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为什么性情大变,成为了昏君?

是瓜不是菜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当年曹操对孙权的评价。

孙权是英雄,是三国时代名君之一。然而,英雄未必一生都是英雄,名君善始未必能善终。当一个人握有无限的权力,久而久之,会滑下腐败、堕落的深渊。因为人不是机器,而是情绪的动物,人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研究历史时,发现人的复杂性,曾经英明的领袖,会变成嗜血狂魔,比如明代的朱元璋。据笔者研究,专制者越到老年,性格越发残忍,其中之原因,大概因为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漠视别人的死亡。当他发现权力、富贵以及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在死神到来时变得一文不值时,更会嚣张地、肆无忌惮地在活着时享受权力的快感。当一个人渐渐苍老时,壮年时那种自信渐渐消磨掉,身体的羸弱容易怀疑别人有图谋不轨的企图,随之而来是疑神疑鬼。即便英明一世的汉武帝,晚年时也草木皆兵,屡兴大狱,处死自己的妻儿子女毫不动心,俨然已是人间魔王。

公元238年,即司马懿东征公孙渊的那年,孙权五十六岁,虽说不上老,却已经掌权达三十八年之久。或许是公孙渊的下场让他触目心惊,别看坐在台上风风光光,一旦风光不再,下场比谁都凄凉。孙权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相信权力,而不相信别人。独裁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常不约而同地做出同一选择:加强特务机构,任用酷吏以威慑群臣。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原本不起眼的人物突然火箭般蹿起,成为东吴帝国人人畏惧的大神。此人名叫吕壹,官职是中书郎,这本不是级别特别高的官,孙权交给他一个新差事,叫“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什么意思呢?就是各级官府、州郡有监督权。这官权力有多大,光看名称是看不出来的。起初吕壹还比较老实,不敢太过分,后来他发现一个事实,这个机构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它刺探、掌握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官员的一举一动。这个机构,有点类似明代锦衣卫、民国的军统,论别级不一定很高,论实际权力则大得惊人。

很快,吕壹就尝到甜头。什么叫权力,能操纵别人生死就叫权力。吕壹精通法典,凡看不顺眼的人,他只要略施小计,引用法律条文发动巧妙的攻击,可以把无辜的说成有罪,把活的说成死的。几次打击报复后,吕壹更加胆大妄为,自以为是皇帝的猎犬,自然有咬人的权利。于是乎,大臣们最细小的过失,也经他的口传到孙权耳中,然后根据个人好恶添油加醋。

很快,朝廷被恐怖的氛围所笼罩。其实,孙权时代的特务机构与明代锦衣卫、东厂是不能相比的,只是东吴政治清明四十多年,忽然急转直下,没人能够适应。只有太子孙登还敢于进言几句,可是他哪里晓得父皇的内心世界,孙权一句也听不进去。连太子的话都没用,其他人只好闭紧嘴巴,不发表意见,远远望见吕壹,都不敢正面而视。

吕壹更加胆大妄为了。

江夏太守刁嘉与吕壹有隙,吕壹诬告刁嘉“谤讪国政”,就是诽谤、嘲讽国家政策。吕壹摸准孙权的性格,当了快四十年的领袖,“伟光正”的形象是要的,污蔑伟大领袖怎么行!孙权怒了,刁嘉果然“刁”,拿下,入狱严审。这一审不要紧,吕壹乘机扩大打击面,被株连者甚众。

江夏太守是地方大吏,侍中是朝中重臣,都轻而易举被吕壹构陷,还有谁能逃过其魔爪呢?很快,吕壹的目的竟然直指丞相顾雍。他暗地里收罗顾雍一些过失,秘密向孙权检举揭发。晚年的孙权对臣属防患心很强,大为震怒。关键时刻,黄门侍郎谢宏救了顾雍,他对吕壹说,顾雍若是倒了,潘浚必成丞相,而潘浚正是吕壹的眼中钉。

潘浚是东吴帝国重臣,与上大将军陆逊堪称是吴国的两大支柱。潘浚为人耿直,绝不逆来顺受。他与陆逊驻军于武昌,两人每每谈及吕壹乱政,无不痛心疾首,说到动情处往往泪流满面。

吕壹不死,东吴必乱。

一个计划在潘浚脑海里形成:进京面圣,扳倒吕壹。他上书请求入朝,目的是要当着孙权的面揭发吕壹的罪恶。潘浚回到首都建业后,令他倍感失望的是,连太子孙登的进言孙权都置之不理,儿子的话听不进去,会听他一个大臣的话么?行动超越语言。既然扯嘴皮子没用,那就真刀真枪地干吧!

潘浚要干什么呢?刺杀吕壹!

他摆下酒宴,大宴宾客,朝中文武大臣皆在邀请之列。他的计划,是在酒宴过程中,亲自刺杀吕壹,结果这个大特务的狗命。要知道吕壹现在是孙权身边的大红人,刺杀的后果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国家的未来,潘浚已经没时间去理会后果,哪怕赔上身家性命,他也要为国除贼,为民除害。

然而,刺杀并没有成功。因为吕壹根本没去参加宴会。满朝的人都知道他对吕壹恨之入骨,吕壹怎么会不知。别看吕壹狐假虎威,其实很怕死,若一脚踏进潘浚家,恐怕是直着进去,横着出来。

对吕壹的倒行逆施最为抵制的是军方,眼看顾雍、陆逊、潘浚三人处境日益恶化,西陵督步骘上书皇帝孙权,认为三位大臣“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他进一步指出,不应该由其他官员监视、考核他们,试想想,能力低的人如何考核能力高的,品格低的人如何评判品格高的?

孙权仍没有理会步骘,这种态度助长了吕壹的嚣张气焰。作为一个政坛上后起之秀,吕壹对国家没什么功勋可言,唯有依靠网罗罪状、屡兴大狱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左将军朱据不幸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朱据案十分可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吕壹这名酷吏罗织罪状的手段。事情是由一笔钱款引发的:朱据的部曲有一笔三万钱的中央财政拔款,但是这笔款突然不翼而飞。吕壹怀疑朱据私吞这笔公款,但怀疑归怀疑,他没有确切证据,不好直接找朱据对质,便逮捕其手下的财务主管,严刑逼供。严刑的结果,没有逼出口供,倒把人给拷打致死。死几个人算什么,冷血动物吕壹没放在心上,把死者尸体扔出监狱。

与吕壹相比,朱据比较有人情味,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冤死,心里十分难过,便买了棺材,为他入殓下葬。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朱据的罪据,吕壹当即奏报皇帝孙权:朱据为主管厚葬,肯定是因为主管为他隐瞒贪污三万钱的事实。没有好处,你能做这好事吗?吕壹的逻辑,倒是代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逻辑,就像当下“扶老人”被反诬时,讹人的一方总说:“你要没撞,会这么好心去扶吗?”

这种逻辑看上去很可笑,可悲哀的是它有一定的市场。至少孙权看了后是认同的:对呀,你朱据厚葬嫌疑犯什么意思,莫非你才是背后主犯?查,给我狠狠地查!朱将军朱据现在才明白,自己能统率千军万马,可是一个小人就可以把他打翻在地了。怎么办?他百口莫辩,那三万钱怎么不翼而飞,他的确不知情,没找到那笔款,就没法洗去嫌疑。唉,他长叹一声,看来是免不了坐牢了,他索性搬出家门,铺了个草堆,画地为牢,听候定罪。

也算朱据运气不错,正当吕壹打算穷追猛打时,公款失踪案有了重大线索。典军吏刘助指证,这笔三万钱的公款乃是被工匠王遂以诈骗手段冒领,与朱据及左右亲信毫无关系。刘助的证据来得太及时了,不仅救了朱据一命,还揭露吕壹滥用刑法、草菅人命、构陷大臣的违法犯罪行为。

按理说,朱据这个案件所涉及的款项数额并不大,无须如此兴师动众。吕壹之所以想整垮朱据,不仅因为他是左将军,更在于他另一个身份:孙权的女婿。要是孙权女婿都成为自己的囚徒,谁还敢与自己作对呢?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吕壹的好运是走到尽头了。

吕壹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时间,朝臣们群情激昂,弹劾这个大特务。孙权重用吕壹,是想通过特务机构达到控制群臣的目的,说白了,吕壹就是条走狗罢了。在中国历史上,酷吏的下场一般都不好,得势时呼风唤雨,失势时千夫所指、万民唾骂,皇帝先放出走狗咬咬人,让人畏惧,然后又宰几条狗以彰显恩德,这就叫恩威并施。

吕壹得罪的人太多,干的坏事也太多。审理吕壹案件的人,正是曾被他陷害过的丞相顾雍,这次难逃一死了。

大特务吕壹如一阵风,旋起旋灭。

然而,在大家拍手称快时,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回顾吕壹擅权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晰地发现吴国历史已然走到一个转折点。孙权已经从一代明君滑向暴虐的深渊,清明的政治将笼罩恐怖的阴影。这背后的原因,正是帝王权力无限制膨胀的结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以孙权之贤,也不能幸免于此。

敢于触犯孙权的人,只有老家伙张昭。张昭病逝于公元236年,仅仅两年后,便出现吕壹乱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张昭对于东吴帝国的政治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孙权并不太喜欢张昭,但好歹一直记得他是母亲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这也是张昭敢于叫板孙权的底气所在。有张昭在,孙权总有所顾忌,不得为所欲为,这一点点限制是弥足珍贵的。连这点限制也没有,一代大帝孙权离暴君的日子也不远了。

在读了许多历史之后,笔者发现人是复杂善变的,人的道德在权力的冲击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在巨大权力面前仍保有一颗仁爱之心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其中有些人只是因为死得早而已。“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王莽死得早,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道德楷模;有人说,希特勒要是在1938年前死掉,他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就是这么会开玩笑,从道德楷模到骗子,从民族英雄到民族罪人,其中的鸿沟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


君山话史


人老了就会犯糊涂,比如那个谁?早年挥斥江山,晚年稀里糊涂。老糊涂老糊涂,不就是这么来的么?别想多了,我说的是汉武帝、梁武帝、孙权和乾隆这几个老糊涂。



吴大帝孙权,乃虎将孙坚之子,小霸王孙策之弟。在他九岁的时候目睹父亲去世,十八岁的时候又目睹哥哥去世。父亲给他留了一套可靠的武将班底,哥哥给他留了一套不太可靠的文臣班底以及江东六郡之地。也就是说,孙权就是命比别人好,落地就能直接捡三级头,98 K,把他妹夫刘皇叔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了,孙权也不是吃素的。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基业,江东在他手上没有没落,反而愈发的昌盛繁荣了。就连曹操也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不过曹操这话就说的有点恶心了,魏武帝到处占人便宜!先恶心了刘表父子一把,讽刺刘琦刘琮哥俩是猪狗;接着又恶心了孙权一把,仿佛在说孙权这厮只配给我曹操当儿子;最后连刘皇叔也恶心了一把。为啥?谁让皇叔要给孙权当妹夫的。这俩犊子都得给我老曹当儿子!



跑偏了,再回来说孙权。

孙权的前半生还是很努力的,虽然五次伐合肥失利,被后人讥笑为“孙十万”。但这并不能掩盖孙权的光芒,起码父兄的基业在他手上没有垮掉,相反还有扩张。并且东吴一班文臣武将在他手下都还算卖力,很少有听说东吴不服孙权的情况。这就足以证明孙权是个人物!

但是,孙权的性格在长子孙登病死后,突然大变。变成了一个看谁都像奸臣,整天疑神疑鬼的人。

孙登,孙权长子。出生于赤壁之战之后的第二年,当时东吴打赢了赤壁,又夺取了南郡,步入了一个大扩展时期。孙登在此时出生,可谓是喜上加喜,孙权对他宠的不要不要的,直接就立为了继承人。

黄龙元年(公元229 年),孙权称帝,并立孙登为太子。称帝后没多久,孙权就带着两班文武大臣回到了建业,将孙登留在武昌摄政,还给他配了一部分的官员。俨然有一国两都,两套班子的模式。(后面再解释孙权为什么要把孙登留在武昌)

孙登在武昌待了三年。三年后,实在是待不住了。为什么?喜欢看宫斗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道理:太子离皇帝太远太久,容易被别人做文章。孙权虽说信任儿子,但父子俩毕竟相隔千里,如果别人在后面偷偷使了什么绊子、下了什么圈套,惹得孙权大怒,孙登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因此孙登乘弟弟孙虑病死之机,以吊丧的名义回到了建业,然后就不走了。他跟老爸说:我离家多年,一直都不在您的身边,这样于孝道有亏。而且我是真的特别特别的想您,所以您还是让我留在建业吧!孙权最终同意了孙登的请求,让他留在了建业。

春,正月,吴主少子建昌侯虑卒。太子登自武昌入省吴主,因自陈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乃留建业。——《资治通鉴•卷七十二•魏纪四》

PS:生在帝王家,亲戚死了,尤其是亲兄弟死了,对于其它皇子来说,真的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到这里,填前面的坑。孙权之前为什么要把孙登留在武昌呢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留太子登及尚书九官于武昌,使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二郡事,董督军国。

从史书记载来看,

孙权并不是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千里之外的荆州,而是让他和陆逊一起镇守荆州。并且孙权还给了陆逊当时最高的行政权利——大将军兼任荆州牧,董督军国

这也就是说,陆逊才是武昌乃至荆州的实际控制人。名义上,孙权让陆逊辅佐孙登,实际上是孙权让孙登留在武昌,监督陆逊

为啥要监督陆逊?因为信不过呗!陆逊的权力实在是太过于位高权重了。东吴有三个州,陆逊占了一个,东吴二十三万大军,陆逊统领一半左右。陆逊当时的权力,几乎能够跟孙权五五开,他要是心怀叵测,造反成功的概率是百分百。那要是换掉陆逊行不行呢?不行!别的人没有陆逊的能力,荆州还是会丢

换而言之,孙权是用陆逊的实力防着魏国的军事入侵,然后又用太子孙登来防着陆逊可能出现的异心。

一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当年的刘备。为什么刘备要让关二爷守荆州,别人都不行?因为只有关二爷的才能和忠诚能够符合刘备的标准。其它的张飞、赵云、诸葛亮都不合适。



所以孙权晚年昏庸的根源就在于此,他是既要用人,又要防人。

当时三国鼎立,打仗是常有的事。孙权要维护东吴的基业,就要舍得放权,给大将们足够的权力,否则东吴的江山要完。这就跟诸葛亮在蜀汉独揽大权,曹爽在曹魏一手摭天是一样的道理。孙权当时安排孙登和陆逊相互牵制,也是为了磨合他俩的私人交情,以免自己死后俩人不和

应该说这个安排是好的,只不过孙登早于孙权和陆逊先死了。这一下孙权就急眼了!他自己六十岁了,谁知道还有几年能活的?所以要马上立新太子,保证东吴的基业能传承下去。而就是因为立太子的事,导致孙权和陆逊的矛盾激化,促使陆逊最后郁郁而终。孙权也是浑浑噩噩,糊里糊涂的。

孙权一开始想立孙和为太子,可偏偏孙权又很钟爱另一个儿子孙霸,哥俩的待遇一样高。这样一来,政局的平衡打破了,也给某些阴谋家提供了投机的机遇。

像陆逊、诸葛恪、顾潭、等手握重权、奉礼而行的大臣就坚决支持孙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当时儒家盛行,陆逊自幼饱读儒家诗书,奉行一贯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他认为太子和鲁王,一为长、一为次,该拥护谁是最清楚不过的。但孙权却不这么认为,他认定陆逊等人就是在押宝,而且你陆逊在荆州,扬州的事犯得着让你操心?

于是孙权和陆逊的矛盾又回到了起点,皇帝不信任镇守边疆的大将!他最怕外边握有重兵的大臣和朝廷上的内臣,特别是太子勾结,一旦有了野心,里应外合,他的江山就不保了。于是孙权就派人质问陆逊,而陆逊也是个直肠子性格,他想回京解释,希望孙权会接受他的建议,岂料孙权怀疑他的意图,不但不同意他回京,反而又多次派出使者赶赴荆州,责问他意欲何为?因此陆逊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结果就是郁郁而终。

陆逊的死,不仅没有让矛盾缓和,反而让东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最后事态闹大,孙权也不得不下狠手,废黜太子,赐死鲁王,而另立了孙亮为太子。而孙亮又因为能力不行,沦为权臣的傀儡。东吴也因此一蹶不振……



其实纵观孙权的一生,他并不是晚年才防着大臣,实际上他早年就已经如此了。比如赤壁之战时,他让周瑜带兵先行,自己再带兵随后更进,就是怕周瑜有什么小动作,随时都在防着他,只不过周瑜早死,他跟孙权才没有什么矛盾。

但是陆逊贼能活,孙权对他的戒心也是伴着年纪与日俱增。孙权也因为年纪大了,对性格中多疑、好杀的缺陷也不再加以掩饰。对东吴的文武官员,只要稍有差错,就要起杀心。这不是他晚年的问题,而是一直都有的问题

所以说,孙权为什么晚年性情大变?因为他原本就是这种性格!只不过人到晚年,对自身的克制力没有那么强了,原本人性中的阴暗面显现出来了而已。

另一方面,打击吴国的江东大族,也是孙权必须要做的事。所谓的江东大族,是指在东吴本地的顾、陆、朱、张四个土著大姓。他们人口众多,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家族与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人不仅有钱,而且还在东吴政坛身居要职。在孙权看来,这些土著大姓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如果他们的势力过于膨胀,那是不利于孙家在东吴的专制统治的。

说的再直白一点,东吴这个政权,实际上是一个封建领主联盟。孙权是最大的领主,各将领是小领主,各家都有兵。

在三国那个年代,魏蜀吴都存在士族膨胀的问题,但只有东吴的问题最严重。这个事,孙权必须要管,否则留到儿子再来管,就镇不住场面了。毕竟曹爽和司马懿在曹魏篡权,孙权是看在眼里的。



最后做个总结:

第一、孙权并不是真的昏,他只是对士族坐大的现象不能再忍了。从本质上,这是也维护自己的权威;

第二、孙权的资历摆在那里,东吴没有人能跟他抗衡。比他老的都死了,比他小的又不如他他强大。以前想做不敢做的,到了晚年也都敢干了;

第三、孙权精明的很,临时前还坑了陆逊儿子陆抗一把。他跟陆抗说,自己以前因为听信谗言,有对不起令尊的地方,这是我的过错。你把以前我给令尊的诏书,全都烧毁吧,千万别让人看见,免得流传出去影响我的英名。临死还要跟晚辈耍花招,玩心眼,这哪是老糊涂的人呐?

当然了,要非说他昏也可以。毕竟中国历史上能活过七十岁的皇帝(包括国王)一共只有十四个,基本上没有晚年不昏的,孙权也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刘彻早年雄才大略,晚年还不是糊里糊涂的。毕竟年纪大了,不能用年轻人的标准来要求老龄人。


Mer86


孙权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人,能做到知人善任,周瑜称赞自己的这位领导“亲贤贵士,纳奇录异”,既能与下属样近、打成一片,又能发现和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三国志》评论孙权有“识士之明”,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

孙权很重情义,对待臣下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对他们充分放权、充分信任,这是孙权用人上的特长,是他受到部下拥戴的重要原因,也是孙吴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到了孙权晚年这些优点似乎都没了,孙权有几件事没有处理好,尤其在对内方面,都与人事有关,最重要是立储和托孤问题。

孙权的长子名叫孙登,孙权称帝后立他为太子,本来一切按部就班,但孙吴赤乌四年(241年),年仅33岁的太子孙登患病去世了。

孙权有7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叫孙虑,早于孙登而死,孙登临终前向孙权上疏,希望立三弟孙和为太子,孙权答应了,于孙登死后的次年下诏立立孙和为太子。

本来也是挺好了,孙和是孙权当时在世儿子中年龄最长的,没有犯“废长立幼”的大忌,但孙权发现孙和身上有许多普通人的优点,比如善良、好学、待人诚恳、能体谅别人等,但作为孙吴未来的皇帝,又得他缺少帝王的霸气,驾驭不了群臣。

基于这些考虑,孙和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孙权突然下诏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并对他“宠爱崇特”。这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孙权可能改立孙霸为太子。

与袁绍当年面临过的情况一样,孙吴的大臣们很快分成的两个阵营,一方支持太子孙和,一方支持鲁王孙霸,太子一般居东宫,孙吴的东宫又称南宫,所以这场斗争被称为“南鲁之争”。经过鲁王一党的不懈努力,孙和最终失宠,孙霸胜出,但这时孙权更为忧虑。孙权曾对侄孙孙峻说:“子弟不和,臣下分成两派,将导致袁氏之败,被天下人耻笑。太子只能立一个人,怎能不引起争斗?”

犹豫了一年多,孙权下令将太子孙和软禁于宫中,后来将他废黜,但孙权对鲁王一党也失去了好感和信任。孙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下诏立年龄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孙亮年仅7岁,孙权将原太子孙和贬为平民,将鲁王孙霸赐死,孙霸身边亲近的人全部被诛杀。

这时孙权已经60多岁,身体、精力都衰老得很快,得考虑后事了。新太子年幼,只能像曹魏和蜀汉那样来一次托孤了。

孙权跟大家商议可向谁托付后事,朝中文武一致认为非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莫属。孙权虽然从小就喜欢诸葛恪,也对他进行了刻意栽培,但孙权认为诸葛恪有刚愎自用的毛病,心中犹豫。

不过,孙权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犹豫了一年多,最后孙权还是托孤给了诸葛恪,正如孙权所担心的那样,诸葛恪的才能远不及他的叔父诸葛亮,这是一次失败的托孤。

孙权死后孙吴内部接连发生了数起内斗,一再挫伤了孙吴的元气,孙吴后期其实只能勉强自保,根本谈不上进取中原、统一天下了。

同样是孙权,为何前后判若两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有三个:

一是功成名就,有些骄傲思想,孙权很有能力,18岁接班,建立了孙吴的帝业,确实可以笑傲群雄,又把曹操、刘备甚至曹丕都熬死了,有些自负,容易刚愎自用。

二是孙吴在事业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内部却越来越复杂,这是因为孙吴大族的势力很大,能左右朝局,孙权需要制衡他们,但孙权又是个在下属面前拉不下脸的人,只能私底下进行防范。

三是孙权的年纪大了,精力不如青壮年时,更容易滋生多疑的性情,越是想在自己身后给接班人一个稳妥的班子,越容易犯错误。

不过,总的来说孙权仍然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尽管也有严重的失误,但他身上的优点多于缺点,孙权也是三国时代的一个能人,是可以与曹操、刘备并列的一代英豪。


南门太守



孙权晚年为何会性情大变,成了昏君?

地壮孙权气,云凝庚信愁。孙权自幼聪慧,博学多识,曾岁父亲孙坚讨伐董卓,途经荆州,孙坚被荆州牧刘表射杀,年仅七岁的孙权只身游说刘表,要回了父亲的尸体。孙权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壮志凌云,在孙策死后,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任命周瑜为大都督,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百万大军。


后来又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陆逊在夷陵地区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一败涂地。可以说孙权是一个之人善任的明君,然而在孙权晚年,他却犯了许多不可饶恕的错误,太子之争,陆逊之死,自己重用奸臣吕壹等,孙权晚年为何性情大变,成为昏君,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孙权在位长达三十多年,由于年老体衰,疑虑重重,加上辽东公孙渊被司马懿诛杀,这些都加上了孙权对于权利的控制欲,于是他重用了奸臣吕壹。孙权年少轻狂,胸怀天下,也是难得的明主,但到了他晚年时期,思维迟钝,加上孙权对与整个东吴朝政的把控并不是很紧密,尤其是一直被大都督架空。后来238年,司马懿征讨辽东,诛杀公孙渊,更让孙权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一但君主失去权利将会任人宰割。于是孙权开始重用奸臣吕壹。


吕壹被任命为中书典校郎,这个官职是专门检查地方州郡官吏的,吕壹这个人为人阴险毒辣,其实他的官职并不是很高,但却直接受孙权管制,吕壹开始到地方巡视并没有胆大妄为,后来有一些人得罪了他,他就开始嫁祸别人,由于孙权信任吕壹,很多大臣都蒙冤被害。吕壹见到孙权对其不闻不问,就开始肆无忌惮,其魔爪伸向朝廷大臣,开始大肆铲除异己,就连太子的话孙权也听不进去,只相信吕壹一人,久而久之,整个朝堂乌烟瘴气,忠臣都不敢谏言,东吴由此走向衰落。


其次孙权由于长期的隐忍压抑,导致晚年性情大变。孙权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更没有北方根基稳固,因此赤壁之战,孙权就曾经受曹操的欺负。孙权也没刘备汉室末胄的身份,皇亲国戚才是正统,更没有关张赵这样的勇将,就连荆州也要借给刘备。对内孙权的权利经常被大都督架空,为了赢得最终胜利,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偷袭荆州,或者是夷陵之战,孙权都把全部权利交给了大都督。后期大都督陆逊竟然参与太子之争,这也让孙权深恶痛绝。


多年的隐忍,很多压抑的负面情绪,在孙权晚年逐步爆发,盟友辽东公孙渊被杀,孙权更认为奇耻大辱,因此孙权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设立直接管辖的中书典校郎,怀疑身边的大臣,因惧怕大都督陆逊独揽朝政,将其逼死,后来又废掉了太子,更可恨的是孙权居然杀了自己的儿子,真可谓是丧心病狂,孙权晚年性情大变,也是和其一生的经历有关。


再次孙权称帝后,野心勃勃,但却让他成了刚愎自用猜忌心很强的人。孙权耗死了曹操,气死了刘备,晚年有大快人心的当了皇帝,于是更加肆无忌惮,认为天下唯我独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最主要是听不进去大臣的忠言,晚年的孙权便的更加刚愎自用,但由于孙权对实权把控的不严,增加了其对大臣们的猜忌。孙权开始不相信任何人,对朝廷大臣都要逐个排查,戍守边疆的将领,都要将自己的妻儿留在建业做人质,一但他们有所异动,就将将士们的家人处死。由于孙权晚年性情暴虐,后宫也更加混乱,妃子们争宠,儿子们争夺皇位,为日后子孙同室操戈,埋下了祸根,史载:

吴嘉禾三年(234年),庐陵人李桓、罗厉扯旗造反,孙权派兵镇压,苦战3年才将义军剿灭。236年,鄱阳人彭旦聚众反抗。

你是如何看待孙权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谁出的?为什么会出这个题目?

个人认为孙权才是三国中间最不容易的一个君主,他面临的困难远比曹操和刘备要大,能够守住半壁江山已充分证明他的能力,当然,他的很多选择都是不得已为之,都是根据形势必须做出的选择,谈不上是昏君。

首先我们来看孙权的困境。

从外部来看,孙权面对两个强劲的对手,一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个是以刘皇叔自居的刘备。两个人都以汉室正统自居,占据了道德高位,而孙权就显得不伦不类了,他不过是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罢了。统一天下对孙权来说只是一个空想,也可以说连想都不要想,处在两强的夹缝中间,能自保就不错了。

从内部来看,他的江山基业和政治班底,都来自于孙策的转让。孙策刚刚打下江东六郡,没多久就死掉了。

孙权接班的时候年仅18岁。不管是江东土著势力还是孙氏宗亲,都有叛乱和勾结外敌的事件发生,也就是说,孙权的江山并不巩固。

孙权的政治班底中,文有张昭,武有周瑜。以他们两个人为首领导团队控制了东吴的政权,一开始孙权对他们两个人既利用,又不放心,因为他们都不是自己的嫡系人马。周瑜倒是很快就死去了,而张昭却活了很久,孙权对他一直既容忍有斗争,到了张昭的晚年,孙权还不忘讽刺张昭一把:当年赤壁大战时,你劝我投降曹操,如果当年听你的,朕会有今天的地位吗?朕又会是在哪里呢?

其次,我们来看孙权即位后的一系列政治选择。

对外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偶尔也会向曹操称臣,敲打一下刘备。不管出于哪一种选择,都是在为东吴争取一个最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利益。

对内,孙权做的事情就比较多了。既要安抚孙策留下来的政治班底,又要拉拢江东本土势力来维护政权稳定和牵制孙策的政治班底。同时,孙权还要建立自己的嫡系团队。

孙权的政治班底中,最得力的就是战略大师鲁肃,他为孙权规划了东吴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施方案。另外一个就是陆逊,他是江东本地四大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帮助孙权夺回了荆州,打败了刘备,抵抗了曹丕,巩固了江东的外部局势。

鉴于孙权的内外压力都比较大,所以他没有办法作出大的改革调整。孙权只能在孙策留下了的政治班底、自己的嫡系人马和江东的四大家族中间做政治平衡,让他们相互牵制,以便于自己的整体管控。

最后我们来看孙权晚年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在三国中间,刘备政权的主体是外来政权,依靠的是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关系非常不好,因此很难得到本土势力的大力支持,所以最先灭亡。曹魏政权则相反,过度依赖士族大姓的支持,最终被司马懿夺权。

相对于刘备和曹操而言,孙权的东吴最后才灭亡,就是孙权政治路线正确的结果。孙权没有过度的依赖哪一方势力,而是在各方势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所以能够长期维持自己的统治。

到了孙权的晚年,孙策的政治班底早已老去,退出江湖。在孙权的嫡系人马中,外来势力逐渐凋零,江东四大家族迅速崛起。

为了维持政治平衡,孙权不得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寻找不同的借口,严厉打压江东四大家族,甚至不惜逼死陆逊,杀死了不少江东四大家族的人才。为了巩固东部的政权,他还废掉了自己和江东四大家族走得太近的太子。

可以说,孙权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做出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维护孙氏江山,让各派势力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如果有哪一方的势力过大,孙权就会出手打击。

这一切都是一个成熟政治家必须采取的政治手段,也是东吴能够坚持到蜀国和曹魏灭亡之后,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才被灭亡的国家。

对于一个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家而言,孙权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谁又敢说孙权是一个昏君呢。


新知传习阁



孙权晚年为什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变成了一个“性多猜忌,果于杀戮”的昏聩之君,是有原因的。

孙权的晚年,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从国外转到了国内,蜀汉偏处蜀川一隅,东吴则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和岭南一大片土地,凭借长江天堑足以阻挡曹军南下,江南经济的发展也足以划江自守。国家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后,江东大族的势力有了急剧扩张和发展。 担心大族势力的急剧影胀会危及孙氏王室的权力,为此,他对江东大族的态度从拉拢转为控制孙权对东吴重臣陆逊的态度转变。孙权了收回和打压他们的权势,变的暴戾残酷。

同时,孙权晚年,因长子孙登早卒,他自己年事已高,遭此变故,心中之急可想而知。

总之。孙权晚年的性格变态,尽管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有江东政权,借机削弱大族势力来维护王室利益,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这样做的客观效果却是朝野震恐,人心撼动,东吴王朝出现了“旧将已尽,新将未信”的境况。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晚年的孙权,因东吴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君臣之间的关系早已非当初那般精诚团结,而是变得互相猜忌、戒备。雄踞江东的吴国,原是在南北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后来孙权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全仗其父孙坚和其兄孙策之力,和雄才大略、能征善战、开基建国的父、兄比起来,他最多只能算个守成之君。

史载,孙权刚开始还很谦逊低调,也有所作为,一旦当上了皇帝,特别是到了晚年,就变得愈加刚愎自用起来,还宠信小人,拒听群臣不同意见。随着权力日益夯实,他对文武百官开始猜忌并防范起来。他规定,凡吴国守边的将领,必须将妻儿留在都城建业(今南京)做人质,如果边将叛逃,便处死人质,甚至诛灭其三族。他还豢养了一帮叫“校事”、“察战”的酷吏,专门用来监视文武官员,还唆使他们肆意栽赃陷害,威慑、纠举、诬告无辜,动辄加罪大开杀戒。他最重用并宠信一个叫吕壹的中书典校(官名),此人最善罗织罪名,构陷、迫害群臣,弄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弃官叛逃之事屡屡发生。

由于孙权年老后性子愈发猜忌,后宫秩序也日渐混乱,群妃争宠,儿子争位,闹得鸡犬不宁。太子孙登早亡,他又另立孙和为太子,封孙霸为鲁王,埋下了日后宗室混乱、同室操戈的祸根。孙权一贯喜欢、宠溺庶出(妃子所生)的孙霸,孙霸恃宠生娇,与孙和展开了激烈的储位之争。朝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太子,为拥嫡派;一派拥护鲁王,为挺庶派,双方势同水火,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致使君臣、父子、兄弟间勾心斗角,阴招、阳谋使尽,围绕着皇位的斗争日益加剧。孙权见朝堂上一片混乱,心知若废嫡立庶,势必酿成大乱,只好废黜孙和,逼迫自己最宠爱的孙霸自尽,另立孙亮为太子。

《三国志》载,孙权称帝后,对吴国民众实行残暴的统治,东吴赋役沉重,严刑峻法,治国手法比魏、蜀两国严苛得多。陆逊、顾雍都曾劝谏孙权行轻徭薄赋之策,与民生息,发展经济,孙权不以为然,从不采纳。晚年时的孙权,更加独断专行,他横征暴敛,视民如寇仇,吴民不堪忍受,经常起义抗争。

史载,吴嘉禾三年(234年),庐陵人李桓、罗厉扯旗造反,孙权派兵镇压,苦战3年才将义军剿灭。236年,鄱阳人彭旦聚众反抗。次年,吴遽又起兵造反,他诛杀前来招兵的中郎将周袛,然后率众接连攻下好几座县城。豫章、庐陵二郡叛军和民众更是群起反抗孙权的暴政。因孙权倒行逆施。国内民变四起,吴都建业一日数惊。孙权对山越等少数民族采取残酷镇压的办法,致使社会诸多矛盾急剧恶化,也使孙吴政权风雨飘摇,日趋衰落。

嘉平三年(251年)8月,飓风袭来,江海潮涌,大水漫过堤坝,朝建业袭来。文献记载,此次水患剧烈,平地积水深达8尺,孙家祖陵中的松树也被大水连根拔起卷走。孙权受惊吓患病。数月后,孙权身体更加虚弱,潘皇后密谋在老公死后,效法吕后独揽大权,临朝听制。潘后为人一向凶残戾狠,平时经常为小事虐杀宫女。宫婢们害怕她一旦掌了大权,会更加残忍嗜杀,于是就在夜间乘她熟睡之时,将这毒妇活活掐死。孙权知情后,悔愧、悲愤交加,病势更加危殆。公元252年1月,他自感大限将至,急忙召太子太傅诸葛恪入内廷接受顾命,随后死于建业宫中,殁年71岁。孙权死后谥号“吴大皇帝”。

【答题写作辛苦 搬运必究】【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这个一点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帝王的通病, 孙权也不例外。

我们试分析一二。

孙权承父兄之业,初时较为正直,纳忠言,抚民恤。与人惟宽且又善自省,可以说这时的孙权绝对是个好同志。

孙权最为让人骄傲的是巧取荆州斩杀关羽,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使孙权达到了人生顶峰,一时风光无限。


但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许多事物也是盛极而衰。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曹操更是在两年前就领了盒饭,两个对手都没了,孙权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但丛林法则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听说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马睡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防有危险时随时可以逃之夭天。


孙权后期就似闭了两只眼的斑马。

最大的恶行就是疑杀陆逊。陆逊可以看作东吴的支柱,夺取荆州和夷陵之战陆逊居功至伟。

还有就是不立太子和皇后,特别是在太子人选上孙权举棋不定,致使朝中党派纷争。一方得势另一方必遭屠戮。有人说东吴实亡于孙权,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


打炣帘卷西风


三国志记载公园234年,孙权抵御了蜀国的最后一次讨伐,亲自到合肥督战,却败于杨州都督之手,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出大军,加强对夷洲的防守,并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制,并在山区开设郡县,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力。这时的孙权开始不断加重徭役,并且开设残酷刑法。吴国时常有农民起来反反抗

孙权的儿子孙英早年病逝,孙权先是废掉第二位太子和,又赐死鲁王孙霸,后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孙亮的设立为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种子。也许是因为晚年的孙权被年轻时的政绩所惑,由一个英明的君主走向了昏聩,加之年纪已70多岁。

三国志原文: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自由答人


我是历史吐槽。大话历史,欢迎各位点赞,关注。谢谢!

客观来讲。孙权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无带兵经历

孙权是孙坚的小儿子。有一个哥哥孙策。孙坚曾作为18路诸侯中的先锋,与董卓展开血战。董卓也因忌惮孙坚,曾经派人与孙坚和亲,以收纳这位英雄。由此可见孙坚是江东基业的奠基人。

孙坚被设计埋伏,死于非命之后。孙策继位在父亲所创立基业上。开创了江东基业的版图。孙策也被称为江东小霸王。之后孙策也是被仇家所杀,临危传位于孙权。

此时的孙权并没有太多的带兵和处理政事的经历。也是孙策的一帮托孤大臣拼死护卫江东基业,才使得江东并未落入他人之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孙权经历的较大的一次战争。曹操在收服刘表之后,将刘备赶到江夏,并且雄兵百万要渡过长江,收服江东。之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激怒孙权联刘抗曹。

可是在诸葛亮出使东吴之前。整个东吴朝臣都以投降为主,并没有想要和曹军开战。孙权也没有表现抗曹的决心,反而一再容议容议。甚至我敢说,如果没有周瑜和诸葛亮的出现,孙权可能早已成为曹操的一个臣子。因为孙权他并没有自己的一个,明确的见解。



之后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之后,孙权多次要杀掉刘备。之后时候呢,又多次与曹操在合肥争夺城池,并没有得到很多的便宜,反而,被曹操打的不敢觊觎其他的土地。

无识人之能

最后孙强身边并无太多能臣武将。这也说明孙权并无识人用人之能。

之所以江东政权能够维持这么长时间,其使用的人才,如周瑜,鲁肃,程普,黄盖,吕蒙等人。也都是孙坚、孙策留下的人才。其中并无孙权半点功绩。这帮人死后,生前所制定的关于江东的发展战略方针也并未继续执行。其中就以鲁肃努力促成的联刘抗曹的战略来讲,鲁肃死后,孙权和刘备撕破了脸,多次制造摩擦,想要擒拿刘备。夜袭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军交战,双方元气大伤。而在此期间,孙权畏惧刘备大军,求和不成,已经向曹操俯首称臣。

所以讲孙权,不是说性情大变,变成一个昏君,而是他原本的就没有多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