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爲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在東亞地區的近代史上,中國與日本都遭受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不過這兩個民族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我們都知道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就淪為了半殖民地,可以說是非常悲慘的結局了,那同樣遭受了外敵的日本呢?日本從這以後,卻走上了一條自強自立的道路,可以說是在戰爭中逆風翻盤,這場戰爭,為什麼會以日本的勝利終結呢?

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為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這個時候的日本,還處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中,雖然幕府有統治全國的中央權力,不過各地方其實是一個高度自治的狀態。當時的日本施行了一個制度,叫做參覲交代。說的就是把全國的大名分成兩批人,江戶和其各自的封地也是分開的。五成的大名住江戶,剩下的人就去封地,等到半年以後,這兩批人再換過來。說的是讓大名協助處理一些政事,其實就是這樣半年半年地讓藩主沒有機會造反。

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為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大名們在封地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每次啟程都要有上千人的隊伍和依仗,百姓們不敢直視這些隊伍,若是犯了大不敬罪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可以說當時的日本武士盛行,他們是非常傲慢的。

恰好,四個英國人就觸了這個黴頭,他們來到了薩摩藩,大名島津久光正帶著自己的儀仗隊作威作福呢。他們哪裡懂需要退避呢?就算知道需要退避,他們也不想退讓,於是儀仗隊裡的武士們不樂意了,和英國人纏鬥起來,在爭鬥中,英國人一死三傷落了下風。

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為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第二年,英國人就帶著艦隊來到了江戶,想要個說法。英國當時國力強盛,幕府立刻就賠償了他十萬英磅,但是直接肇事者是島津久光,所以幕府把責任又推到了薩摩藩,讓英國人去薩摩藩討說法。

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為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原本英國的意思,是讓薩摩藩交出那個殺了英國人的武士,但因為想省事,找了個不靠譜的翻譯,意思傳到薩摩藩,就變成了讓交出島津久光。薩摩藩怎麼能忍受這等奇恥大辱,直接就宣佈與英國開戰。英國因為自身國力強,所以非常輕敵,把軍艦駛入薩摩藩平時的演習海域,薩摩藩的人直接就把火器對準了這些入侵的英國軍艦。

英國殖民時代,入侵中國和日本,為何日本能夠逆風翻盤?

英國陣亡了幾十人,薩摩藩卻只折損了五個人而已。英軍感嘆日軍驍勇,日本學習英國先進技術,從此兩方開始互助,日本以英國海軍為模型建立了現代海上部隊,英國也幫助薩摩藩推倒中央幕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