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這代表他變得更聰明了!

孩子說謊?這代表他變得更聰明瞭!

在多年的心理諮詢領域中,遇到很多因孩子出現狀況而來尋求幫助的來訪者,其中一個讓家長們感到教養無力與頭痛的問題就是孩子說謊。很多家長髮現孩子說謊,但都不知該如何引導與教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大前提:說謊代表孩子的大腦功能又進步了。

為了完成一個謊言,孩子需要綜和目前的情況,將原本的事實重新調整跟安排,塑造出一個表面上合理,且不會被發現的說法(謊言),這其實涉及到的能力相當多,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辦到的。

孩子,你為什麼要說謊?

其實大家想想自己的經歷,就可以理解孩子。就我和孩子接觸幾年的經驗來說,孩子說謊,通常是幾個原因:

(1)逃避處罰、(2)得到獎賞、(3)照樣學樣、(4)搞不清楚狀況。

說謊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行為,常因不同的事件、情境與對象,而有錯縱複雜的原因。下面針對每一個可能性和大家做簡略的分享:

NO 1.

逃 避 處 罰

歷史故事告訴我們,當政府對人民高壓統治、魚肉鄉民時,不用多久,人民們不是跑掉就是革命了。家庭也是一樣,當掌權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總是以極高的標準看待孩子的表現,並採取嚴厲的處罰時,孩子為了躲避懲罰,說謊便成了選項之一。

在學校,孩子面對不想寫的作業、做錯的事情時,也會用說謊來逃避。

NO 2.

得 到 獎 賞

有些孩子能力或條件不好,但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或希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獎勵時,也可能會用說謊來滿足自己,比如誇大自己能力、表現或是家裡的情況,有的孩子則是捏造家庭聯絡簿的家事記錄或是閱讀記錄,只為可以得到老師的讚揚。少部分孩子,因為爸媽工作太忙或其他家庭因素,很少有機會陪孩子,因此用說謊的方式來得到大人的關注。

NO 3.

照 樣 學 樣

如果孩子在家裡看到大人用說謊來解決問題,那麼他可能很快就會開始跟著說謊。

NO 4.

搞 不 清 楚 狀 況

有些孩子注意力鬆散,因此容易在狀況外,不是話只聽一半了就是搞不清楚狀況,得到一知半解的訊息,就以為是事實而作出反應或是宣揚,這是導致孩子說謊的其中一個原因。

孩子說謊?這代表他變得更聰明瞭!

我們該怎麼面對和處理?

理清孩子說謊動機,點出孩子的需求

當家長覺察到孩子說謊時,通過詢問觀察孩子的反應就可以知道孩子是否說謊,有的孩子在一到兩次地詢問後,原本斬釘截鐵的態度會變得猶豫,當他說出:“應該是吧”、“我有點忘記了”或是開始沉默不語時,這代表孩子開始在說與不說之間感到為難與矛盾。

這時家長可以溫和地和孩子說明“我想要了解你的想法和事情的原因,這樣我們才可以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孩子放下對說謊的擔心,就更能說出背後的擔心或原因。我們要理解孩子不喜歡被處罰或想要得到獎勵的心情,但同時家長也可以讓孩子瞭解到,學習面對恐懼、去努力爭取喜歡的事物,是充滿勇氣且令人敬佩的事,這也會是孩子日後重要的無形資產。

對說謊採取的態度:你這麼做令我很傷心

我們希望孩子改掉說謊的習慣,是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能夠了解,有時說謊是一件有道德瑕疵的問題,也會破壞別人對自己的信任,破壞人際關係,同時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對說謊的價值判斷。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和孩子討論,他們說謊的行為讓我們多傷心,以及說謊是如何破壞互相信任的寶貴關係。

處罰或是不處罰?

處罰或不處罰,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處罰的目的是在於讓孩子瞭解說謊是不對的行為,因此當孩子說謊時,他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這才是處罰的真正意義。

當我們對孩子的說謊依照上述的流程處理完後,可以採取包含面壁思過、減少特權活動或是週末禁足等處罰方式,看孩子說謊的情節與嚴重性而定。我個人並不鼓勵體罰,爸媽一旦拿捏不好,不但易破壞親子關係,也容易讓孩子更善於用說謊的方式逃避責罰。

有些經常性說謊的孩子,靠家長自己的努力無法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無法讓孩子改掉說謊的習慣,考慮到說謊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請務必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