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洛陽紙貴」的《三都賦》寫了整整十年

大家都知道一個著名的典故洛陽紙貴,說是漢代的左思寫了一篇《三都賦》,文采斐然,才氣縱橫,引得大家爭相傳閱,以至於印刷太多,連原材料都緊張,紙價暴漲,導致洛陽紙貴。

很多人很羨慕,左思一文成名,身價暴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左思的《三都賦》寫了整整十年。在他寫《三都賦》之前,當時的文壇大家陸機也來到了洛陽,準備著手寫《三都賦》,聽到不名一文的左思也要寫,不僅非常鄙視,他給自己的弟弟陸雲寫信說:洛陽這裡有個粗鄙的人,不自量力,也要寫《三都賦》,等他寫好了,我就用來蓋我的酒翁(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甕耳。《晉書·文苑列傳》),等到左思《三都賦》寫好,陸機看到後歎服不已,就將輟筆不寫了,留下了陸機輟筆的典故。

難以置信:“洛陽紙貴”的《三都賦》寫了整整十年

為什麼三篇文章,聊聊幾千字要寫了整整十年。我想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因為左思務求一鳴驚人,因此雕琢詞句,一改再改,精益求精,為了記錄下一瞬而逝的靈感左思在家中四處都擺上紙張和筆,一旦有靈感,馬上記錄下來(“門庭籓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可見《三都賦》的詞句是多年積累錘鍊而成,非一時之功,這也左思的《三都賦》能力壓陸機的原因之一吧。

難以置信:“洛陽紙貴”的《三都賦》寫了整整十年

第二個原因:受時代的限制,左思的《三都賦》所需的材料收集非常困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因為晉代沒有類書等工具書,要寫一篇涉及廣泛、只是眾多的文章,必須博覽群書、一個一個考證收集,才能動筆(“古無類書,無志書,又無字彙,故《三都》.《兩京》賦,言木則若干,言鳥則若干,必待搜輯群書,廣採風土,然後成文。),《晉書·文苑列傳》記載為了能博覽群書,他專門去做了秘書監這個小官(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秘書郎)。中國自漢桓帝延熹二年(159年)開始,就設置了秘書監,是專門掌管國家圖書收藏和校理的機構,中間一度被廢,後來曹操又將其恢復,到西晉,成為一種常制。秘書監的負責人叫著作郎,著作郎下面還有秘書郎,左思那個時代,秘書監部門下設四個秘書郎,分別掌管四類不同的書籍。所以做了這個官,他就有大量的圖書可以查閱。

難以置信:“洛陽紙貴”的《三都賦》寫了整整十年

第三個原因:左思只是一個文學新丁、無名小卒,他寫一篇文章誰會去看,這也是陸機對他不屑一顧的原因。所以《三都賦》剛寫出,非但沒有洛陽紙貴,簡直是洛陽沒人知道。他於是請當時權威和名家太子中庶子皇甫謐、中書著作郎張載、中書郎劉逵為他的《三都賦》分別作序,名士衛權為《三都賦》做了《略解》,經過這些人的評價,《三都賦》立馬身價百倍,爭相傳閱,洛陽紙貴的神化就此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