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有兩個開廠的老闆張總和王總,好久不見,有一天約在一起喝早茶。

張總就問王總,你廠裡員工的平均工資有多少?王總回答說8000元左右。

張總聽了很吃驚於是又問,那麼你公司不賺錢吧,因為他廠裡員工的平均工資只有5000多,可是利潤率只有4%。

誰知王總很乾脆地回應說,我不覺得他們工資高,我們的利潤率達到20%了,挺好的了!

總結: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不是平均工資,而是工資費用率和人創績效。

人效低而工資費用率高的企業,一定很難賺到錢!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一、【企業人效低到底應該是誰的責任】

(1)老闆。因為文化與習慣是老闆鑄就的,沒有預算思維,不重視企業變革,看到員工沒狀態、效益不理想,只會抱怨和指責。

(2)高管。要對養懶人的機制負責,一些高管對自己也缺乏職業素質的高要求。

(3)員工。不願意承擔壓力和付出,追求安逸與安全。

歸根到底,我認為還是老闆的責任最大。因為企業文化、分配機制都是源起老闆。只有老闆下決心改變,企業才能真正走上高績效的正軌。

員工想要薪酬,企業想要績效。最難的是在如何平衡,實現兩者的共贏!同時保持持續的激勵性!

二、【企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

1.人手:為了完成工作和任務

2.人才:為了創造價值和結果

企業的人手越多,可能成本越高;企業的人才越多,財富越大!

3.人力:人力是流動的沒有歸屬

4.人本:著眼於人的增值和未來

人力是人的管理、管控;

人本是對人的經營、激勵!

5.成本:人若不增值就會淪為成本

6.資本:不斷創造昇華自己的價值

企業都不喜歡高企的人力成本;

好的企業都在將人才轉變為資本!

三、【企業懶人是怎麼養出來的?】

1、薪酬是固定的,做多做少做好做壞都拿這麼多錢。

2、目標是想出來的,所謂目標只是想法,做多少算多少,沒激勵缺管理。

3、文化是貼在牆上和喊在口號上的,沒有沉澱,沒有轉化為行動並形成習慣。

4、以工作時間來衡量敬業精神的,重考勤輕考核,或者重考核又輕激勵。

【深刻:為什麼懶馬必死?】

兩匹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前面。後面的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誰知主人後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幹嘛養兩匹?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啟示:〗

1、殺掉懶馬,否則勤馬也會變懶馬。

2、馬草有限,把馬草都給勤馬,價值更高。

3、殺一兩匹懶馬,剩下的都會變成勤馬。

4、與其養著一群懶馬,不如養好幾匹勤馬。

【企業要盈利必須做好三件事】

一是開源節流,營收是生命之母,浪費是利潤之殤。向外積極開拓開源,向內大力降費減耗。

二是人才增值,既要留住優秀人才,更要激勵人才創造增值。人才不增值遲早會變為成本。

三是挖掘人效,人手多效率低是最大的浪費,員工都有潛力,機制強大才能盤活人才提升人效。不怕員工加工資,怕的是不增值、人效低。

如何增加企業盈利能力?讓人才增值?留住和激勵人才?如何挖掘人效?

中小企業員工普遍動力不足,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因為薪酬問題!薪酬分配問題一解決,員工立馬拼命幹!員工的薪酬績效可以這樣去設計!

1、破除固定工資,改為寬帶薪酬、量化薪酬;

2、破除年薪制,改為合夥人模式;

3、破除KPl、主觀評價,改為KSF、PPV、積分式;

4、破除考勤計薪和打工思維,讓員工為自己幹、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員工不努力、不做結果,不是他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老闆和機制的問題

特拿出一種模式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是解決薪酬變革、績效管理最好的工具。

因為KSF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對於正在做KPI的企業,KSF比KPI更注重老闆與員工的利益平衡,容易被員工接納,發揮快效的價值。

2、對於還沒有做績效管理的企業,KSF既是一份加薪計劃,同時又是快速改善企業績效的系統方案。

3、對於還在用固定薪酬模式的企業,KSF打破傳統薪酬的剛性痼疾,構建激勵性、增長性、全融合的薪酬績效。

同時,KSF也具備實操工具中無以倫比的特定價值:

1、讓員工為自己而做

2、員工與企業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3、極大地挖掘員工的能力與潛能

4、讓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5、強調企業與員工的公平與平等交易

6、向一切浪費開刀,使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

7、平衡推動企業向上發展

8、快速促進企業利潤增長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激勵方案。【僅供參考】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設計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

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全績效共贏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某企業實施KSF後,企業的利潤提升明顯,事實勝於雄辯

員工工資高等於人力成本一定高?衡量人力成本的關鍵指標是什麼?

KSF落地應用3個月的顯著變化

  • 1、9-12月員工加了工資,而工資費用率卻同比下降了2.49%(前1-8月工資費用率是增長14.91%)。
  • 2、雖然9-12月成本費用率同比上升了1.19%,相比前1-8月同比增加的10.79%而言,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 3、9-12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02%,而1-8月只增長了2.67%。
  • 4、最重要是利潤,9-12月同比增長13.20%,而1-8月可是下降了44.83%。
  • 5、假設在2017年整年落地KSF,相比而言企業可以多創造129萬元的利潤,而利潤率淨增長9.15%。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6-8個加薪渠道 ,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而言,員工更加積極工作,創造了更多更多的價值,拿到 高薪是應該的,而且企業是拿出員工創造的超額利潤部分給員工加薪,不會增加企業成本。

在這樣模式下,老闆是希望員工拿高薪的,因為員工拿高薪說明結果導向做的好,做出貢獻高,企業也一起獲利,這就叫共贏

總結: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機制和標準!只有解決了員工的後顧之憂,並給與員工表揚和肯定。員工就會心甘情願,心情愉快,這樣才能產生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所有積極的方面才會朝著同一個方向運動!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操作設計?私信作者,將發這個模式設計【內部學習視頻】與你分享學習!!同時能和作者保持及時交流!朋友圈分享,有更多資訊、乾貨學習哦!

★《績效核能》行動版——最適合小微企業績效管理的KSF、PPV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請點擊以下“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