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简称“华水”,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水利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河南省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考资格的高校和唯一承担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

学校前身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曾三次搬迁,四易校址,先后在北京、岳城、邯郸、郑州等地办学,历经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时期。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院校,2013年4月更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截至2014年9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花园校区和龙子湖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33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拥有61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58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5000多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水利和电力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干,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农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中“耒(lěi)的图形”:耒相传是大禹治水用的工具,耒的图形寓意为大禹精神,象征着该校“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耒”的图形像人,蕴涵该校“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耒”的图形高大,希冀该校广大学子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耒”的图形像古代钱币,寓意该校实力雄厚,前途辉煌。

校徽中“黄河图案”:寓意该校“立足黄河,服务水利;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

校徽中“蓝色背景”:代表水的颜色,寓意该校以水利学科为特色,致力于祖国的水利事业。

校徽中“1951”:是该校的建校时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校训: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勤奋,指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勤恳恳,刻苦努力,奋发有为。“业精于勤”,勤奋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严谨,指科学规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从严执教等职业道德。严谨是理工科院校的生命线,该院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应突出严谨。

求实,指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踏实扎实的作风。同时,也指一个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的良好品质。

创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创新是民族的精神,也是时代的精神 。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14年,学校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了5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国家首批具有推荐并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1986年开始,学校曾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通过博士点验收,成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

硕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14个):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

教学建设

截止到2014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和省级卓越工程师专业教育建设点8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拥有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11个):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交通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管理 、艺术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会计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建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个):《水文工程地质》(陈南祥)。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土木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实验中心、机械工程与车辆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力学实验示范中心、数学实验示范中心。

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研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