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溼體質是怎麼形成的?

除痛博士


溼氣是萬病之源,是造成多種疾病的基礎,清理身體中的溼氣非常重要,那麼溼氣是怎樣形成的?是哪來的溼氣?溼氣包括溼寒和溼熱,寒溼體質的形成主要是人體陽氣虛弱和感受的寒邪太重造成的,陽氣虛弱使氣血運行不足造成寒溼停聚,久居寒溼之地或者飲食寒涼食物造成寒溼停積,長期就會形成了寒溼體質,溼熱體質的形成主要是飲食肥甘厚味和辛辣食物造成胃中鬱熱,影響脾胃的運化形成溼熱體質,也有的是肝氣鬱結化熱,造成脾胃的運化失司,溼熱不能下行及時排出體外,形成溼熱體質,從而產生很多疾病。



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的原因是先天體質虛弱,或者後天飲食失調,以及疾病消耗體質,使身體中的陽氣不足,影響脾胃的運化,使水谷精微不能消化吸收,造成水反為溼,谷反為滯,中焦脾胃瘀阻百病皆生,像溼熱體質形成的糖尿病、高血壓等,都是溼熱粘稠影響氣血運行,溼寒體質也會使氣血運行減緩造成瘀阻,像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以及腫瘤等,都與溼寒體質有關係,所以增強人體的陽氣就能有效的預防癌症的發生。

久居溼寒之地也會損傷人體的陽氣,陽氣虛弱使水溼不能散佈,長期形成寒溼體質,像在井下作業的煤炭工人,和從事冷藏業的人員等,大多有風溼病或者心臟方面的疾病,都是溼寒之氣侵入人體造成。 寒氣能傷人體的陽氣,飲食寒涼的食物影響脾胃的升降,阻礙人體陽氣的運行,也會造成陽氣不足運化無力,從而產生寒溼體質,過食鹹味和甜味也會生溼,這就是中醫講的寒能生溼、鹹味生溼、甜味增溼。


怎樣清理身體中的溼氣呢?要根據溼氣的性質採取不同的祛溼方法,溼寒體質的要健脾祛溼和溫陽化溼,用藥有:黃芪、白朮、黨參、炙甘草,蒼朮、厚朴、砂仁、茯苓,或者用升麻、柴胡、桔梗等都有健脾祛溼的作用,也可以用:生薑、肉桂、桂枝、甘草、泡姜等溫陽健脾,還可以熬生薑、芡實、大棗、炒生薏仁、山藥、桂圓、枸杞粥喝,飲食方面不要吃油膩和寒涼的食物,注意保暖、經常運動、多曬太陽都有利於清除溼寒之氣。 溼熱的清理可以用清熱祛溼和利尿滲溼,也可以用宣肺利溼,清熱祛溼的藥可以用:蒲公英、虎杖、生薏仁、大黃、枳實、茵陳、梔子等,利尿祛溼的藥可以用:車前草、澤瀉、黃柏等,宣肺利溼的可以用:半夏、杏仁、桔梗、枳殼等,也可以熬:綠豆、赤小豆、百合、南瓜、蓮子粥喝,無論溼寒、溼熱都可以用溫水泡腳,都有清除溼氣的作用,平時要調理心情,保持心情愉快,飲食要以清淡食物為主,少吃油膩肥厚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活動、多鍛鍊也有利於溼熱的排出。


中醫雜症


寒溼體質表現在怕冷中醫叫畏寒為什麼畏寒也就是陽氣不足,形成原因主要長期愛食冰涼食物因中醫認為寒為陰因陰積蓄使陽遭到傷害。生理上來講就是寒涼會使毛細血管收縮長期使脾腎陽氣不足也就血虛氣弱,有寒就會生溼。


劉老107409131


人是(陰陽)之體,生命在正常的情況下,陰陽是相互消長,相互滋生,陰陽協調平衡,維續著生命的正常活動。

陰病及陽,陽病及陰,一但身體失去陰陽平衡,就會出現陽虛陰盛,或陰虛陽盛,陽盛陰虛,或陰盛陽虛之體。題中所說的,寒溼體質,一,是陽虛陰盛而致,二,是陰盛陽虛所致。陽虛,陰相對而盛屬於虛寒症,陰盛,陽相對而虛屬實寒症。二者都屬寒溼之體,但有虛實之不同。

因同氣相求,體內寒溼已成,外邪寒溼易侵,也可強寒侵入導致,都有可能。寒溼為陰邪,溼者多寒,寒者多溼,所以寒溼並稱。寒溼體質,是陽虛或陰盛所致,此屬內因所致,一一外因也可導致本病發生,二者可同氣相求。


天下可攬


因為智商低形成的。

如果不是因為智商低,怎麼會相信中醫的胡說八道呢?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說中醫多胡說八道,其實自己可以做個實驗:

一個城市總能找到十個八個中醫,都去面診候脈一番,用手機偷錄下來中醫的診斷結果,就會發現,十個中醫有十種說法開十種不同中藥。

明白了嗎?


初易57946087


權威國醫專家告訴您:

所謂寒溼體質:

是“寒”和“溼”兩種外在邪氣侵襲人體造成的,

所謂“寒”是外因(天氣寒冷、吹空調、穿衣暴露)、內因(陽虛生內寒)導致的;

所謂“溼”是外因(天氣潮溼)、內因(脾胃虛弱運化不了水溼)導致的。


哲醫論壇



大大大吉利


傳統中醫是沒有體質一說的,“體質”是現代中醫產物。寒溼體質和酸性體質一樣,都是根據傳統西醫的“四體液學說”演變而來,目前國內的少數民族維醫延用的是這個理論。現代醫學也是推翻這個理論建立起來的!你信這個的話,一是你信的不是傳統中醫,二是你信的也不是西醫,而是傳統西醫,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