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讓益陽經濟發展插上翅膀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 陳浩軍 通訊員 王琪

近年來,面對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我市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這條主線,精準施策,聚焦發力,發展平臺不斷夯實,創新驅動步伐加快,開創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新局面。

星火燎原,規模工業企業發展到1000多家

事隔30多年,說起當年的創業之舉,湖南艾華集團董事長艾立華激情滿懷。

1985年,艾立華用東拼西湊的3700元,租賃了兩間廢棄的小平房,購買了一些二手機器,開始了電容器創業之路。如今,湖南艾華集團已成為中國第一位、全球第五位的鋁電解電容器製造商,成功上市。

艾華的成長,是我市始終堅持工業立市發展戰略,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不動搖,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最生動的說明。

近年來,我市工業總量穩步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由2010年的787家增至2017年的1079家。工業在全市三產業結構的比重逐年提高,工業經濟對全市的貢獻率節節攀升。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特色逐步顯現。在構建益陽特色新型工業體系思路的引領下,圍繞比較優勢產業,重點發展食品加工、裝備製造和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目前,裝備製造業配套能力極大提升,橡塑機械、農機制造、船舶製造、工程機械等行業均有配套成龍的企業。電子信息產業呈聚集態勢,形成新型電子元件和消費類電子整機等電子產業集群。積極發展和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技改投資力度加大。食品加工產業來勢看好,黑茶、檳榔、船舶製造、醫藥等特色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

節能降耗有序推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堅決淘汰鋼鐵、水泥、造紙等行業落後產能,從源頭遏制“兩高”行業發展。嚴格執行工業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制度,益陽高新區被國家確定為全國低碳工業園試點園區,龍源紡織成功申報全省第一批“兩型”示範企業。

園區經濟強勢拉動,工業園區成為新型工業化主戰場

8月26日,中聯重科沅江智能製造工業園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沅江高新區舉行。項目佔地391畝,總投資5億元,建成後產值有望突破50億元,中聯重科沅江工業園或將成為全省最先進的裝備製造基地和現代化工廠。

工業園區成為全市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區域經濟核心增長極和趕超發展的主動力。2017年,全市十大產業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76.3億元,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13年的55%提高到2017年的71.8%;實現工業稅收20.9億元,佔全市工業稅收的比重由2013年的64%提高到2017年的75.3%;園區新開工項目149個,新投產項目142個。近五年園區經濟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45%,園區經濟拉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6個百分點。

承載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我市園區完成了新一輪調區擴區,園區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目前,全市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達109.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8.85平方公里,分別比2012年底增加20%和23%。全市共有省級以上工業園區9家,其中益陽高新區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近五年,全市工業園區共投資600.5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新建標準化廠房662萬平方米;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聚集效應初步顯現。我市根據各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注重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了益陽高新區的汽車零配件、龍嶺工業集中區的中醫藥、長春經開區的電子信息(線路板)、安化經開區的黑茶、沅江高新區的船舶、南縣經開區的食品等特色產業園區。2017年,全市工業園區共有入園規模工業企業696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0家;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1.8%,比2013年提高了16.8個百分點。

今年,園區大會戰強力推進。1至7月,園區新建標準化廠房63.9萬平方米,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2.1億元,全市產業園區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895億元;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1至7月,園區新開工工業項目64個,完成目標任務的64%,新投產工業項目51個,完成目標任務的51%;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8.9億元,同比增長18.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的62%。

目標在前,益陽朝更高質量發展強勢邁進

輝煌屬於過去,我們更著眼於未來。透過《益陽市新型工業化“十三五”規劃》,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一個活力四射、朝氣蓬勃的新益陽正大步走來。

“十三五”期間,全市規模總產值年均增速要在11.3%以上,到2020年,規模工業總產值達3500億元,力爭達到4000億元。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1%以上,到2020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

重點產業發展目標: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和轉型升級。力爭到2020年,打造2個千億主導產業,發展4個500億和4個百億產業集群(不含已有產業)。三大主導產業中,力爭食品加工業和裝備製造業規模工業總產值均達到10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和能源產業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電子商務和服務外包、醫藥產業、建材產業規模工業總產值均達到500億元。

重點企業發展目標,重點培育7個百億龍頭企業,15個過50億元企業,30個過10億元企業,新增主板、“新三板”上市工業企業20家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300家。

園區發展目標,“十三五”期末,全市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0%以上,園區新建500萬平方米;創建10個以上創新創業園區;將益陽高新區和龍嶺工業園打造成為1000億元產業園。園區規模工業年均增幅12%以上,實現工業總產值3500億元,實現稅收達到100億元以上。

工業信息化發展目標,完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互聯網+”行動全面鋪開。到2020年,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90%以上,網絡營銷率達到50%。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200家以上,新建重點行業信息化服務平臺3個以上。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500億元;年收入超50億元的電子信息企業超過3家,上市企業達到5家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