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将长子刘封杀掉,却让软弱无能的刘禅继位?原因错综复杂

刘备为何将长子刘封杀掉,却让软弱无能的刘禅继位?原因错综复杂

古时候有句话叫,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因此每任君主在选择继承人时总是慎之又慎,毕竟稍不小心选错了人,可能就会带来亡国之灾,而在三国时期,一向有识人之明的刘备却选择了个软弱无能的继承人,在大家看来,刘禅甚至可以说是没心没肺,国家被灭之后居然还能说出乐不思蜀这样的话,也因此被大家笑话,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蜀国也是在他治理期间被魏国灭掉的。

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刘禅很无能,刘备选他当继承人真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还不如选刘封呢,刘封虽然是他的养子,可武艺高强,在入川之战中随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打仗,攻无不克,屡立战功,后又协助孟达攻下了上庸三郡,看起来比刘禅强多了,为何刘备不选他甚至还将他杀了,这是为何呢?其实刘备做出这样的抉择是有很多原因的。

刘备为何将长子刘封杀掉,却让软弱无能的刘禅继位?原因错综复杂

一、亲疏有别,嫡庶不同

首先,刘封只是刘备的养子,刘备投靠了荆州的刘表时,年纪也小了,但还没儿子,所以就将刘封收为养子了,一开始的确带在身边好好培养,可是自从刘禅出生以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刘备有了新的选择,而且还是他的亲生儿子,有血缘关系,自然和刘封不同,谁不想把自己的基业传给亲生儿子呢,刘封毕竟是个外人,所以在选择继承人时刘备私心里肯定是偏向刘禅的,其次,除去个人私心外,还要考虑封建传统,嫡庶有别,传位也是传嫡不传庶,刘备把皇位传给刘禅是理所应当,可若是传给刘封,必定会引起动乱,所以不管是从个人还是大局考虑,都是选择刘禅。

刘备为何将长子刘封杀掉,却让软弱无能的刘禅继位?原因错综复杂

二、刘封并不适合当君主

刘封虽然武艺高强,军事能力不错,当他绝不适合当君主,例如他在驻守上庸时,因个人恩怨,听信他人挑拨,不出兵援助关羽,后来又与孟达不和,屡次欺凌孟达,还抢了他的乐队,结果孟达便率兵投降魏国了,并与魏将徐晃一起反过来攻打上庸,劝刘封投降,这时刘封虽然据死不降,可是却遭到了申耽的背叛,导致兵败,回到成都后,刘备虽然气愤,可也没打算杀他,但诸葛亮却说,刘封性格刚烈勇猛,怕刘备死后再无人能压制他,劝刘备将他除去,刘备只好下令让他自尽。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发现,刘封这个人性格太傲,不会维持人际关系,而且还容易听信小人之言,根本不是当君主的料。

刘备为何将长子刘封杀掉,却让软弱无能的刘禅继位?原因错综复杂

三、刘禅并非无能

其实刘禅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无能,要不然他怎么能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你要说是诸葛亮的辅佐之功,可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不还做了二十九年么,肯定是有些能力的,只不过性格过于平和,诸葛亮在世时,他能够全权放手,信任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他废去了丞相一职,任命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大将军,分别主管行政和军事,又互相牵制,避免再次出现一人独掌大权的情况,而且他宠信黄皓,可能也是为了制衡姜维,毕竟当时蜀国的情况的确不适合不停北伐了,可惜他终究还是被黄皓这样的小人蒙骗了,其实蜀国灭亡是必然的,并不能只怪刘禅,而刘禅在蜀国被灭之后寄人篱下,他乐不思蜀的表现,又何尝不是一种保命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