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竇太后最終是怎麼死的?

我們經常能夠在影視劇中看到,身處皇室的人,即便是自己的親人,如果阻礙到了自己,下手也會毫不留情。那麼,在漢武帝統治前期,他的奶奶竇太后與他想要推行的觀念完全不合,而且竇太后影響力非常大,大權在握,那麼,漢武帝會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對竇太后產生隔閡進而對她下手呢?竇太后最終又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竇太后最終是怎麼死的?

漢文帝皇后,智慧過人,主張黃老之學,輔佐了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三代皇帝,是著名的女政治家,育有兩子(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一女(館陶長公主)竇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前157年,漢文帝駕崩,景帝劉啟即位,皇后竇氏成了皇太后,史稱:竇太后。竇太后過於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對這位深得母親喜愛,且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頗深,不僅同輦進出,且在一次家宴中誇下海口要將江山付託。

初元三年(前154),當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後,把皇位傳給你。”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太后更是喜不勝收,後被竇嬰急阻,才作罷。過後,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為嗣,再次徵求各大臣意見。袁盎等眾大臣皆一致反對。如此梁王繼位之事也就作罷。但同時也為日後諸反對大臣血濺京師,兄弟不容埋下了禍患。

歷史上竇太后最終是怎麼死的?

其侄大將軍竇嬰,平七國亂,封魏其侯。文帝崩後,封竇氏一族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竇太后信奉黃老之學。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並推尊其學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史記·儒林傳》)。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麼道理。”竇太后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

轅固生一聽想轉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豬圈裡去與豬搏鬥。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徹(漢武帝)見轅固生為一文弱書生,恐不敵豬,就投進一把匕首,才讓轅固生把豬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劉徹即位後,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面干預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並建議仿古制,設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歷史上竇太后最終是怎麼死的?

竇漪房歷經了漢朝的三位皇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每任皇帝在位期間,竇漪房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干預朝政。試想一下,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女人,又大權在握,精明的漢武帝為了早日收回皇權,會不會對自己的親奶奶下手呢?

我們知道竇漪房貌美聰慧,代王劉恆非常喜愛她,將竇漪房封為了美人。代王王后病逝以後,劉恆便將竇漪房立為新的王后。嫁給劉恆期間,竇漪房一共生育了一女兩兒,他們分別是館陶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以及梁王劉武。由於劉嫖是獨女,所以竇漪房很是寵愛她。而兩個兒子中,竇漪房則偏愛么兒劉武,對老大劉啟比較嚴厲。

公元前180年,稱霸漢朝的呂后終於病逝,京城的官員們聚在一起商量接下來的皇帝人選,最終代王劉恆進入他們的視野。在京城臣子以及代國的擁護下,劉恆順利繼位,是為漢文帝。劉恆繼位以後,便將王后竇漪房冊立為漢朝皇后,將竇漪房的長子劉啟立為太子。

歷史上竇太后最終是怎麼死的?

成為皇后之後,竇漪房上尊劉恆之母薄太后,下為劉恆不入後宮而苦惱。在後宮管理后妃之事,竇漪房也是傾盡全力,希望後宮能和睦相處,就算是慎夫人分走了劉恆對她的寵愛,且對皇后竇漪房無禮,竇漪房也沒有過多計較。竇漪房的忍讓和大度,讓劉恆對她更加愧疚,所以即使後來竇漪房生了眼疾,眼睛看不見了,容貌也老去了,劉恆也始終沒有將竇漪房的皇后之位廢去。

劉恆死後,漢景帝劉啟繼位,尊竇漪房為漢朝太后,稱竇太后。竇漪房對大兒子不放心,堅持要“垂簾聽政”,這正是竇漪房干預朝政的開始。從漢景帝時期一直到漢武帝能夠重用儒生這段時期內,竇漪房都是漢朝最大的那個決策人,權力很大,地位最高。為什麼要用重用儒生為分界線呢?

竇漪房一生最看不起儒生,她崇尚“黃老之學”,講求無為而治,和儒生的政治理念相背。公元前135年,已經七十一歲的竇漪房終於再也支撐不住病重的身體,與世長辭。竇漪房死得很平靜,漢武帝一直很尊敬她,所以她應該是自然老死的。

喜歡就關注我,更多精彩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