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學講話·品典故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學講話·品典故

【講話原文】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儘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

——《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2015年10月29日)出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出處】

(唐)陸贄《論緣邊守備事宜狀》

【原典】

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強弱,事機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無必定之規,亦無長勝之法。……蓋以中夏之盛衰異勢,夷狄之強弱異時,事機之利害異情,措置之安危異便。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附其時而不失其稱則成,形變不同,胡可專一。

【釋義】

陸贄,唐朝中期卓越政治家,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為政期間,指陳時弊、整頓吏治、革故鼎新,被後世譽為“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叛亂不息;異族入侵,外患踵起。面對國家的危急局面和險惡形勢,陸贄憂深慮遠,於貞元九年寫出五千餘言的《論緣邊守備事宜狀》,上疏唐德宗。全面闡述了對於邊防守禦的策略、設想,詳細揭示出當時緣邊守備存在的“六失”,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瞭解決方案。在分析“夷夏之勢”時,陸贄指出:“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附其時而不失其稱則成”,意思是說,僅僅知道事情本身卻不懂得審時度勢就會失敗,只有順應時勢並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才能取得成功。

“識時務者為俊傑”,時,是中國傳統特別強調的一個概念。孔子特別提倡“時”,因為其連通的是“中庸”。《中庸》裡講:“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這種“時中”思想,即是隨時處中、與時偕行。得其“中”,所謂“經”;得其“時”,所謂“權”。有經有權,故能變通。“變通者,趣時者也。”(《易經·繫辭下》)變通趣時,則變化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易經·繫辭上》),而能常保通泰。

孟子說,“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孟子羅列了四種聖人的典型,而孔子為識時務之聖人。

時者,勢也。《管子·霸言》說:“知者善謀,不如當時。”審時度勢,其實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撤退。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結果被曹操擊敗。兵敗而歸、垂頭喪氣之際,賈詡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

得勝後,張繡向賈詡請教緣由。賈詡解釋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操敵手。曹軍剛撤,曹操必然親自殿後,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張繡佩服得五體投地。

蘇軾在《應制舉上兩制書》說:“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時者國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無論治事、治人、治法,都需要建立在治時的基礎之上。如果不能審時度勢,那麼,所作所為或者刻舟求劍,或者南轅北轍。

時勢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歷史潮流,機遇是人民創造偉大實踐業績的時代呈現。“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儘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苦幹實幹中創造機遇,在把握機遇中續寫歷史,迎來了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成立97年來的劈波斬浪、新中國建立69年來的艱苦奮鬥、改革開放40年來的滾滾春潮、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極不平凡,驅動“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更廣闊天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新的時勢、新的使命,挑戰雖艱、希望尤盛,矢志奮鬥、走向未來,時和勢仍然在我!(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