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識初識(43-49)

道教常識初識(43-49)

道教常識初識(43-49)43問:明正統《道藏》分類有:三洞,四輔,十二類,其具體名稱?

答: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

四輔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十二類是: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籙、戒律、威儀、方法、眾術、記傳、讚頌、章表。

三、道教宗派

44問:道教有哪些教派?

答:在道教歷史上,先後產生的宗派很多,有的流傳時間很長,有的很短,難以一一列舉,這裡只介紹在道教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主要教派。

在東漢時,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在黃巾起義失敗後即湮沒無聞,五斗米道後來稱為天師道、正一道。在兩晉南北朝時,又先後出現了南天師道、北天師道、樓觀派、上清派、靈寶派、葛氏道、李家道等。

上清派從陶弘景以後又稱為茅山宗,在隋唐以後成為道教的主流。到北宋以後,茅山上清、閣皂靈寶、龍虎天師形成三山符籙道派,逐漸受到統治者尊崇。兩宋之際,北方還出現了真大道教、太一教和全真道三個大派,南方也形成了神霄、清微、混元(天心正法)、東華、淨明等符籙道派,以及金丹派南宗(亦稱紫陽派)。

元代,南方各符籙道派逐漸併入正一派(由天師道發展而來),金丹派南宗併入全真道(創始人為王重陽),於是全真道又分為南北二宗。以後,全真道的北宗“七真”又形成七個分派。但一般說來,元代以後,道教的主要派別是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

正一派主要傳播於江西、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其他地區的道士則大多屬於全真派。兩派的信仰並無差異,只是在教規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茹素、出家(不結婚)、住觀,正一派則無這些規定。

道教常識初識(43-49)45問:道士分哪幾類?

答: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道。金代時王重陽創立全真道,規定道士不許婚娶、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這樣,道士遂分為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兩類。

另據資料,臺灣的道士一般是分為“烏頭道士”和“紅頭道士”兩大類。

46問:什麼是五斗米道?

答: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東漢時由張道陵創立。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學道於鶴鳴山(今四川)中,得到太上老君親授,制訂了一系列宗教儀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後人稱張道陵為“天師”,他的兒子張衡、孫子張魯被稱為“嗣師”和“系師”。五斗米道的組織系統稱作“治”。在巴蜀一帶設立了24個“治”,這是處理道教事務和祭祀的地方。儀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經常儀式,靜室思過,讓病人或教徒在靜室懺悔自己的過失。第二種是請禱儀式,稱“三官手書”,即在紙上書寫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種是祭神儀式,尊崇太上老君及九州土地之神。

主要教義思想是:“道”為“一”,“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尊崇老君為五斗米道的尊神。並創立了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範,史稱:南天師道。唐、宋以來,南北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到元代演變為“正一道”。

道教常識初識(43-49)47問:什麼是太平道?

答: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東漢靈帝熹平(西元172~178)年間,由張角創立,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社會黑暗,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張角以“太平”理想為號召,吸引了廣大苦難的民眾。張角將全國太平道的組織劃分為“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管理“方”的神職人員,稱作“渠帥”;張角是太平道的最高領導,自稱“大賢良師”。

太平道有其特定的宗教儀式。一種是以符水治病,大賢良師或渠帥持九節杖,為信徒用“符”祝禱,隨後讓病人飲下符水。另一種是跪拜首過,患有疾病或犯有過錯的人,叩頭跪拜,訴說自己的錯誤。

張角在經過周密的佈署後,預定甲子年甲子日,即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三月五日起義。口號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簡稱“黃天太平”。起義者皆著黃巾為標識,故稱“黃巾軍”。後被鎮壓而失敗。以後太平道在民間仍有秘密流傳。

48問:什麼是真大道教?

答:真大道教,原名“大道教”,是道教派別之一。金初,劉德仁所創立,後傳至酈希誠,受到元憲宗(西元1251~1260在位)的賞識與支持,被賜名為“真大道教”。遵循老子“清靜無為”、“少私寡慾”、“慈儉不爭”的宗旨。要求教徒忠孝誠謙,去惡揚善,絕欲忍苦,利民愛物,不尚符籙,不提倡“飛昇化煉,長生久視”之術。六傳至孫德福,至元五年(西元1268)奉詔統轄諸路“真大道”。又三傳而至張清志,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師”、“凝神衝妙玄應真人”。教徒遍及黃河流域與江南一帶,經十餘傳而衰落。

道教常識初識(43-49)49、問:什麼是太一教?

答:太一教,是金代初葉由蕭抱珍創立於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汲縣),道教宗派之一。因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或稱“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故名其教曰“太一”。教旨以老子之學修身,認為“做仙做佛不難,只依一弱字便是”。又以巫祝之術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其教傳嗣有秘籙法物,繼法嗣者皆改姓蕭,即以祖師之姓為姓。因其以符籙濟人,故與全真道、真大道教相異。四祖蕭輔道,五祖李居壽(入道改姓蕭)。因元朝重視,其教進入全盛時期。太一教傳至六、七祖後,逐漸融合於正一教派。

道教常識初識(43-49)

中國道教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