,發展歷程也勉強算得穩步前行。然其中創業之艱辛,生活的波折與命運的磨礪,卻始終未能讓我有絲毫鬆懈。

佛不度人|修行自省

回顧過去,創業的艱難歸於自身的不足。年少時的貪玩,低學歷淺學識,直接導致了多年來事業狹窄地發展之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因果亦然,自無怨尤。

而稀裡糊塗、得過且過的處事性格,也給自己的家庭和感情生活帶來了無窮的隱患。因一直在外離遠父母,忙於事業拼搏,甚少與父母相聚。大家與小家之間嚴重缺乏溝通,加上自己得過且過的性格,造成了兩邊的關係日益分化,矛盾逐漸加深。夫妻相處也是爭執不斷、時有吵鬧。

佛不度人|修行自省

2013年,老婆因機緣巧合,加入了燕來寺的禪修生活和義工工作。從未接觸佛教,且對“封建迷信”極為抵制的我,對妻子的這些行動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然而一直以來,對自己的生活事業頗感不順的我,漸漸地對“封建迷信”的抵制之心日漸動搖。於是有了想去寺院“拜一拜”“求菩薩轉轉運”的想法,在2014年2月隨妻子來到了燕來寺。

三天時間,聽法師開示,隨眾人禪修,對佛教“封建迷信”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漸漸對佛教的正信有了一種“近得門前才窺得門徑”的感覺。

隨著與燕來寺的接觸不斷頻繁,參加禪修和義工的時間也變得更多。對正信佛教的瞭解也日益加深,在演道法師親身經歷的感召與悉心教導之下,也開始了自身的修行,並皈依三寶

佛不度人|修行自省

皈依三寶時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佛藏經》中講過自己因地修行的故事,佛批判自己,他曾經在三十億同名同號釋迦牟尼佛法中修行,生生世世都是當轉輪聖王。由於他太貪圖名聞利養,所以每尊佛滅度的時候跟他說:對不起,不能給你授記,你還有所得。即使三十億次與肉身佛一起修行,還不能受記成佛。所以,佛不度人,惟人自度。

因果不空!自種因,自得其果,前世之因無從知曉,今生唯有安然自受。自身的福德只能靠自己這一生的行持。佛陀只能啟發我們的智慧,卻不能干預我們自身的因緣果報。對於自己這一生,因上努力,果上隨緣。需不忘初心,要始終懷有一顆自度之心,遵循佛陀的指引,自救、自悟、自度。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