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注意過嗎?王羲之的手札乃至孫過庭的《書譜》有很多線條是很粗---然後突然變成很細的。有人管這個叫做“截筆”,具體為什麼這麼叫,我沒有考證過。不過,我聽一個專家說過,這是當時為了寫字方便,把紙張折成痕跡防止書寫歪了用的,或者類似界格。
於是,毛筆碰到那個凸起的“稜線”,就跳起來---落下,形成了帶有“截面”的筆畫。甚至現在有的人為了追求這種效果,在書寫時候紙張下面放一根鐵絲,有意造成紙張突起。
我們可以對照一下這些圖片,當我反覆面對這些所謂的“截筆”的時候,我發現:
1、像王羲之這樣的高手,有必要做個界格防止寫歪了嗎?
2、如果是界格,為什麼王羲之偏要寫在凸起的地方?顯然這不方便書寫啊?莫非王羲之腦子進水了?
3、如果真的就是誠心往界格上面書寫,那為什麼在同一條格線上面的筆畫,不都有“截筆”呢?
通過對照,我覺得這可能是王羲之故弄玄虛的一種筆法。因為那個時代實在沒啥好玩的,沒有電視、沒有幸運52,沒有k歌房,更沒有酒吧。那麼,只有玩玩筆墨炫耀一下啦,因此我估計王羲之就在玩弄別人的眼睛。
與其這樣,我倒更願意這是王羲之的一種筆法。不管怎麼樣,這種線條還是豐富了表現力。
後來查閱一些資料,有這樣一種說法:《喪亂帖》等的確有摺痕,但這種摺痕不是為了書寫用的,二是為了防止字跡暴露在外面,把字跡摺疊進去,類似摺扇。原來,這是古人保管名貴書法墨跡的一種方法。
另外,大家看看我附的圖片就知道,王羲之、孫過庭有些行都寫歪了,顯然如果是界格的話,並沒有起到作用。
對於“截筆”,我覺得王羲之不僅僅出於豐富線條的需要,我更覺得他是出於字的內部空間設置的考慮。
大家看看幾個小圖“截筆”的位置,我們假想一下,如果那個地方不使用“截筆”,是不是就把那個局部的空間堵死了?而字內部空間的設置,王羲之看得非常重要。
當然,當代的很多有知名度和在書法圈有地位的同志們,都對這樣的筆法,有個說法叫:中段。
所謂中段,就是指的線條起筆結束(其實不應該這麼割裂問題)、收筆之前那一段線段。
我是這樣考慮的,中段的力量、質感是和用筆分不開的,尤其是和字的大小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
1、如果起筆不是側鋒,而是中鋒,這樣進入行筆的中段,絞轉的動作顯然小了,這基本是一個筆毫平鋪的過程,因此在中段線條的過渡沒有什麼動作和筆毫的變化,所以中段基本上是沒有波瀾的。
2、一根線條的工作時間決定了中段的複雜性。比如,一根1--2釐米的線條(王羲之手札基本都這麼長),它的起筆、行筆、收筆工作時間也無非1秒鐘左右,同時線條長度也決定了完成起、行、收筆的三個動作的長度空間,所以中段很短,不太容易產生單調的感覺,也比較好糊弄過去。
3、後來,字越寫越大,相應的,線條的長度越來越長,所以一根長假如10釐米的線條,我們來劃分一下中段的長度-----起筆2釐米,收筆2釐米,那麼中段就有了大約5--6釐米的長度,這麼一個線條長度空間需要多少時間長度呢?(請允許我在這裡很不學術也很不嚴謹的用了時間長度和長度空間這兩個自創的概念)顯然,這麼長的距離和所需要的工作時間,必然讓書寫者很難在此做出什麼合理的花樣來,於是大字乃至魏晉以後字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中段越來越不好處理。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張羽翔的大字作品,(如果張先生看到了,我分析錯了,請不要笑話我),他就很聰明,通過誇張(實際是加長線條兩端)起筆、收筆的動作,來縮短中段的長度,這樣似乎就容易處理一些中段的內容了。同時,這麼通過誇張起筆、收筆的動作,也使得筆毫、筆鋒在進入中段的時候可以更好的為筆鋒地進入做好了彈跳的準備。
那麼明清大字草書呢,顯然他們用了線條的纏繞來打亂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視覺,以此來弱化我們對於線條中段的關注。
有人提出,中段的內容用魏碑、篆書來豐富,我不知道這兩種不同的東西,能否融合在一起。
陳振濂先生在魏碑藝術化運動中,發明了一種豐富線條中段的概念“釁扭”,就是在中段加動作。不過,這個對於一般的作者來說,怎麼加、加什麼、節律是啥?很難把握。
說了半天,王羲之書法中的這些高難度筆法到底咋辦?我也不知道。汗一個!
閱讀更多 書法微評 的文章