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城市绿化工程 道路(河坡)篇

如皋城市绿化工程 道路(河坡)篇

道路(河坡)绿化

至清末,如皋城道路两侧和河坡已栽植树木,树种多样,布局较乱。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始倡植树造林,并开始组织植树活动,道路和河坡绿树有所增加。民国27年春,日本侵略军占据如皋城后,城内道路两侧树木全被砍伐,河坡绿化损毁殆尽,城垣周边绿化亦随民房被焚毁或被砍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绿化开始加强。1959年,跃进路、海阳路两侧,按株距5米遍植云南梧桐(二球悬铃木),市河两岸遍植杨、柳、榆、桃、水杉等树,列为上下三排。其后,普庆路、健康路两侧亦按跃进路株距,种植云南梧桐。国家恢复植树节以后,城区道路(河坡)绿化进一步加强,损毁、枯死树木得到及时补植。1981年10月统计,全城(不含郊区农村)有树木7.13万株,其中11.1千米道路两边7120株.16.1千米河道两岸河坡5.59万株。1984年11月统计,跃进、海阳、普庆、健康4路共有大胸径云南梧桐1360株,泡桐42株。1996-1997 年,拓宽海阳中路,改造建设跃进路部分路段时,政伐其路边的云南梧桐,在新路两侧增加绿化带(花坛)。

进人21世纪,绝大多数道路、河坡绿化开始向景现化转变,极少再进行单排树木的裁植。2000年,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号召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职工捐植“世纪树”,城区道路、河坡和都分新填河道新植和补植胸径10厘以上银杏广玉兰、香樟等5600多株。2001—2002年,结合内外城河综合整治,全面完成6000多米内外城河河坡和沿河风光带的绿化。2004年,在全面完成中山中路绿化的同时,基本形成市区“六横、三纵、二环”道路绿化景观系统的施工。2005 年,海阳南路绿化景观、青云路绿化景观、解放路行道树及两侧绿化、大司马路绿化、健康桥桥头绿化景观、福寿路增绿中山中路花池绿化等一系列工程完成。

2006年,中山东路、中山西路、桃源路和志颐路绿化完成。2007年,李渔路 、解放路、万寿路、宜化路等5条新建道路绿化完成,同时对益寿路、福寿路、海阳路等干道绿化进行全面改造、出新。2008年.府西路、万寿南路北段解故路绿化工程全面完成。2009年、福寿东路、万寿路、绿杨路、志顾路北段、大司马南路、怡年路广福路绿化和宁海东路人行道行道树栽植完成。

2010年,海阳南路南延路段、城南大道等道路绿化完成,计完成道路绿化29.35万平方米河道绿化4.49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285平方米。至2010年,城区河坡绿化全部完成,道路绿化实现全覆盖,大多数道路和河道形成绿化景观。

发布:阿南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